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目的方向已趨更寬更廣。
▼小朋友們也非常喜歡出外景。

▲孫小毛的一舉一動都受到注意。
▼兒童節目增加外景的部份。

▲要做到寓教於樂並不容易。
▼兒童已甚少機會接觸大自然。

1987年12月20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843期P48~P51)
兒童節目的新方向
啟發自然動腦
●文/紹正宏

自從華視兒童節目「只要我長大」,在今年的金鐘獎頒獎典禮上,得到評審委員的肯定之後,兒童節目的製作方向,已然趨於更寬更廣的路,以往墨守陳規的觀念,逐漸受到生活品質的牽引,而有所突破,這除了是節目
製作單位集思廣益後的成果,對於兒童傳播教育,亦有著深遠的影響。
還記得很久以前,有一個轟動全台灣的兒童節目,它的男主角就是「小瓜呆」,另外還有一個心思狡詐的角色「貂皮」,每一集都是一齣單元劇,而劇中人全都是布偶,這些布偶都是用粗鐵絲撐著,然後由人從下操縱,
在當時這個兒童節目,因有別於其他的兒童節目,因此相當受到歡迎,連轟動一時的布袋戲都受到威脅。還記得劇中人貂皮的一句口頭禪是「吃腳補腳吃心補心吃腦自然就補腦──。」相信這個當時很受到歡迎的節目,觀眾朋友一定都還有印象,並且記憶猶新,畢竟收看過這個節目的觀眾朋友,現在可能都已為人父為人母了,這個伴隨著自己的童年一塊長大的節目,自然不是那麼容易忘懷;時至今日,一代又一代的兒童觀眾,仍是在電視機前成長,然而什麼樣的節目才能讓他們在往後的歲月裡
,有著共同的回憶與話題?
目前在三台之中的兒童節目,除了卡通影片之外,還有「童話世界」、「嘎嘎嗚啦啦」、「剪刀石頭」、「兒童天地」……等,在「剪刀石頭布」之前的是「香蕉船」;這些兒童節目各有各的特色,而且為了兒童教育不遺餘力,有以數字為主的啟發式作法,有以食物為主要內容的訴求,有以童話和現實結合的故事,這種種的作法,無非是希望藉著螢光幕,帶給兒童們書本以外的見識。
據「剪刀石頭布」的製作單位表示,現在的兒童被資訊電腦科技化所牽引,以致所接觸到的多為現代化機械性的東西,尤其甚少機會得以接觸大自然,因此在節目內容安排上,儘量以外景為主,畢竟自然界所能給予我們的,實在太多太多了,用自然生態為實體,讓兒童們從中獲得數學的觀念,應是最直接有效的作法,而且藉著螢光幕讓兒童們多多接觸大自然,亦是調養身心不可或缺的途徑。
儘管兒童節目在各個製作單位求新求變的企劃中,有了許許多多新的突破,但真正接受其引導的仍是天真活潑的兒童們,當孫小毛打出知名度之後,孫小毛的一舉一動就會引起注意,當趙姐姐、許姐姐說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時,兒童心目中也同時建立了對錯的觀念。由傳播媒體的引導,使得兒童心靈得以進入一個充滿好奇的世界,這個作法在世界各國都是相通的;然而,如何界定兒童節目是否為好呢?就如同金鐘獎評審委員們所作的詮釋,確實做到「寓教於樂」四個字,如此兒童節目才是最好的兒童節目。
要做到寓教於樂,並不容易,不但要考慮訴求對象的年齡層次,更要考慮內容深淺,這必須經過準確的調查,並且配合兒童心理,或許這正是兒童節目最難之處。不過以目前各台兒童節目的水準來說,的確經過一番周詳的設計,當然一個好的兒童節目,自然能得到廣泛的迴響,相信在孩童心目中,早已打了一個分數,而且在節目開始時,準時地待在電視機前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gbz 的頭像
    kgbz

    烤雞脖子..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