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三台單元劇 (13)
- Jul 21 Sun 2024 21:12
台視「民間故事」1405〈1989年〉中國民間故事
- Jun 11 Tue 2024 23:00
台視星期劇院「金錢何價」763〈1977年〉
- Jun 10 Mon 2024 23:00
台視周日劇場「大展鴻圖」763〈1977年〉
- Jun 09 Sun 2024 23:00
台視周三劇場「一顆明珠」「異鄉客」763〈1977年〉
- Apr 16 Tue 2024 23:00
中視「時兆之聲」C409〈1977年〉
- Apr 15 Mon 2024 23:00
中視「時兆之聲」C414〈1977年〉
- Feb 22 Thu 2024 23:00
「台視劇場」積極籌畫祕密戰略〈1989年〉
- Feb 05 Mon 2024 23:00
華視「文學劇坊」F967〈1990年〉
- Jan 01 Mon 2024 23:36
華視「文學劇坊」F964〈1990年〉
- May 20 Sat 2023 11:21
台視單元劇「大鄉野」1043〈1982年〉
- Dec 27 Wed 2017 03:23
華視單元劇「花香滿家園」F646〈1984年〉台灣省政府
⑴華視小生梁復龍在這裡成長。
⑵鄭美順、張繼貴都從助理幹起。
⑶出身華視訓練班的陳麗明越演越好。〈左〉
⑷王慕光、靳東美的演技已沒話說。〈左起〉
⑸臧家玲。
⑹彭定蘭。
⑺鄒琳琳。〈鄒林林〉
⑻董文汾。
1984年03月05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646期 P41~P43)
「花香滿家園」
與台視的「今日寶島」,中視的「迷你劇場」,鼎足而立;
政令在這裡宣揚,
新人在這裡成長!
●採訪/斯柯
也許有些人不太怎麼注意這個節目,但「它」卻已默默存在了三年之久。
「它」─「花香滿家園」,一個長僅半小時的社教單元劇場,看過的人都知道,健康、寫實是其獨有的風格;而既然健康、寫實,自是老少咸宜,適合所有的人觀賞。
其實此等風格的劇場,台視、中視也都各有一個─台視是「今日寶島」,中視是「迷你劇場」,時長也都是半個小時。「花香滿家園」和「今日寶島」、「迷你劇場」所以流露了相似的風格,原因是同屬台灣省政府監製;也就是說,省政府為了宣導政令,委託三家電視台分別製作一個戲劇型態的社教節目,在三台長期播出。
「花香滿家園」與「今日寶島」、「迷你劇場」,劇本均由省政府供應。台灣省政府為了三家電視台這三個節目,特組成了一個二十多人編劇群,因此三個節目內容上都維持了一定的水準。華視頻道播出的「花香滿家園」,由石健擔任製作人,也整整有三年的時間了。
石建製作「花香滿家園」,我們很明顯地可以看出,他不但適切地為省府做了政令宣傳,在演員運用上,他更配合華視栽培新人的計劃,啟用許多條件優異的新人,使這些新人得以有機會琢磨演技,一探戲劇堂奧。
像長期為他所用,一直擔任「花香滿家園」節目助理的鄭美順,畢業於華視訓練班,頗具演戲細胞,只要有合適的角色,石製作便也讓他去發揮。
又像剛考上華視訓練班的張繼貴,最近也來到了「花香滿家園」,和鄭美順一樣,他也一面擔任助理,一面觀摩別人演技,遇有機會,石健也讓他軋上一角,磨磨演技。
還有華視訓練班的其他許多新人,在還沒有什麼演出機會時,幸有「花香滿家園」時常給予機會,他們才能漸成氣候,衝破新人的那一股生澀。
這天在棚裡看到也是出身華視訓練班的小生梁復龍,他居然黏起鬍髭,演起十歲男孩的爸爸來了,還真像那麼回事。
梁復龍承認演「花香滿家園」讓他受益匪淺,每一次的演出對他來說都是一種很好的磨練。
在將來,您會看到更多的華視新人在「花香滿家園」裡成長,就像梁復龍一樣。
當然啦!「花香滿家園」也不盡用的都是新人,資深演員也常來這裡展演技,像照片裡您看到的王慕光、靳東美、陳麗明都是。
