目前分類:懷舊兒少節目 (47)
- Sep 01 Sat 2018 02:43
中視兒童節目「小小世界」1024〈1982年〉
- Aug 30 Thu 2018 16:45
華視兒童節目「兒童樂園」F011〈1972年〉
- Aug 30 Thu 2018 16:33
中視兒童節目「土豆與阿比」1047〈1982年〉
- Aug 30 Thu 2018 16:25
中視兒童節目「小小新聞」1124〈1984年〉
- Aug 30 Thu 2018 16:03
公視兒童節目「小小戲法」1302〈1987年〉
- Aug 30 Thu 2018 15:47
公視兒童節目「小小科學家」1297〈1987年〉
- Aug 30 Thu 2018 15:43
華視兒童節目「龍龍的假期」1362〈1988年〉
- Aug 30 Thu 2018 15:29
台視兒童節目「糖果屋」1370〈1989年〉
- Aug 29 Wed 2018 03:24
台視兒童節目「第三類接觸」1299〈1987年〉
- Aug 29 Wed 2018 03:12
台視兒童節目「我愛希希」1292〈1987年〉
- Aug 29 Wed 2018 02:58
台視兒童節目「叮叮噹噹」1284〈1987年〉
- Aug 29 Wed 2018 02:45
台視兒童節目「都市小遊俠」1237〈1986年〉
- Aug 29 Wed 2018 02:34
台視兒童節目「可樂星球」1231〈1986年〉
- Aug 29 Wed 2018 02:11
台視兒童節目「小福星」1370〈1989年〉
- Aug 29 Wed 2018 01:55
台視兒童節目「黑狗王子」1297〈1987年〉
- Oct 01 Mon 2012 20:16
1987年華視兒童節目「香蕉船」
▼「香蕉船」播滿一季,內容已涵蓋了所有的食物,有魚、蛋、奶……
華視周四兒童節目「香蕉船」
首播日期 1987-08-06 結束日期 1987-10-22
播出時段 18:00 - 18:30
(台灣電視資料庫)
主持人:張玉玲
1987年11月01日~07日
(華視綜合週刊836期P50~P51)
「香蕉船」裡的香菇
菇傘鑲肉、涼拌金針菇
香菇海鮮火鍋請您來嚐
●文/邵正宏
以食物為節目主要內容的「香蕉船」,在十月廿九日晚間,將
介紹菇類的生長情形,並且玉玲姐姐也要帶著小朋友們一起做
許多好吃的菜。
首先,玉玲姐姐將先帶小朋友們去香菇園參觀,讓每位小朋友
都知道香菇是如何生長的,以及香菇的栽培情形,而且玉玲姐
也會教小朋友們如何採收香菇,每個小朋友在採收香菇時,都
覺得非常新鮮有趣。
採完香菇,玉玲姐姐也和小朋友們一起坐著鐵牛車遊覽,在都
市中生活的小朋友,每個人都覺得好好玩,然後大夥到了一間
別墅裡煮香菇海鮮火鍋,香噴噴的味道,真是讓所有工作人員
不停地流口水,當然錄完影之後,大夥也都吃得飽飽的。
介紹完了香菇,玉玲姐姐還帶著小朋友們 ,到桃園的古杉農
場去 觀看金針菇的生長情形 ,金針菇屬於寒帶的植物,因此
它的栽培方法是被培養在一個冷凍庫裡,溫度必須控制在攝氏
四度。所以小朋友們在看金針菇時,都穿了很多的衣服,不過
據農場主人所說,這些金針菇都是外銷的,而且絕對沒有施用
農藥,營養價值非常的高,玉玲姐姐也帶著小朋友們一塊採收
金針菇,並且教小朋友們做了一道菜─涼拌金針菇,小朋友自
己做自己吃,每一個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香蕉船」播出至今,已播滿一季,每集的內容都吸引著家長
和小朋友們,星期四的晚間六時,別忘了收看這個色香味俱全
的「香蕉船」哦。■
……待後補充報導
-------------------------------------------------------------------
