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就是要為她大吃大喝。
▼愛,就是為她削馬鈴薯。

▲愛,就是為她獻上一束花。
▼愛,就是要再跳高一點。

▲愛,就是為她畫幅像。
高信譚在觀眾群中發表「愛的箴言」。

華視聯誼競賽節目「五四三二一
首播日期 1984-12-01  結束日期  1985-03-16
播出時段 17:00 - 18:00
(台灣電視資料庫)

製作人:林宜娟、顧英哲

1985年1月21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692期P46~P47)
「54321」都是為了愛
●採訪/筱筑

您看過射中飛靶後,必須吃一大盤滷蛋、喝一大杯汽水的比賽嗎?您看過一大群人又叫又跳的咬羽毛嗎?這些都是「54321」的精彩內容。
54321」是一個純為未婚男女服務的節目,內容以趣味競賽為主,希望參加的未婚朋友,能在遊戲中認識更多的朋友。
目前節目中出現過的遊戲包括:「鋸木頭」、「吹毛求疵」、「正中目標」、「東拚西湊」、「愛要為她做家事」、「愛的畫像」等。
每一項遊戲都是以趣味為前提,因此勝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所表現的精神與氣度,有時候公主與王子所選擇的並非比賽的優勝者,就是這個道理。
為了緩和節目中的緊張氣氛,在每一項遊戲之後,都邀請到一位特別來賓表演歌唱。因為現場正進行遊戲,比較混亂,所以演唱部分都是事先錄好的。
雖然歌是先錄的,但特別來賓仍須到現場和觀眾見面。並抽出一位幸運觀眾,贈送一份愛的禮物。每當特別來賓出現,總不免引起現場的一陣騷動,場外要求簽名的人絡繹不絕,每次都得勞動工作人員請他們回座。
據製作人林宜娟表示:「為了使節目更具變化性,將陸續推出各種新遊戲,使大家看久了也不覺得膩。」據她透露,不久將推出「鋸冰塊」的遊戲,這和「鋸木頭」又不一樣,請大家注意看。
另一位製作人顧英哲說:「除了有現場的贈獎之外,將來要擴大到電視機旁的觀眾,讓他們也有參與感,至於是通訊猜謎、電話猜獎,還是其他方式,仍在籌劃之中。」「54321」越來越精彩了,請您密切期待。
各位青年朋友,您未婚又想交朋友嗎?請不要猶豫,趕快寫信到「台北郵政二四0四四號信箱」,並附上電話,製作單位會很快和您聯繫。

……待後補充報導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節目換了一個新場景,感覺更加富麗堂皇。



華視午間歌唱節目「歡唱奪標
首播日期 1987-03-16  結束日期 1989-05-25
播出時段 13:00 - 14:00……
(台灣電視資料庫)

主持人:李明瑾

「歡唱奪標」:為配合新聞局廣電處推廣之「好歌大家唱」活動,分季舉

辨比賽,以擴大影響,延續活動效果,達到人人愛唱好歌,逐步淨化流行

歌曲之目標。(華視台史館)

1987年12月20日─26日

(華視綜合週刊843期P52~P53)
歡唱好歌志在奪標
●文/紹正宏

歡唱奪標」在經過春、夏、秋三季的比賽之後,節目的場景又已更新,

並且即將進入第四季,所有新的擂台主,將在秋季參加總決賽。
秋季第二個月的比賽,獲得前三名的分別是:王謙董麗萍方豪,其中

王謙並獲得最佳音色與最佳技巧,獲得最佳儀表的則是李飛霞。這次得到

前三名的歌者都各有各的特色,尤其第二名的董麗萍,所選唱的歌曲都是

葉璦菱的為主,而且唱出來的味道,與葉璦菱頗為相近,令評審老師很
滿意。
「歡唱奪標」換了新的場景,使得現場感覺更加富麗堂皇,原本樂隊的位

置,現在完全與評審席對調,另外七彩的霓虹燈與高雅的佈景,也成了使

節目生色的一部份。
目前「歡唱奪標」的歌唱大賽已將賽完秋季的部份,製作單位除了繼續將

節目做好之外,還將舉辦多場試唱會,在秋季大賽結束後,製作單位將在

東部舉辦首場試唱會,同時也歡迎對唱歌喜好的朋友們,能夠踴躍報名參

加,比賽演唱之歌曲與報名單也都在本刊刊出,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大膽一
試。
以比賽型態為主的綜藝節目,也是時下各類綜藝節目的代表之一,而這類

型態的節目由來已久,因此很容易受到觀眾朋友的注意與喜愛。「歡唱奪

標」是每天中午播出的節目,因此其知名度更是超過其他比賽型態的節目

,相信中午時刻,所有收看電視的觀眾朋友,對這個節目已有好評,不過
製作單位希望的是能有更多的朋友來節目中參加比賽,歡迎大家一起來。


▲李明瑾的親切大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程雅〈右〉、陳麗文〈中〉、高萬龍〈左〉。

