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戲法1302A.jpg

小小戲法1302B.jpg

小小戲法130201.jpg

小小戲法130202.jpg

小小戲法130203.jpg

⑴請各位準時收看「小小戲法」喔!
⑵看!三條繩子纏在一起卻不會打結。
⑶仔細看看球是怎麼變不見的。

1987年09月20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302期 P130~P131)
公視「小小戲法」
人人會變
●文/呂芳蟬

大衛魔術的熱潮襲捲台灣,引起國人對魔術的讚歎,更引起一般人的好奇與興趣。在中國,魔術又叫戲法,八月二十三日公共電視推出的節目「小小戲法」,正好滿足了大衛旋風之後,許多大小朋友意猶未盡的遺憾與好奇。
這個由主題傳播公司製作,每周日上午九點三十分,在中視播出的兒童節目,是介紹並教導兒童們一些簡易科學原理所製作的戲法,提供兒童學習一項自娛娛人才藝的機會,並使兒童們從中體會自然科學的巧妙。
所謂:「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小小戲法」這個節目的最大特色就是節目所表演的戲法,幾乎都是利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器物為道具,或是將自然科學的巧妙原理加以設計運用,不但讓兒童對「幻術」知其所以然,而且配合解說,都可以動手學習,不但簡單易學,而且趣味十足。
「小小戲法」節目的進行分為三階段,第一段是由四位主要小演員以戲劇方式演出戲法,吸引孩子的興趣與好奇。
第二段則以四個布偶代表四位小演員來串場,解說該集戲法的原理及道具的製作。
最後一段則是以戲劇方式總結該集戲法,但重點在台風的訓練,以及表演時應該注意的事項,以期孩子們能在生活中運用。
除了戲劇部分在棚外以ENG方式拍攝外,原理解說與道具製作均在棚內進行。主要演員則包括:黃健雄飾演小良,是個機伶調皮,有時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小男孩;張佳傑飾演小揚,是個大智若愚、自信而謙和、懂事乖巧的小男孩;蕭玉真飾演小玲,是個活潑明朗,有大將之風的小女孩,莊閔妃飾演丫丫,是個善良可愛的小女孩,常扮演和事佬的角色。
這些小演員是在拍「快樂童年」時,因為口齒清晰、表現良好,而被製作單位網羅而再度合作,由於「小小戲法」,四個小朋友已結成好朋友,但是他們很重視男女觀念,拍照時一定是男生站在一邊,女生站一邊,說什麼也不肯站近一點,儼然一副男女授受不親的古板模樣。
在每集節目錄製之前,工作人員一定要親自學會魔術,自己做道具,然後再教會四個小演員,因此,錄戲現場根本就不像在拍戲,反而像是在教學、在遊戲,不但工作人員學了不少戲法,四個小演員也玩得不亦樂乎,相信電視機前的大小朋友一定也是如此!■
-------------------------------------------------------------------
相關補充:

小小戲法第22集: 剪不斷的友誼 (1987/1988) - YouTube──Ming-Yeh Rawnsley上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gbz 的頭像
    kgbz

    烤雞脖子..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