- Aug 13 Mon 2012 21:44
1992年台視社教節目「親親寶貝」
▲老師的身教與言教對兒童影響甚巨。
▼兔唇兒童需要師長及同年齡朋友付出更多關愛。
▲以戲劇效果傳遞關懷兒童的心情,是推出的動機。
▼曾獲東京影展青年獎的導演葉鴻偉〈中〉熱心參與拍攝工作。
台視社教戲劇節目「親親寶貝」
首播日期 1992-04-05 結束日期 1992-12-13
首播日期 1993-03-07 結束日期 1993-05-23
首播日期 1993-08-09 結束日期 1993-12-12
播出時段 11:00 - 11:30、10:00 - 10:30、07:00 - 07:30、14:30 - 15:00……
(台灣電視資料庫)
1992年4月5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539期P84~P87)
節目快訊─
四月五日有約:
台視「親親寶貝」邀您共同關懷兒童問題
●文/吳育玟
自去年下半年起,令社會大眾怵目驚心的兒童問題事件頻傳,
日前又驚傳某國小學童因一言不合,持刀砍傷同學的駭人事件
,這些事件的發生在在顯示兒童問題的日趨嚴重已不容忽視。
而如何保障兒童安全並喚起社會大眾正視、關切這個社會異象
,更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為促使兒童問題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台視將於四月五日起,
配合婦幼節及三十周年台慶的來臨,於每周日上午十一時至十
一時卅分,推出親子節目「親親寶貝」。
該節目以兒童生活及其問題為主,著重於新聞性或爭議性的話
題,並將真實案例轉化成戲劇,以較輕鬆淺顯的表達方式,除
希望讓六至十三歲的國小學童認識切身問題,並對傷殘兒童伸
出友誼的手外,更欲透過親子共同觀賞,增進親子關係。
因有感於兒童問題日趨嚴重,「親親寶貝」製作單位台視文化
公司於去年十月底便展開節目策畫工作,這個企畫案亦受到台
北市政府社會局及兒童燙傷基金會、兒童癌症基金會、羅慧夫
顱顏基金會、永大社會福利基金會、宇宙光傳播中心……等各
民間團體的熱烈支持與贊助,希望藉此一節目能使兒童問題獲
得進一步的改善。
「親親寶貝」節目的取材以去年下半年所發生的受虐待兒童、
父母攜子投河、跳海或服毒自殺、幼兒遭狼犬咬傷等兒童事件
,及存在已久的兔唇兒、燙傷兒、癌症兒、流浪兒等問題探討
為主,透過寓教於樂的製播手法讓兒童對自身問題有所認知和
了解、面對問題的解決方法。
由於節目深具社會公益的正面意義,製作單位在選擇製作陣容
之時,絲毫不敢輕怠。在一番慎重挑選和衡量之後,排出了葉
鴻偉〈以『五個女子和一根繩子』榮獲東京影展青年導演獎〉
、曹瑞原〈『青少年?青少年!』〉、公視『童年二三事』導
演 王蘋〈名導演楊德昌、柯一正的副導〉、宋筠青〈『媽媽
萬歲』導演〉以及林慧津〈公視『風和草的對話』製作人兼編
劇〉、陳璋依〈『佳家福』編劇〉、呂明珠〈榮獲八十年陳香
梅電視劇本獎〉等實力雄厚、經驗豐富的強大製作陣容。■
1992年4月5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539期P85)
親親寶貝座談會
各界熱烈探討兒童問題
●文/吳育玟
台視一系列關懷兒童公益活動,已於三月二十八日在台視舉行
的「親親寶貝關懷兒童座談會」揭開序幕。座談會中邀請台視
總經理王家驊致詞,由國大代表高惠宇女士擔任主持人。
座談會中探討的議題,包括了台灣兒童福利及兒童人權觀念、
兒童福利法的建立與實施、兒童衛生保健、特殊病童醫療設施
的健全性、兒童生活教育與心理輔導、關懷兒童的各單位之經
營、貢獻,以及現階段所面臨的瓶頸等等,將兒童問題從社會
福利單位、法令、衛生保健、醫療網路、教育以及民間的力量