▲表現出色的陳麗文。
▼歌唱很有架勢的程雅。
▼神態頗像解琡珺。


1988年06月12日~18日
(華視綜合週刊868期P46~P47)
歌唱接力唱來過癮
歡唱奪標互別苗頭
●文/邵正宏

第四季總決賽之後,「歡唱奪標」又開始另一年度的衝刺,

由於新年度的開始,在內容的安排上也有所更動,節目一開始

的歌唱接力部份,所有與賽者都說「好過癮」;相信不僅唱的

人過癮,聽的人也很過癮吧!
第一週的前三名,分別是陳麗文、程雅,以及高萬龍,他們三

人將在月冠軍中再次角逐月比賽的前三名。
由於這是新年度開始的週賽,因此與賽者的心情,也都頗為興

奮,以陳麗文來說,這是一次頗為難得的經驗,她在家中是排

行第二,全家有七個姊妹,堪稱七仙女,而且每一位女娃兒都

很有歌唱的天分,在陳麗文參加的四集節目中,每一集都著黑
色系列的服裝,她說她覺得這樣的女孩子才有神秘感。還有一

點值得一提的,陳麗文蠻有語言天分,除了國語、台語之外,

她還會講英語、菲律賓話和一點印尼話,頗令人刮目相看。
程雅是這次比賽的第二名,她最擅長的是抒情歌曲,因此四天

的比賽中,她所選的歌,也多為慢節奏的,她表示自己的個性

比較溫和,所以音樂的選擇也會受到影響。目前她自己開了一

家美容院,有空時就自己練歌或是看看小說,日子過得很平實
很詳和。
獲得第三名的是位男士─高萬龍,他才從軍中退伍沒多久,看

過「歡唱奪標」,就躍躍欲試,他在歌唱接力的部份表現不錯

,舞也跳得很好,以前他曾是康樂隊的一員,所以舞台表演對

他來說是駕輕就熟。
這次的評審有翟黑山、葉佳修、陳建華、彭興茂與范吉玉,最

後由翟黑山講評,他說:「這週演唱者大部份有很不錯的實力

,卻往往臨場緊張過度,而失去了應有的成績,希望參賽者在

比賽之前,能作好心理各方面的準備,也不致於會有患得患失
的情形發生。另有一點,表演者除了歌曲要唱得動聽之外,更

不可忽略咬字要清楚,否則再好聽的歌,怎麼去修飾,總是會

有遺憾的。」這段話,由評審的口中說出,相信所有觀眾都有

所受用。
「歡唱奪標」在每天中午收視第一的情況下,邁進第二個年頭

,老招牌老字號,每日中午依舊是最好的選擇。
您一定要收看哦!■



……待後補充報導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兒童節目的方向已趨更寬更廣。
▼小朋友們也非常喜歡出外景。

▲孫小毛的一舉一動都受到注意。
▼兒童節目增加外景的部份。

▲要做到寓教於樂並不容易。
▼兒童已甚少機會接觸大自然。

1987年12月20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843期P48~P51)
兒童節目的新方向
啟發自然動腦
●文/紹正宏

自從華視兒童節目「只要我長大」,在今年的金鐘獎頒獎典禮上,得到評審委員的肯定之後,兒童節目的製作方向,已然趨於更寬更廣的路,以往墨守陳規的觀念,逐漸受到生活品質的牽引,而有所突破,這除了是節目
製作單位集思廣益後的成果,對於兒童傳播教育,亦有著深遠的影響。
還記得很久以前,有一個轟動全台灣的兒童節目,它的男主角就是「小瓜呆」,另外還有一個心思狡詐的角色「貂皮」,每一集都是一齣單元劇,而劇中人全都是布偶,這些布偶都是用粗鐵絲撐著,然後由人從下操縱,
在當時這個兒童節目,因有別於其他的兒童節目,因此相當受到歡迎,連轟動一時的布袋戲都受到威脅。還記得劇中人貂皮的一句口頭禪是「吃腳補腳吃心補心吃腦自然就補腦──。」相信這個當時很受到歡迎的節目,觀眾朋友一定都還有印象,並且記憶猶新,畢竟收看過這個節目的觀眾朋友,現在可能都已為人父為人母了,這個伴隨著自己的童年一塊長大的節目,自然不是那麼容易忘懷;時至今日,一代又一代的兒童觀眾,仍是在電視機前成長,然而什麼樣的節目才能讓他們在往後的歲月裡
,有著共同的回憶與話題?
目前在三台之中的兒童節目,除了卡通影片之外,還有「童話世界」、「嘎嘎嗚啦啦」、「剪刀石頭」、「兒童天地」……等,在「剪刀石頭布」之前的是「香蕉船」;這些兒童節目各有各的特色,而且為了兒童教育不遺餘力,有以數字為主的啟發式作法,有以食物為主要內容的訴求,有以童話和現實結合的故事,這種種的作法,無非是希望藉著螢光幕,帶給兒童們書本以外的見識。
據「剪刀石頭布」的製作單位表示,現在的兒童被資訊電腦科技化所牽引,以致所接觸到的多為現代化機械性的東西,尤其甚少機會得以接觸大自然,因此在節目內容安排上,儘量以外景為主,畢竟自然界所能給予我們的,實在太多太多了,用自然生態為實體,讓兒童們從中獲得數學的觀念,應是最直接有效的作法,而且藉著螢光幕讓兒童們多多接觸大自然,亦是調養身心不可或缺的途徑。
儘管兒童節目在各個製作單位求新求變的企劃中,有了許許多多新的突破,但真正接受其引導的仍是天真活潑的兒童們,當孫小毛打出知名度之後,孫小毛的一舉一動就會引起注意,當趙姐姐、許姐姐說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時,兒童心目中也同時建立了對錯的觀念。由傳播媒體的引導,使得兒童心靈得以進入一個充滿好奇的世界,這個作法在世界各國都是相通的;然而,如何界定兒童節目是否為好呢?就如同金鐘獎評審委員們所作的詮釋,確實做到「寓教於樂」四個字,如此兒童節目才是最好的兒童節目。
要做到寓教於樂,並不容易,不但要考慮訴求對象的年齡層次,更要考慮內容深淺,這必須經過準確的調查,並且配合兒童心理,或許這正是兒童節目最難之處。不過以目前各台兒童節目的水準來說,的確經過一番周詳的設計,當然一個好的兒童節目,自然能得到廣泛的迴響,相信在孩童心目中,早已打了一個分數,而且在節目開始時,準時地待在電視機前了!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四端、陳藹玲聯手主持「台視新聞世界報導」。
▼童安格、陶君薇主持「佛跳牆」。