溫馨、芬芳、花香滿家園,有空請收看週日下午四時卅分華視頻道播出,值得一看的「花香滿家園」,看政令在這裡宣揚,新人在這裡成長。■
- Oct 24 Thu 2013 16:23
三台為敲金鐘傾力籌製單元劇〈1988年〉
1988年10月9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357期P24~P27)
提早開鑼從容作業
三台為敲金鐘傾力籌製單元劇
●文/王鳳蓮
三台角逐金鐘獎的單元劇集已陸續開鑼,其中以華視的「華視藝術季」已於九月初推出,中視與台視則尚在籌備階段,但比起往年於年底才紛紛搶搭金鐘列車的情況,今年得金鐘獎單元劇集作業是提前了不少。
單元劇是三家電視台頗為重視的金鐘角逐獎項,因為在時間拿捏與精緻度上,它都比連續劇討好,而且也只有在角逐金鐘獎的前提下,才能請得動一些大牌演員撐場面;所以,三台以單元劇來角逐金鐘獎時,無不投入最多的人力與財力,其地位並不下於黃金檔的八點連續劇,因此,在電視台傾力支援敲金鐘之下,不少佳作便這麼誕生。
台視準備穩當
台視今年仍以「台視劇場」來角逐金鐘,並且將製作陣容加強不少,除了原來的製作人李虹與徐進良之外,今年還加入了林福地、楊佩佩、林柏川、鄧育昆與范守義,這些製作人對電視作業均有相當的專業水準,所以台視對他們深具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台視以平常心來製作「台視劇場」,並不把「金鐘獎」的壓力套在製作人的身上,這樣反而能讓製作人不受主題的限制,更加自由的發揮,或許各製作人在沒有限定的題材下,反而能突破以往的窠臼,絞盡腦汁做出更好、更適合觀眾欣賞的單元劇集,並且在消除了討好評審的先天障礙後,相信各製作人在不願讓人專美於前之下,定會更賣力創出佳績。
李虹與徐進良兩人過去一直輪流製「台視劇場」,兩個月前,「台視演藝中心」也加入製作陣容,由范守義負責統籌,使得該時段呈現不同的風格,李虹與徐進良的作品大都走都市家庭與兩性路線,范守義則注重新血輪的培養;至於參加金鐘角逐的其他製作人如楊佩佩、林福地、林柏川、鄧育昆則各有各的風貌及口碑。
中視探討親情
中視預計於十一月六日起,每周日晚間十時〈原『中視劇場』〉時段,製播「大地有愛」系列劇集,由不同製作人製作,以角逐金鐘獎的單元劇項目。
中視取名為「大地有愛」,主題即是偏向關懷偏遠地區及海峽兩岸的親情探討,第一砲打出由勾峰製作的「老李和他們的妻子們」,就是敘述海峽兩岸會親的故事,與現今的社會問題頗有關聯。
中視「大地有愛」原本預計要製作十一個單元劇,後因推算金鐘獎播出期的時限,多了三集,於是刪掉了張雙麟、劉其剛與董舜三個製作人所製作的劇目,由玉笠人、王中強、趙琦彬、林柏川、郭建宏與勾峰共同製作,這六個製作人一共製作八集,其中林柏川製作兩集,劇本則由吳桓及夏美華負責。
中視過去以戲劇節目見長,這兩年氣勢減弱不少,成續大異往日,能否在金鐘獎爭回一口氣,中視對「大地有愛」寄望甚殷,也儘量朝爭取金鐘獎的方向製播。
中視在公佈「大地有愛」的製作人名單後,曾發生了一段有趣的插曲,原來角逐金鐘名單中獨漏了中視王牌製作人周遊,使周遊甚感不服,在周遊的心裡,認為自己製作的戲,收視率大多奏捷,對中視貢獻良多,沒想到中視居然獨漏,不給她角逐金鐘獎的機會,令周遊為之氣結。
天真的周遊只想到自己在收視率稱后,卻沒顧慮到自己的戲劇風格不是暴力、煽情就是怪獸,很難受到金鐘評審的青睞,但周遊仍不死心,由夫婿李朝永致電華視,保證能做出一齣穩拿金鐘獎的單元劇來,華視當然也跟著打哈哈一番,表面願意周遊製播金鐘單元劇,實則是想利用此一機會,挫挫中視的銳氣。
華視率先推出
華視的「華視藝術季」,由華視的製作人朱朱一手包辦,已於九月二日率先推出,一季十三集全採ENG作業,並請了一些電影導演如何平、柯一正、宋存壽等人來掌鏡。
「華視藝術季」在每周五的晚間九點半,整個主題描寫人際間的親情、愛情、夫妻關係、青少年、老年問題及雛妓等社會問題,也都是對評審口味的題材。