等各個角度來探討問題癥結,以尋求解決之道。
由於這項活動立意極佳,備受政府各相關單位及民間各基金會
的好評與支持,各界均踴躍前來共襄盛舉。■
1992年4月5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539期P86)
台視新聞熱線追蹤推出
兒童問題系列報導
●文/吳育玟
為了配合社會各界大力推動的關懷兒童系列活動,及運用新聞
媒體無遠弗屆的力量,以喚醒大眾的注意及關切,「台視新聞
熱線追蹤」節目,亦將自四月六日起連續三周,在節目中推出
三集兒童事件案例的系列報導。
「熱線追蹤」節目製作人楊金明表示,關懷兒童系列以及親子
節目「親親寶貝」節目所欲探討的題材相當值得大眾重視,而
且現在社會上兒童問題事件仍然層出不窮,這樣的題材也可成
為極佳的新聞素材,且不失其時效性,所以「熱線追蹤」節目
願意配合並支持這項公益活動。
節目中所推出的兒童系列報導,將以兒童保護、心理輔導、教
育、流浪兒、受虐待兒童,以及兒童保健等事件做完整深入的
報導。而採回顧新聞事件的手法,是藉以喚起社會大眾及相關
單位共同審視及探究問題癥結所在,「台視新聞熱線追蹤」同
時多方徵詢專家學者的意見,期盼能歸納出具建設性的方案,
為國內兒童付出心力,使兒童問題能早日獲得解決。■
▲▼「親親寶貝」探討的兒童問題觸角廣泛。
▼周日上午全家不妨一起觀賞「親親寶貝」。
1992年5月18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546期P108~P109)
節目快報:
建立下一代正確的社會觀
台視「親親寶貝」深獲各界好評
●文/吳育玟
為喚起大家對兒童問題的正視與關切,並建立下一代正確社會觀的台視親子社教節目「親親寶貝」,自播出以來,深獲社會各界的熱烈支持和肯定,不但收視遙遙領先同時段的其他節目,更因它具備著正面的教育價值,在周日的節目之中,成為一股清流。
由於家長們對於社會上層出不窮的兒童問題感到關心和重視,使得「親親寶貝」自推出以來,每周的收視率皆居三台之冠,且根據收視率調查統計報告顯示,在「兒童劇情卡通節目」收視分類中,播出數周來,「親親寶貝」均名列前茅。
收視成績斐然,明顯可見社會大眾對下一代的健康知識及教導之關切程度。這對大力支持和贊助節目的台北市政府社會局、關懷兒童的各大基金會以及製作單位台視文化公司更是莫大的鼓舞。因為當初預期對小孩建立正確的基本常識以及對大眾的「再教育」之目標,亦顯見其成果。有鑑於此,目前第二季節目的錄製計畫,已具雛型。
當然,節目除了在告知觀眾社會現象之外,也應該具備有教導的功能。於是,在五月十七日、五月二十四日兩集節目中,特別安排了視力及口腔的保健觀念和方法。
根據調查,國內孩童蛀牙和近視的比率相當高,衛生署有鑑於問題的日趨嚴重,時刻不忘宣導保健的常識。所以,視力和口腔保健的兩單元,便由衛生署全力製作,在節目中為孩童確立各種保健方法,傳遞保健觀念,例如:少用牙籤,多用牙線;小孩乳牙和恆齒替換時期的注意事項等等。■
……待後補充報導
-------------------------------------------------------------------
- Jul 04 Wed 2012 23:38
1989年華視兒童節目「彩虹山」
▲老筆頭、囍餅婆、小板凳三人貫穿全場。
▼小花旦和小龍套的造型融合中西。
▲唐琪在劇中教小朋友做囍餅。
▼小朋友學習茶藝。
華視兒童節目「彩虹山」
首播日期 1989-10-16 結束日期 1990-07-23
播出時段 18:00 - 18:30
(台灣電視資料庫)
製作人:張海虹
導 演:孫樹培
指 導:胡金銓
顧 問:王秋桂
1989年8月20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402期P136~P137)