▲「齊天美猴王」將接檔「糊塗神仙」。
▼陳博正主持「歡樂周末」。

1987年4月5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278期P88~P89)
新節目、新時段、新氣象
台視四月份節目大幅變動
●文/朱培英

台硯從日在每周一至周五晚閒三十分至十一時,播出一個嶄新的新聞節目「台視新聞世界報」。
「台視新聞世界報導」之推出,將打破三台晚間慣有的九時半至十一時的九十分鐘節目時段,因此台視在整個節目上做了大幅的變化與更動,並推出一連串緊湊與頗具可看性的節目。
日周日晚上八點十分起,將播「一九八七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實況」,同時段四月十二日則播出在美喧騰一時的影集「美國淪亡錄」。晚間十時十分播出的「從台北看天下」,該節目由四月五日起將要延長為九十分鐘,製作單位特別企畫了許多國外採訪報導,及由國外購買的精采的系列影片,以饗觀眾,四月五日首先上陣的是一個七個單元的專題系列報導──喜馬拉雅山,十一時四十分播「群星之」。
四月六日〈周一〉起,台視原九點半檔的節目,全改為六十分鐘,即從九時卅分至十時卅分,包括有周一的「台視新聞熱線追踪」、周二的「群星爭輝」、周三的「台視劇場」、周五的「搭錯線」,以及周四新綜藝節目「佛跳牆」 〈由童安格、陶君薇主持〉。
由於節目從九十分縮為六十分鐘,各節目製作單位頓感減少不少節目壓力,均表示因此可將節目做得更緊湊,更為精采,使觀眾在六十分鐘中享受到更高品質的節目。
十時卅分至十一時的「台視新聞世界報導」之後,依然是的卅分鐘的公共電視節目;而十一時卅分至十二時則推出系列的新節目,包括周一的「救人送愛心」、周二「歡樂酒店」、周三「人間百相」、周四「天生一對寶」、周五「神采飛揚」、周六「美語教學」。
原備受歡迎的「台視新聞夜線」功成身退,精緻小品的「珍重今夜」則延至十二時播出。
四月五日起,每周日下午十二時五十分至二時廿分的一時段,受兒童觀眾喜愛的「糊塗神仙」下檔後,將由珮珮主演的「齊天美猴王」接檔。
四月十三日起,周一下午一時播出「生活傳真」,一時卅分播「何博士」。
四月九日起,每周四下午五時廿七分播出卅分鐘的美國兒童節目「芝麻街」。
每周六十二時五十分播陳博正主持的綜藝節目「歡樂周末」,四時卅分則播綜藝節目「相會星期六」,晚上十時播「家庭戲院」。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馬世莉也展示她標準的身材。
▼節目邀請了許多特別來賓參加。
熊海靈穿上三點式泳衣,非常的誘人。


華視週日競賽節目「飛揚的季節夏之戀
首播日期 1987-08-09 結束日期 1987-09-27
播出時段 17:15 - 18:00、18:15 - 19:00
(台灣電視資料庫)

1987年8月16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825期P36~P37)
飛揚的季節─夏之戀
●文/本刊記者

為了留住夏日的尾巴,在炎熱的夏季裡,電視節目紛紛由屋裡走出屋外,

在陽光下尋找夏的影子,因此,就在日的華視頻道,推出一個新的

綜藝節目──「夏之戀」。
「夏之戀」顧名思義就是和夏天談戀愛,由楊烈馬世莉擔任這個陽光下

的主持人,就衝著這夏天的大面子,身材玲瓏有致的女星們,紛紛穿上泳

裝,展示誘人的本錢。這個節目即是以陽光下的綜藝為號召,使這個炎熱

的夏季,多添一分清涼。
由於日前楊烈拉斯維加作秀,因此錄影時間直到楊烈回國後才又開始,

據製作人廖守義先生表示:「這個節目的原始構想,是以『飛揚的季節

為整個節目的大標題,然後再以每個季節分別定出夏之戀、秋之歌、冬之

……,節目內容大多以明星們的運動為主,例如在網球場、游泳池畔等等
戶外運動。
這個節目雖是在夏天的陽光下拍攝,但即將進入秋天,落葉飄零的感覺也

將使節目充滿秋天的味道,相信對於季節特別敏感的觀眾而言,這個節目

無疑是領導季節流行的第一手資料,別忘了,每週日播出的「飛揚的季節

──夏之戀」。

……待後補充報導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澎恰恰演灶王,有趣極了。
凱音飾演灶王媽。