「華視藝術季」已播出及籌備的戲碼計有,「請讓他長大」、「甦醒」、「永不回頭」、「我的未來不是夢」、「外婆家的暑假」、「親密關係」、「星星的故鄉」、「他是春風我是草」及一個探討老年痴呆症的單元劇。
一般而言,「華視藝術季」並沒有太多大卡司,只有「星星的故鄉」打算找湯蘭花飾演律師,為雛妓謀福利故事,據悉湯蘭花對演這齣戲的意願甚高,朱朱表示,談妥的可能性很大。
另一齣「他是春風我是草」由夏美華編劇,劉立立導演,劉雪華主演,講述一個女人奮鬪經營農場的故事,外景隊將開拔至苗栗的農場。
華視由於演員缺乏,所以「華視藝術季」只有在劇本及導演功力多下工夫。
由三台提早作業角逐金鐘獎單元劇看來,因而預料精緻程度勢必會大大提高,今年單元劇的競爭將比往年要激烈許多。■
- Sep 08 Sat 2012 20:52
1971年台視單元劇「綵衣盟」
▲「綵衣盟」中,田文仲飾演一位曾經剿匪的軍官,胡錦是他的妻子。
▼老奶奶孟滌塵病臥床上,孫女華真真、朱戍清前來探病。
▲朱戍清飾演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妹妹。
▼老奶奶病好了,全家人為她祝壽。
台視周四國語單元劇「綵衣盟」
播出日期 1971-02-25〈上集〉1971-03-04〈下集〉
播出時段 21:00 - 22:00
【演員表】
劉貴庭─田文仲
劉綺善─華真真
劉寧善─?
劉靜善─朱戍清
孟滌塵─陶述?
?斯婣─胡錦
?劉斯─胡錦
……
1971年2月22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437期)〈圖檔P18〉
「台視節目日記」〈P91〉
1971年2月25日星期四 21:00
國語電視劇─「綵衣盟」〈上〉
八十六高齡的閔母,有子劉貴庭、媳斯婣,事之甚孝。母壽辰
將屆,劉欲盡人子孝心,乃函召已成人的兒女們回家為祖母祝
壽。長孫女綺善任教員,長孫寧善已是位青年軍官,小孫女靜
善尚就讀高中,三人對祖母亦百般孝順,祖母非常疼愛。壽辰
之日,合家承歡膝下,祖母感慰不已。但母年事已長,突患肺
炎,經劉苦央母同意,才得送醫治療。
某日,寧善無意中聽說其父不是祖母親生的,寧不解其故,遂
與綺靜三人去問母。母默認此事,特囑三人在祖母面前不可提
及。
過年了,祖母出院返家,大家仍如往昔和和樂樂,向祖母拜年
,享盡天倫樂趣;但無奈祖母病體初癒,經不起一點風寒,又
復病倒。祖母知自己是風燭殘年,乃召兒孫們到榻前,要告訴
孫兒們卅六年前的一段故事,並說自己不是你們的親奶奶。孫
兒們驚聞此事,相視半晌,遂靜聽祖母述說這段往事。
1971年3月1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438期)
「台視節目日記」〈P91〉
1971年3月4日星期四 21:00
國語電視劇─「綵衣盟」〈下〉
祖母終於把經過告訴孫兒們:
民國廿年前後,祖母之獨子閔麗昌自軍校畢業,派往河南某部
任排長,與匪軍作戰。閔利用假期返家探母,母子久別相見,
格外歡欣。不料當日下午接部隊電報,催閔急速返部,不得已
辭母歸隊,臨別依依,閔忍悲慰母,許母今年返家團聚。
閔歸隊後,正趕上蘇北戰役,閔頭部中彈,血流如注,但仍堅
守不退。劉來慰閔,閔仍負傷抗敵;但因傷勢太重,體力不支
,乃央求劉答允一事,如閔成仁,請劉將閔母如同親母一般侍
奉,並請接出同住。劉感動,允其所請。閔遂強自撐起,執手
榴彈衝向敵陣,閔於是壯烈成仁。
戰役過後,劉往閔家,告閔母經過,母傷痛欲絕,從此劉遂奉
閔母如親生母親,並接母離開鄉下老屋,母之遠親劉斯小姐亦
隨母出來。劉斯在母撮合下結為夫婦,從此卅餘年,直到今天
。
結果如何請觀賞本劇。
-------------------------------------------------------------------
相關補充:
與忠義之家結緣 - 達嚕鼓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