華視籌製新型兒童節目「彩虹山」
●文/劉建宏
從前,有一對老夫婦老筆頭、囍餅婆和他們的孫子小板凳,住
在「彩虹山」上,有一天……。
華視目前正在籌備一檔風格特殊的兒童節目「彩虹山」,以戲
劇的手法,從日常生活教育中介紹中國固有的傳統、民俗技藝
,透過三位主角人物的貫穿,為兒童節目帶來新的面貌。
製作人張海虹表示,長久以來,國內的兒童節目在介紹中國傳
統的內涵時。總是不出忠孝節義、勸人向善、惡有惡報的教條
模式,表現手法較刻板,不但達不到原先的教育目的,反而抹
煞了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思考空間。而帶給兒童相當大的歷史包
袱。
因此,製作單位一改以往兒童節目在攝影棚內刻意製造熱鬧氣
氛的窠臼型態,而是藉由節目中的三位主人翁──老筆頭、囍
餅婆以及小板凳的日常生活應對,以喜劇方式介紹固有中國的
傳統點點滴滴。
「彩虹山」把布景從室內搬到室外,製作單位除了將帶領兒童
尋訪在都市中逐漸被人們所淡忘的古蹟之外,也把鏡頭延伸到
一些風景優美的天然景觀。「我們花了這麼多的時間精力去找
景,無非是想擴展小朋友的視野,並且能夠啟發他們的想像空
間。」張海虹說。台灣目前可以拍的景幾乎都被拍過了,製作
單位計畫將鏡頭延伸到大陸,向小朋友介紹更多的山川文物,
以豐富知識空間。
「彩虹山」是由孫樹培擔任導演,節目完全採用電影手法拍攝
,而且還得到國際級大導演胡金銓的指導,因此畫面取景靈活
而優美。另外,在有關中國民俗的介紹方面,製作單位也邀請
到台大外文系教授,同時也是國內民俗學專家的王秋桂擔任諮
詢顧問。這些作法對一般的兒童節目來說,是難得一見的大手
筆。
「彩虹山」的主要內容分為「相聲篇」、「主人翁篇」、「武
功篇」、「寶貝窩」四個單元,但是由於利用了特殊的技巧運
用,因此四個單元看起來其實是連貫在一起的。故事敘述老筆
頭、囍餅婆以及小板凳祖孫三人,居住在遙遠的彩虹山上。老
筆頭飽讀詩書、精通琴棋書畫;囍餅婆善於烹調各種食物,兩
位老夫妻經常鬥嘴,可是卻又恩愛無比。每一集都經由這祖孫
三人引導出節目主題。
而小板凳和「相聲篇」中的小花旦、小龍套,都是以布偶型態
出現,造型也很特別。小花旦及小龍套的設計融合中西造型,
他們的臉龐卻是依國劇的臉譜畫成的;而小板凳的頭上,還真
的設計了一張「小板凳」,相當逗趣。
在「寶貝窩」的內容中,將介紹一些傳統技藝,像是「李天祿
與布袋戲」、「唐琪做囍餅」、「兒童茶藝」等。「武功篇」
則是教導小朋友簡單的武術,這些拳術是從各種動物的行動模
擬出來的,如「靈貓捉鼠」、「白猿獻果」、「金雞獨立」等
。
「彩虹山」的特色之一,是在節目中出現的內容大都有其歷史
淵源,像是老筆頭及囍餅婆所居住的房子,是已經有二百年歷
史的淡水古厝,他們使用的器皿,也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
「彩虹山」將在九月初播出,時段在星期四下午六點鐘。■
……待後補充報導
-------------------------------------------------------------------
- Dec 21 Wed 2011 21:11
1983年華視兒童節目「才藝世界」
▲▼牛雅婷與童博璽。
▼「第一屆全國兒童才藝大賽」〈圖為比賽實況〉的優勝者,將參加「才藝世界」演出。
華視兒童才藝節目「才藝世界」
首播日期 1983-09-15 結束日期 1984-04-19
播出時段 18:00 - 18:30
(台灣電視資料庫)
製作人:謝美祝
主持人:牛雅婷、童博璽
1983年8月29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619期P44~P47)
牛小妹長大了
要和「胖胖」童博璽
聯合主持「才藝世界」