周美如仍然扮演觀世音。
林美照是飄逸的小仙女。
▼林中林是個可愛的燈神。


華視閩南語連續劇「司命真君灶王爺
首播日期 1987-08-14  結束日期 1987-09-12
播出時段  12:20 - 12:50……
(台灣電視資料庫)

演員表
灶    神─澎恰恰
灶王媽─凱   音
觀世音─周美如
燈    神─林中林
小仙女─林美照

1987年8月16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825期P34~P35)
華視午間古裝連續劇
主司一家人平安,監察其言行善惡「灶王爺」
●文/本刊記者

在非常鄉土的「故鄉的榕樹下」之後,華視午間檔新戲,又安排了一齣以

神明為主角的閩南語連續劇─「灶王爺」。
「灶王爺」指的是中國古老神祇、列為五祀之一的灶神。灶神是家宅之神

,俗稱「灶君」、「灶王爺」,主司一家人之平安福祿,並監察其言行善

惡,於年底作一總結,上天報玉皇大帝,並由玉帝頒旨,善賞惡罰。由於

灶神是一家人之禍福所繫,故信仰者很多。
將灶神作為題材的戲劇鮮少,由施富雄製作的「灶王爺」,是他繼製作「

媽祖的故事」、「白衣大士」一系列中國神明的故事後,再製作的同類型

古裝警世劇,該劇的靈魂人物─灶神,他邀請了渾身散發喜趣的澎恰恰

演。
近幾年,澎恰恰在華視的閩南語喜劇中頻頻出現,現在「連環泡」和胡瓜

攜手主持「IQ排行榜」單元。澎恰恰第一次演戲,就是演古裝的「龍鳳

奇俠」,他還是趙永馨的「醜師哥」呢!再次穿上古裝戲服,澎恰恰流露

的喜感非常符合製作人的要求,他自己則說:「我這樣子像『灶王爺』嗎

?」
相傳灶神姓張,其妻姓王,俗稱灶王媽,由凱音飾演。澎恰恰和凱音首次

合作,被塑造成一對寶貝夫妻,為了糾察每一家庭的善惡,兩人有時還意

見不合。
貫串「灶王爺」全劇的人物,除了灶神、灶王媽,另安排有燈神、小仙女

、觀世音。觀世音仍由周美如飾演,燈神是林中林,小仙女由歌仔戲小且

林美照飾演。
「灶王爺」全劇,以灶神視察人間善惡的故事為主,所以這一齣戲將以

個單元故事演出,敘述灶神這位存在於每個家庭裡的神明,如何評判善惡

,並助世間人多行好事。
灶王爺」將於月十四日〈星期五〉起,每週一至週六中午十二時二十

分播出,還有許多您熟悉的演員演出,歡迎您按時收看。


……待後補充報導
---------------------------------------------------------------------------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阿丹是拾荒老人的好朋友。
▼晶晶又在作弄阿丹了。

▲晶晶、阿旺、阿丹是三位最佳拍檔。
▼「我們是偵探社的四勇士!」

台視兒童節目「小偵探阿丹
首播日期 1986-10-02 結束日期 1987-07-09
播出時段  18:00 - 18:30
(台灣電視資料庫)

演員表

阿丹─凌   嘉
阿禮─吳先瑞
阿旺─楊國勝
晶晶─趙藝文


1987年1月11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266期P130~P131)
堂堂進入第二季
「小偵探阿丹」增添新夥伴
●文/許小玲

小偵探阿丹」自從推出後,廣受小朋友的喜愛;因此,製作單位又緊接著推出第季的節目。
新一季的「小偵探阿丹」,仍採推理喜劇的風格;唯有在演員方面作了一番新的組合,使演出的搭配更為完善緊密。
阿丹仍是由凌嘉擔任;凌嘉自從在劇中扮演機智富同情心的阿丹之後,不但成了小朋友心目中的明星,而且還有不少製作單位頻頻邀他去演戲,成了一位小有名氣的童星。儘管為了拍戲,偶爾得向學校請假,凌嘉的學業成績仍保持名列前茅,最近他月考,還拿了全班第一,的確足以作為小朋友的榜樣。只是,頑皮的凌嘉常讓幕後工作人員傷腦筋。因為他十分好動,出外景時對什麼東西都感興趣;所以,他就成了工作人員盯牢的「主角」。
小劇中阿丹的新夥伴是阿旺晶晶。阿旺在劇中是個比較天真、憨厚的小孩,個性也較怯弱;因為阿旺的率真,常惹出許多笑料,算是個甘草人物。扮演阿旺的楊國勝,與凌嘉相同,是國小年級的學生。他曾經在「都市小遊俠」中演出過,另外也演過不少的單元劇。外型較為瘦弱的楊國勝表示,他對演戲很感興趣;因為本身的個性與小劇中的阿旺近似,所以演來更得心應手。
阿丹的另一位新夥伴晶晶,是個聰明卻愛和阿丹作對的角色。扮演晶晶的趙藝文,現年十一歲.就讀國小年級,她歲就開始演戲,最近曾在「糊塗神仙」中扮演觀音身旁的玉女。「小」劇中,晶晶與阿丹是死對頭;戲外,兩人則時好時壞,凌嘉較頑皮,偶爾會欺負趙藝文,而趙藝文則常以杏眼利嘴回敬凌嘉。
「小」劇中另一位主角阿禮哥,是由吳先瑞扮演。與小朋友們演了一季的單元劇,吳先瑞覺得好玩也頗辛苦,因為他常被派為孩子們的監督,於是玩捉迷藏成了他現在最拿手的本領。第二季節目開始,吳先瑞已相當有經驗,工作也由演員進而兼任場記,忙得不亦樂乎。
小偵探阿丹」這三小一大的搭配組合,在劇中常會引發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笑料,由於他們豐富的同情心與正義感,以及不怕困難的冒險精神,富於推理的機智,點點滴滴串連出精彩的情節,第二季的「小偵探阿丹」將會更吸引小朋友喔!


