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⑵鹿港街頭全景。
⑶主持人張珀舟、蔡閨。
⑷「街頭秀」開始了。
⑸評審連漪、黃光宇。
⑹她唱的是「相思河畔」。
⑺告訴大家怎樣參加「街頭秀」?
⑻老人家也參加街頭秀的活動。
1985年06月10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712期 P48~P50)
鹿港街頭看作秀
●採訪/林明
繁華的街頭,熱閙的廟口;
從素不相識,變成好朋友。
顯一顯才華,展一展歌喉;
別人和自己,都快樂無憂。
阿公來唱一首丟丟咚,
阿媽也唱一曲小時候;
小伙子要唱男子漢,
大姑娘想唱水長流。
正當的消遣,精神的享受;
誰唱得最好,獎品就帶走。
孫儀的詞,詹森雄的曲,道盡了「街頭秀」的主要目的──以歌會友,娛樂自己,也娛樂別人。
既是以歌會友,自然要深入各鄉鎮,發掘有歌唱才華的朋友,一展歌喉;而用最好是當地人為當地人加油,更容易帶動鄉親的熱情,所以製作單位決定不計成本、不辭辛勞,到全省各地錄製每一集的「街頭秀」。
鹿港向以純樸的民風和精湛的民俗技藝著稱,而且「一府二鹿三艋舺」的俗諺,更說明了它曾經顯赫一時的光榮歷史,這樣一個洋溢民俗色彩的小鎮,是「街頭秀」第二個造訪的對象。
六月一日清晨,工程部同仁先行出發,其餘工作人員緊跟著上路,碰上梅雨季節,大家心裏不免嘀咕,「鹿港的天氣不知道怎麼樣?」
行行重行行,車過台中之後,耀眼的陽光映照著平疇綠野,好一片田園景致,面對大地欣欣向榮的生機,工作人員的心情也清朗如藍天,鹿港之行必會滿載而歸。
天后宮具有三百年以上的歷史,供奉福建湄洲渡海來台的媽祖,是鹿港著名的古蹟,香火鼎盛,「街頭秀」錄影的地點就選在天后宮前的廣場。
工作人員才到,廟前的攤販和三五在廟廊下閒談的老人都紛紛探頭問:「是那一家電視台要來拍片?」等知道是「街頭秀」節目後,更是興致勃勃地詢問:「這是個什麼樣的節目呢?」工作人員一邊忙著搭景、排座位、豎旗桿,一邊回答大家的問題,忙得不亦樂乎。
四點過後,天氣逐漸涼爽,「街頭秀」在一圈又一圈的人潮中正式登場,晚到的觀眾只好墊著腳跟在廣場外遙望一場卡拉OK的歌唱對抗賽。
這次參加的兩隊是「長青隊」以及「寶成隊」。
「長青隊」由鹿港老人會所組成,隊長是青商會副會長施勝健先生,隊員和演唱歌曲是:李淑靜〈小城故事〉、黃東木〈白牡丹〉、陳純興〈保鑣〉、莊秀葉〈惜別的海岸〉。
「寶成隊」由「寶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員工所組成,隊長是邱素薇小姐。隊員和演唱歌曲是:吳玲娟〈相思河畔〉、楊淑玲〈我怎麼哭了〉、許錦伶〈淚的小花〉、方文山〈恰似你的溫柔〉。
這次請到的評審是:執教於鹿港的音樂老師黃光宇先生及華視紅歌星連漪小姐,他們一致判定由「長青隊」獲勝,並選出李淑靜小姐、吳玲娟小姐為兩隊的優秀演唱獎得主。
天漸漸黑了,在連漪小姐的表演之後,就要向這個古老的小鎮告別了,工作人員整理東西的時候,熱情的鹿港人依依不捨地問:「這節目什麼時候播出?」「這一集那一天播出?」還彼此約定「到時候一定要看!」
揮別天后宮,揮別鹿港,忍不住再說一次:「六月十四日起,每週一~六中午十二時二十分到十二時五十分,「街頭秀」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