●採訪/秀吉
牛雅婷剪掉了一頭長髮,過了這個暑假,她就是國中生了。
小牛主持了將近兩年的「快樂的小荳芽」,也將從九月份,新
學期開始,以新的面貌和小朋友們見面。
其實等於是新闢一個節目,因為名稱定為「才藝世界」,型態
完全換新。
上了國中的牛雅婷,將與一個可愛的男孩聯合主持這個新節目
。小牛的這位新搭檔觀眾們不會陌生,他就是在「快樂的小荳
芽」中和小牛演短劇,飾小牛弟弟,外號叫「胖胖」的童博璽
。
童博璽開了學才五年級,比小牛小兩歲,他是製作單位在舉辦
一次兒童心聲座談會時發現的,當時這個小男孩發言踴躍,一
副很有主見的樣子。
「快樂的小荳芽」中的「兒童心聲」短劇,就是取材於座談會
中小朋友們所吐露的心聲;而這個單元需要牛雅婷以外的小朋
友也參加演出;於是,在座談會中表現極為出色的胖胖童博璽
便被找來演戲。
小荳芽和她的弟弟──牛雅婷和童博璽便是這樣培養了良好的
默契,小牛的聰敏和胖胖那屬於成長中小男孩的幽默,搭配在
一起,很有一種協調的趣味,這就是製作人謝美祝女士讓他們
出任新節目主持人的原因。
新節目「才藝世界」正式推出之前,將於九月三日,也就是本
週六下午二時五十分到四時半,假「小神通」的時段,播出一
個特別節目,特別節目的內容是「第一屆全國兒童才藝大賽」
的決賽實況──這項決賽於八月廿五日,在華視第一攝影棚舉
行。
這個星期六,大家就將看到小牛和胖胖這對可愛的姐弟以新的
模樣和大家見面了。
小女生和小男生,年紀雖還小,碰到大場面,可也很注重穿著
,九月三日這一天,小牛將穿上她為頒發金鐘獎最佳兒童演員
獎特別訂做的那一襲粉紅色小禮服;胖胖則白西裝、白短褲、
紅領結,這一對金童玉女,當他們同時面對觀眾,主持節目時
,的確是會令人眼睛一亮的。
我們曾經說過,牛雅婷是「跟著節目長大的女孩」,這一點兒
也不誇張。小牛主持兩年共七季的「快樂的小荳芽」,製作單
位為她製裝,七季就做了四套,因為小牛明顯地在長高,短褲
越穿越短,只好換裙子,裙子越穿越短,只好換洋裝……;而
這兩年,小牛不僅身體在成長;智慧也在長進,這和節目所給
予她的磨練也有關係吧!
●
牛雅婷、童博璽聯合主持的「才藝世界」,將從九月八日起正
式推出,播出時段仍如「快樂的小荳芽」,週四下午六時至六
時半。
「才藝世界」是兒童表現才藝的最佳園地。「才藝世界」開播
初期,是由兩百位選自「第一屆兒童才藝大賽」的佼佼者展開
各項才藝競賽,他們是從全省十區一千八百名競爭者中脫穎而
出的,被列為新節目的基本人選,製作單位希望藉著這些小朋
友的才藝競賽,激勵更多有表演天份的小朋友前來參加比賽,
各展所長。
「才藝世界」採現場錄影的作業方式,製作單位將印發入場券
,讓有興趣的小朋友不但能參觀節目錄影,還可參加現場益智
測驗的遊戲。
此外,節目中還將邀請優秀的團體表演,並專訪天才兒童。
「才藝世界」在才藝競賽方面,主要是分歌唱組、鋼琴組和特
殊才藝組。這「特殊才藝」可就無所不包了,舞蹈、各種樂器
、心算、跆拳道、踢毽子、演講、話劇……等等,具備任何一
項才藝的小朋友,儘管來吧!■
……待後補充報導
---------------------------------------------------------------------------
- Nov 19 Sat 2011 21:01
1990年台視幼教節目「我是好寶寶」
▲「我是好寶寶」將於明年元旦推出。
▼節目將至各績優幼稚園拍攝。
▲▼「我是好寶寶」是國內第一個自製的幼教節目。
▲「我是好寶寶」為兒童節目開闢一個新天地。
▼主持人甄選有二百多人參加。
▲▼台視投下二千五百萬鉅資籌拍「我是好寶寶」。
▲「我是好寶寶」平均一集製作費十萬,可謂大手筆。
▼「我是好寶寶」結合理論與實際的教學經驗籌製而成。
台視幼教節目「我是好寶寶」
首播日期 1990-01-03 結束日期 1993-09-10