……待後補充報導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神奇王國」有大批可愛童星的演出。
▼「都市小遊俠」充滿冒險精神。

1987年1月25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268.1269期P20~P21)
台視「神奇王國」與「都市小遊俠」
齊獲優良電視兒童節目評鑑殊榮
●文/許小玲

元月七日,新聞局廣電處公佈了七十五年優良電視兒童節目評鑑的結果,獲得最佳獎的是由台視播出、頡合傳播公司李華蘭負責製作的「神奇王國」、及「都市小遊俠」。台視公司也獲選為最佳製播台。
綜合這次評鑑的評審委員們,包括趙文藝、關毓蘭、蘇雪玉、顏嘉琪、黃淑芬等學者專家的意見,「神奇王國」與「都市小遊俠」所以得到最高榮譽的最佳獎,主要是這兩個以科幻為題材的兒童戲劇節目,能充分掌握兒童情緒的變化,劇中人物表情自然、劇情懸疑,並且適切地發揮了生活教育的功能。
神奇王國」是從民國七十四日起,每周四下午三十分在台視推出。第季的節目,是由蔡燦得張珣顏正國三位童星,及半人馬布偶「小風」、綠巨人小孩布偶「東東」、小丑布偶「」、大魔王布偶「瑪他魯」、南方壞女巫布偶「依莎烏莎」,一起演出富有幻想、冒險、傳奇的童話式兒童劇。這一季的節目內容偏向探險、幻想、趣味,讓兒童觀眾們充分感受到冒險的愉悅。
「神奇王國」從第季之後,內容在科幻神奇中添加了教育的題材;故事改由一位外星人神奇小無敵,無意間掉在地球上回不去,而發展出一連串有趣、富人情味、又有啟迪教育功能的情節。讓兒童觀眾們在不知不覺中學習認識科學、自然、與日常生活應有的常識。因為劇中人物與布偶的親和力,加上一些特殊效果的運用,播出期間大大吸引了小朋友。
都市小遊俠」是在七十五二十六日同時段推出,故事是藉著劇中的主角阿吉一位善良、堅毅、正直的孩子,在都市中探險時的各種遭遇做為全劇發展的主脈,拍攝時也採用了一些特技效果。這齣兒童劇不但滿足了兒童喜愛幻想冒險的心理,也藉著非暴力科幻的劇情,誘導兒童了解什麼是正確的生活態度,及正確的價值觀。
根據「神奇王國」與「都市小遊俠」的製作人李華蘭表示,這兩個節目能得到最佳獎,她感到非常意外;當初在設計節目型態與劇情時,她只是抱著大膽嚐試的心理,首先在兒童劇中加入了科幻的題材。李製作也不否認推出「神奇王國」時,她已預料到科幻式兒童劇將成為一種趨勢。這次能得到最佳獎,科幻型態固然是致勝的主因,但透過劇情,不著痕跡地發揮教育的功效,應該是這次獲勝的重要關鍵,這次的得獎對年輕的李華蘭而言,更是一種能力的肯定。
繼「都市小遊俠」之後,李華蘭接著又製作了「小偵探阿丹」,她認為這個節目是所有作品中,最令她滿意的一部,劇中沒有科幻,而是完全以趣味的手法,表現兒童的純真、善良與樂於助人的個性,較之「神奇王國」及「都市小遊俠」,「」劇則更接近兒童們的真實生活。
「小偵探阿丹」推出後一直保持著很高的收視率,製作人李華蘭表示,她將不斷地構思、推陳出新,為我們的兒童觀眾製作最具可看性、最有意義的兒童節目。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一代公主」調兵遣將,寇世勳下「罷演」通牒。
▼他扮女人,竟有幾分嫵媚。

▲「她」的丹鳳眼迷濛、多變。
▼穿上花褂子,寇子有點掛不住了。

▲「硬漢」也有獨特的風韻。
▼比正牌女人還嬌媚。

1986年3月23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224期P32~P34)
寇世勳扮窈窕淑男費周章
●文/熊迺康

「我只要求一點,這個女人戲不要擺在前面。」得知自己將以女人造型出

現在「上錯天堂投錯胎」裡,寇世勳只說了這一句。
衝著和翟瑞瀝合作十年的信心,和發展還算合理的劇情,既非譁眾取寵,

也不是鬧劇和出他洋相,打死都別想叫他演女人的寇子,終於點了頭。
自知並不是很美的男士,也不是眉清目秀的小生,讓性格得稱得上硬漢的

寇世勳扮女人,的確需要做一番「心理建設」,因為他也很緊張,很怕破

壞了形象。
開錄「上錯天堂投錯胎」時,製作單位特別差人給寇子訂做了二個女人頭

套,金彬也借了幾件做秀的行頭給他。「黃金拍檔」裡的寶貝蛋,更提供

了幾雙專為男人腳板訂做的女人高跟鞋,讓他選擇合腳的穿,翟瑞瀝更是

大街小巷地為他尋覓合身的睡袍。
萬事皆備,只等寇子了!
一切打扮停當,穿戴整齊的寇世勳就這樣成了女人,「」並沒有想像中

那麼恐怖,假睫毛、長頭髮拱托之下,描了眼線的寇子竟然「嫵媚」驚人


「哇!寇子竟然有個很美的丹鳳眼,迷迷濛濛的!」翟瑞瀝一聲驚呼,不

但忘了剛才怎麼耐心教「她」穿褲抹的辛苦,包括寇世勳本人在內,所有

的人都鬆了一口氣。
寇世勳是以高大魁梧著稱,那打籃球練出來的粗胳膊,塞在花洋裝裡,居

然很協調,大夥挖空心思為這個高大的女人設計姿勢,她的可愛至少要具

有思想前進、作風開明、打扮時髦三個優點。
首先,「她」是位晚婚小姐,但是很受歡迎,「她」很敏感,但心地很好

,在洋機關做事,收入頗豐。
「她」並不是沒有人追,中國老頭子巴巴結結地追她,還有個外國男朋友

。翟瑞瀝說:「如果安排張晨光追『她』,觀眾一定覺得很噁心,要起雞

皮疙瘩了!」
外國人審美觀念跟中國人不一樣,常常外國人欣賞的中國女人,中國人並

不覺得她有啥漂亮,像「寇子」扮成的高大女人被老外欣賞,當成心肝寶

貝,這一點大家比較容易接受。
「她」領養了一個小孩,這是個病孩子,需要常常洗腎,既然她經濟情況

很不錯,心地又善良。很自然會幫助這個孩子,領養他可以顯得很有母性

,觀眾也能因著「她」的熱心和愛心,相對接受「她」的外型。不過當有

人喊寇子做「!」時,寇小生著實嚇了一大跳。
達斯汀霍夫曼扮女人的演技,很讓寇世勳服氣。他也很欣賞「衰鬼上錯身

」男主角一半男人、一半女人的絕活,他把自己關在家裡,細細地研究錄

影帶。事實證明,結果他的表現不錯,演技也通過了考驗。
想想,向來最討厭裝模作樣的寇世勳,誰也不敢跟他提「演個女人試試」

,弄不好要翻臉的,沒想到在「上錯天堂投錯胎」裡,就這樣陰錯陽差地

成了女人。
方被老妝皺紋水扯脫了皮的寇世勳,穿著花褂子,搖擺生姿地走過化妝室

,真要把一班老同事弄傻了眼啦!!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張承珍張振寰在「後街」中合作。


1983年11月20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102期P128~P129)
張承珍功夫紮實
電視武俠劇嶄露頭角
●文/駱凡

中視倚重武俠劇的此刻,張承珍成為最幸運的新人,雖然她目前的戲路均非第一女主角,但是,她的出現率卻比所有的新人都高。
張承珍來自劇校,擁有不錯的功夫底子,但是,她加盟中視的第一部作品卻是時裝喜劇「少年十五二十」。
那時候,她和「」劇其他的新演員一樣,抱著僥倖的心理來應試,入圍了以後,在這部戲裡成為林智的舊日女友。
在「少」劇後半段的戲中,她失戀了,傷心地為負情的男友生下一個小孩,而男友的及時回頭,卻也挽不回這一場失去的夢……。
「那時候,我好緊張 ,不知道如何來表現這種我完全沒有體會過的人生經驗,心想,演不好大概人家也就不會再找我演戲了。」
才二十歲出頭的張承珍,在螢光幕上看起來顯得較為成熟,由於她有功夫底子,所以,她的這項顧慮,也因著通告的連連不斷而打消了。
後街」是讓張承珍回到老本行──拳腳功夫的第一齣戲,劇中,張承珍飾演男主角的小情人,對男主角十分仰慕,所以時常暗中幫助他,化危為安。
嚴格說起來,張承珍的古裝造型,並非頂尖,但是,在「長巷」中扮俠女,卻使她更為出色,而穿著唐褲裝演打鬥戲,對她來說,也感覺比較方便,合適。
張承珍的扮相與張詠詠十分接近,都是剛烈個性的女子,不過,張承珍似又多了一份冷豔之感,這也是她為製作單位看好的原因。
在「大執法」中。張承珍也應邀演了一個單元,同樣是冷艷的俠女造型,張承珍這回在戲中更成了劍無虛發的女劊子手,當然最後自是沒有好下場,不過,她自己卻認為這種戲演起來相當過癮,和自己的個性也比較吻合。
電視曝光率多了,自有電影公司的人找上門來,要她軋一角,所以,在中視的一群新人裡,張承珍顯得特別忙碌。
張承珍說,由於年齡太小,人生經驗不夠,所以演內心戲較為辛苦,感情的表達掌握不住,而演打鬥拳腳的戲,只要有功夫底子,比較不太難。她說:「像拍俠義劇,平時所接觸的有很多都是學兄學姐,大家相處起來格外親切融洽,由於他們的照顧,使我覺得拍戲並不是一件苦差事。」張承珍衷心地說。
在新一輩的女演員中,張承珍的嶄露頭角,雖然帶點機運,不過,由於她的努力表現,已為製作單位所賞識,她個人希望古裝、時裝片都能嘗試,使演員生活更充實,而藉此多多體會人生!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趙詠馨演電視劇一炮而紅。