播出時段 15:00 - 15:30、14:30 - 15:00、16:00 - 16:20……
(台灣電視資料庫)
製作人:張國祥
主持人:朱家容
1989年11月5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413期P86~P90)
學齡前兒童有福了!電視幼稚園將出現
台視投下二千五百萬元鉅資
籌拍「我是好寶寶」幼教節目
●文/劉建宏
一個發揮視聽教育特色的「電視幼稚園」般的兒童節目──「
我是好寶寶」,即將在台視頻道出現。
「我是好寶寶」的製作構想,乃是鑒於目前的兒童節目,多以
國小學童為訴求對象,至於學齡前上幼稚園的兒童,則一直沒
有適當的節目可看。再者,目前電視台兒童節目的自製率均尚
未達到廣電處規定的標準,在這幾個因素的考量下,「我是好
寶寶」這個展現生動活潑幼兒教育課程的兒童節目就此誕生了
。
「我是好寶寶」製作單位台視文化公司表示,該節目的內容,
將包括兒童的全部生活,並予以延伸,如生活常識、人際關係
、健康、音樂、語文、創作等等;每一集的節目中設定有一個
主題,然後藉由討論、觀察、故事、美勞、遊戲等活動,整合
呈現各主題。
另外,在節目內容的設計上,將以理論與實際相配合來呈現。
製作單位表示,每一個內容單元的規畫,均由具有實務教學經
驗的幼稚園園長、老師來設定教材,之後再交由省、市立師範
學院幼教科的教授來審核,因此節目的內容十分嚴謹。
製作單位也提到,省教育廳對於幼稚教育課程原本編有二本教
材,提供給全省各幼稚園作為參考。但是由於目前一般的幼稚
園在教學上,限於師資、設備以及經費方面的不足,並沒有一
套非常完善的教學訓練,也無法將教育廳編製的教材實際用來
教學。況且全省每一家幼稚園都只有一套教材,也只有園長受
過訓練,所以幾乎每所幼稚園都把教育廳的教材棄之不用。
因此,製作單位也與教育廳配合,將其編製的教材納入節目內
容之中,使之具體化,期望使節目內容更為紮實。
目前主持人的甄選活動已告一段落。製作單位將在二百多位報
名者當中,找出一位適當的人選。由於製作單位希望主持人能
夠藉由主持節目,而成為幼稚園教師的表率,因此在主持人甄
選上,態度非常謹慎。
「我是好寶寶」將於明年元旦起,每周一至周五於下午四點至
四點半播出。製作單位表示,這個時段正好是一般幼稚園自由
活動、或是小朋友正在等父母親來接回家的時間,因此正好可
以讓師長或父母親陪著孩子一起觀賞節目、一起學習。一方面
家長可以瞭解幼兒啟發式教育的方式與情境,另一方面兒童也
可以把它視為一天課程的總複習。
「我是好寶寶」從今年七月開始籌畫,如今已開始錄製,全部
內容都將以外景方式到全省各績優幼稚園拍攝。製作單位表示
,「我是好寶寶」之所以不在攝影棚內錄製,一方面是考慮到
小朋友的安全,另一方面也為了配合兒童的學習情境,因此全
部以外景方式呈現。
值得一提的是,台視基於培育國家未來主人翁、製作一個嚴謹
的兒童節目的考量,特別投下了二千五百萬元的鉅資,以平均
一集十萬元的經費,來製作這個三台率先自製的兒童節目。 ■
▲「我是好寶寶」深獲小朋友喜愛。
▼淺顯的實驗理論讓小朋友獲益良多。
▼朱家容完全與小朋友打成一片。
▼朱家容是個可親的大姐姐。
▲▼移至攝影棚後,「我是好寶寶」的場景更富變化。
1990年2月11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427期P22~P26)
舉辦問卷調查徵求教案
積極籌備全省巡迴說明
「我是好寶寶」精益求精
●文/劉建宏
「我是好寶寶」播出一個多月以來,收到不少家長的反應,表
示他們因此省了不少的保母費!原來許多家長因為工作的關係
,無法在下午照顧小孩,多半將小孩寄放在幼稚園或送到才藝
班打發時間,或是花錢請保母在家裡陪著小孩;現在有的家庭
則可以省下這一筆不小的花費,因為很多小朋友都會乖乖的待
在家裡等著看「我是好寶寶」節目!