1983年11月20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102期P130~P131)
趙詠馨小螢幕一夜成名
●文/夢非

演了多部學生電影,趙詠馨沒演出個名堂,反倒是演出一部連續劇,她卻成了影視圈炙手可熱的玉女明星。
趙詠馨曾經是徐進良所屬輝煌公司旗下的一名旦角,拍過多部學生電影,但是,徐進良的學生電影已捧紅了彭雪芬張純芳,趙詠馨卻在大銀幕上不得意。只有轉向小螢光幕求發展,她這回找對了路,在華視「玉女神笛」連續劇中飾演一個小公主,竟然使她一夜之間成了名。
演電視劇成名之後,許多電影製片人這才發現趙詠馨原來是那麼具有古典美,於是,大家競相找趙詠馨簽約拍古裝片,就這樣,趙詠馨又重新回到了大銀幕。
大銀幕及小螢光幕,趙詠馨都不肯放棄,國光藝校畢業的她,原本對演戲就有濃厚的興趣,如今既然有這麼好的機會,她自然不會輕易錯過。當然一面拍電影,一面又錄電視劇。是一件辛苦的事,但趙詠馨卻將軋戲的辛苦,視作一項考驗。
趙詠馨以前拍學生電影時,演的都是一些刁蠻,而又喜歡捉弄人的女學生角色,但是,在電視劇中,她卻塑造成文靜,而又楚楚動人的小可憐,雖然同樣是屬於少女角色,但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個性戲路表現,這是個對趙詠馨演技的考驗。
今年才二十整歲的趙詠馨認為,與其飾演刁蠻的少女,還不如演文靜而又楚楚動人的小可憐,因為,她認為自己的個性及外型,比較適合演文靜的戲。
玉女神笛」和「煙雨江南」兩檔連續劇,都有趙詠馨的重頭戲,趙詠馨很高興初次演電視劇就有機會與陳麗麗關聰同台演出,在她想來,陳麗麗和關聰不只是知名度高,令她欽佩的是他們兩人精湛的演技和敬業樂群的精神,這些都是她自認為應該要學習的優點及長處。
趙詠馨進入影視圈當明星,為她操心最多的人,要算是她爸爸了,趙老爸並不十分贊同女兒走演員的路,但是,由於趙詠馨的興趣和堅持態度,使得當老爸的不得不遷就她,趙詠馨過去拍學生電影拍不出名堂的時候,趙老爸苦口婆心的勸告她趁早打消繼續當明星的念頭,乾脆到日本去唸點實用的東西回來算了;誰知道趙詠馨偏不信邪,轉向電視圈發展,卻闖出了一條路來。
因為經商的緣故,趙詠馨的父親和電影圈人士頗為熟悉,趙詠馨未成氣候之前,趙老爸憑著自己與電影界的一些交情,請各位叔叔伯伯,不吝給趙詠馨指教與愛護,直到趙詠馨演電視劇成了名,獨自可以張羅一切事宜,趙老爸才不再多管女兒的事,專心去做他的生意。雖然到目前為止,趙老爸仍然還是不十分願意女兒當明星,但是,看到女兒現在的一點成就,他還是備感欣慰。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服務對象有人有獸。
▼常有感人畫面出現。


台視社教節目「熱線你和我
首播日期 1983-09-18 結束日期 1984-04-15
播出時段 20:10 - 21:40……
(台灣電視資料庫)


1983年11月20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102期P32~P33)
助人為快樂之本
「熱線你和我」一群熱線「義工」常有意外收穫
●文/石語年●圖/廖雲風

熱線你和我」自播出以來普獲好評,其中許多尋恩人的故事都相當曲折

感人,而幕後工作人員為服務觀眾,不辭辛勞的四處尋找觀眾日夜思念的

恩人,其工作熱忱也十分令人敬佩。
在前幾集節目中,有一位蔡思明先生要求製作單位為他尋找當年在江蘇

門縣不僅為他平反冤獄且救其性命的縣長劉道平先生。工作人員在接觸這

一案例以後,經過多次追蹤調查,發現這位劉縣長已經過世多年,但為了

讓蔡先生實現報恩願望,特別邀請劉縣長之子到現場來和蔡先生見面;當

蔡思明來到現場看到劉道平縣長的遺像時,夫妻二人不禁雙膝跪地,淚流

滿面,類似的故事也經常令在場的工作人員也陪著掉淚。
當然,在尋訪過程中最辛苦的就要算是工作人員了,他們經常必須親自尋

訪到山間或小鄉鎮裡,只為了那一絲的線索,但是他們的辛勤有時也可獲

得意外的收穫。有一位高雲鵬先生曾在第集的節目中尋獲多年前在他最

潦倒時幫助他的一位長官朱正直先生,而這位朱先生是住在高雄縣甲仙鄉

的滴水山裡,工作人員在獲悉朱先生的住處以後,曾親自南下花了兩天兩

夜的時間經過田埂、山路才找到了這位朱先生,使得這一對長官部屬得以

重聚。
而在節目播出之後,製作單位又再接獲電話探尋這位朱先生的家庭背景,

經過工作小組又再一次接觸後,意外地又為朱正直找到了失散三十多年的

表兄費彬,朱正直先生當時激動地說:「當我聽到這些,興奮得整整三個

晚上睡不著覺,我真不敢相信……。」
為「大象林旺找恩人」也替製作單位增添了一段佳話,話說民國三十八年

政府遷台以後,為國家幾番效命的「林旺」也輾轉退休到台灣來,剛到台

灣時,林旺是住在高雄的鳳山,由牠的老戰友孫元芳先生照顧,其後林旺

喬遷至台北市動物園,孫先生也跟著北上照顧,誰知這時的林旺看上隔鄰

的母象,發情期的林旺竟無視袍澤之誼,誤傷了孫先生,此後孫先生遂回

家療傷,竟也三十多年過去了,就在林旺過六十大壽生日的時候,動物園

主動和「熱線你和我」製作小組聯絡,為林旺尋找這位老戰友,並報答他

多年前的照顧之恩。
俗語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往往在感恩的鏡頭背面,隱藏了

多少的辛酸。傅梅芳女士就是這麼個例子,兩年前的一次車禍,奪去了傅

女士丈夫的性命,而她也幾乎送命,幸得一路人救助,才使得傳女士的子

女不致遭到父母雙亡的命運。兩年後,傅女士透過「熱線你和我」的節目

找到這位救命恩人,節目中特地準備的一份精美禮物送給了這位救命恩人

,但是在製作單位深入了解之後,才知道傅女士在康復之後,獨自背負起

家庭重擔,平時即以微薄的工資及救濟金來扶養子女。
工作人員在獲知傅女士的家庭狀況之後,更希望能透過節目來呼籲社會大

眾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從工作人員接電話、記錄到追蹤調查的作業

過程中,不難想像出這群「熱線」上的「義工」們忙碌的情形,但是我們

也從觀眾的熱烈回響及尋獲恩人者感激的心情看出,「熱線你和我」正從

平穩的腳步裡收穫、成長。



……待後補充報導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曼凝在「邊城刀聲」中飾演丁靈鈴。
▼與張振寰所飾的葉開有許多對手戲。

1986年3月23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224期P78~P79)
重遊舊地
黃曼凝難忘台北小吃
●文/沈玫

成龍電影「A計畫」的女主角黃曼凝,目前正在國內參加台視武俠劇「邊城刀聲」的演出。這對她而言,是舊地重遊,既可工作又可遊玩,真是興奮愉快極了。
黃曼凝是她的本名,是個標準的廣東姑娘,在香港土生土長。雖然排戲錄影講對白時,還是操著自己熟悉自然的廣東話,但和國內的工作人員聊天時,聽她講的國語,還不錯嘛!
我的國語是在台灣學的!」而不明就裡的人,還以為黃曼凝來台灣才幾天工夫,就學會講這麼不錯的國語,真有語言天才呢?
其實黃曼凝不是第一次來台灣,在十五歲那年,她曾回國接受教育,進了銘傳五專部,唸了兩年多,交了不少的朋友,也訓練出應用自如的國語,後來自覺不是唸書的料,才又回到香港另謀發展。很久不講,她的國語已經退步許多了!
雖然書沒唸完,但黃曼凝在銘傳卻交了幾位死黨好友,此次利用拍戲之便,和好友們相聚,三兩好友吃遍台北,尤其士林的小吃是她相思好幾年的美食,當然沒有放過。「白飯上澆了肉汁最好吃了!」一提起魯肉飯,黃曼凝可就眉飛色舞的一付老饕相。
印象中,許多僑生愛跳舞,而港星愛狄斯可的也不少,但是年輕的黃曼凝,卻不愛此道,「我對靜態的東西較感興趣」,她寧可在家裡,種些盆栽,養些小動物,整天不出門也可以玩得很開心。
有六、七年戲齡的黃曼凝,自認已是香港「」字輩的演員,在到台灣唸書以前,她曾經參加無線電視藝訓班,與苗僑偉黃日華是同期同學。後來受不起「求學」的念頭誘惑,毅然拋下一切,在台灣讀了兩年書,不想最後還是回到電視圈。
回到香港沒多久,黃曼凝拍了一套港姐競選的宣傳短片,被無線的監製發現,引進無線參加鄭少秋主演的「飛鷹」演出,飾演田茵,劇中與董瑋配成一對。
大多參加武俠劇演出的黃曼凝,曾在港劇「神鵬俠侶」中飾演郭襄。「笑傲江湖」中扮演儀琳,巧的是國產劇「笑傲江湖」的「儀琳」蘇翠玉,這次也參加「邊城刀聲」的演出。
身高一六六公分的黃曼凝,「A計畫」在日本大受歡迎,而在前年被日本雜誌選為最受歡迎的女明星,黃曼凝希望在國內也能獲得觀眾的喜歡。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