為了能夠獲得更明確的數據,做為節目本身的統計資料,然後
可以去蕪存菁,製作單位打算針對全省各公、私立幼稚園,做
一次問卷調查。這項問卷調查將循兩種途徑進行:一種是由製
作單位自行寄發問卷;另外則是將問卷透過「中國幼稚教育協
會」所屬的刊物「幼教資訊」的刊載,由各幼稚園填寫完畢後
,寄回給製作單位。另外。如果家長對節目內容有意見者,也
可寫信到製作單位索取問卷。製作單位也提供了三千卷「我是
好寶寶」主題曲的錄音帶,給家長或各幼稚園。
由於許多家長和小朋友相繼打電話到製作單位,表示希望能夠
上節目和容容姐姐一起玩耍活動;製作單位雖然很高興見到「
我是好寶寶」能夠得到家長和小朋友的認同,但是在現實因素
的考量下,還是只能暫以幼稚園為單位上節目。不過製作單位
非常希望,如果小朋友有什麼話想對容容姐姐說的,不管是關
於任何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委託老師或家長寫信給製作單位,
甚至於寄一卷小朋友親口說的錄音帶,或是一張有趣的照片,
容容姐姐都會在節目中報導出來。如果家長碰到了小朋友所提
出的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而無法回答時,也不妨將問題告訴
容容姐姐,由她來為小朋友解答。
前一陣子,「我是好寶寶」的製作人張國祥到日本一趟,也曾
留意當地的幼教節目。張國祥表示,日本的幼教節目在型態上
雖然很簡單,但是可供觀摩的地方卻不少,諸如美工、戲劇結
構等。但是由於受限於經費和人才方面的問題,在台灣的幼教
節目一直都做不起來,不過,張國祥認為「我是好寶寶」的製
作理念,並不比日本的差,因此他對節目的現深具信心。
張國祥也強調,「我是好寶寶」到目前還是一直在學習、摸索
之中,希望能走出一條明確、容易達到效果的路子,目前製作
單位所面臨的挑戰是:〈一〉教學內容如何傳達出來;〈二〉
設計的效果如何傳達出來──這又包括了媒體效果和學習效果
。張國祥提到,除了上述的幾點之外,如何去掌握小朋友的心
理,讓小朋友喜歡看這個節目,對製作單位也是一個極大的考
驗。
「我是好寶寶」目前一周播出五天,雖然每天只是短短的三十
分鐘,但是「每一本劇本都可以說是一個教案!」也因此有一
些編劇已經有點承受不了如此大的壓力,而萌生退意。製作單
位對於這一點雖然很緊張,但也有不少的無奈。因此,也才會
有由各幼稚園依本身的設備、師資,自行提供教案給製作單位
的構想,而製作單位再請學者專家來審核劇本,如果通過的話
,製作單位也將把錄影現場移師到各幼稚園!
目前製作單位打算要辦一個「全省巡迴說明會」,將「我是好
寶寶」的作業方式、節目內容,以及幼稚園本身應該準備何種
題材的教案等等情形,透過說明會讓全省的幼稚園明瞭,好讓
徵求劇本的計畫能夠順利展開。
自從錄影現場移到攝影棚之後,燈光、收音等方面都獲得改善
。
三月二十五日,在省教育廳的主辦下,全省各縣市幼教資源中
心將舉辦一場「親子活動」,慶祝兒童節。「我是好寶寶」的
主持人朱家容,也將選擇一個縣市,到現場與小朋友及家長同
樂,回饋小朋友對節目的支持及參與。■
……待後補充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