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人員G23A.jpg 美術人員G23B.jpg 美術人員G23C.jpg 美術人員G23D.jpg 美術人員G23E.jpg 美術人員G2303.jpg  

 

1976年09月20日出版

(電視綜合週刊23期 P75~P79)

專題報導:

豪華場景似真還假

彩筆生輝以假亂真

美術人員在螢光幕後的功績

●文/薇薇

 

螢光幕上出現了一座古宅,一對石獅子鎮守大門,鏡頭掠過庭院,幾株枯樹在颯颯北風中顫抖著,一陣雪花飄下,天寒地凍的景色,更加深了古宅的荒涼感。

穿過長廊,來到大廳,廳前高懸著「忠義傳家」的扁額,兩張古拙的椅子放在正中……

四下無人,一片寂靜。

突然,一個黑影一閃而過……

上面一連串的畫面,經常在連續劇中出現,除了最後出現的「」外,其他你所看到的種種的「」──包括石獅、巨門、枯樹、落雪、大廳──幾可亂「」,這是怎麼安排的?是誰安排的?這批幕後英雄又是怎麼個樣子呢?

 

配合節目形態

創立不同風格

 

在電視公司中掌管佈景、服裝、燈光、道具等等的單位,稱之為美術組美工組;他們負責一切節目的美術設計,無論是從佈景的構想到景片的「拆搭」,完全一手包辦。

美術組的工作第一步驟要配合節目形態、內容創立美術風格。然後搜集資料,再作建築形式、服裝、道具等時代性的考據。

第二個步驟要顧及到佈景、大小道具之設計及製作。再就是選購或洽借特殊大小道具,然後設計及訂製服裝。最後是片頭卡及節目宣傳資料之

設計。

第三步驟要研讀劇本;與導播研討,設計場景圖。

第四步驟就是搭設佈景;油漆道具陳設。

第五步驟要拆景,歸庫。

由以上五項作業程序來看,我們可以很清楚地明白,電視和電影一樣,是一項集多人心血的「綜合藝術」,絕非個人所能完成,同時亦非「純美術」的。

 

烘托節目氣氛

好似紅花綠葉

 

佈景搭配的目的,永遠在表現「真與美」,襯托人物,烘托節目氣氛;所以,有人說電視的佈景就像綠葉一般,用來陪襯紅花。而事實上呢?電視的最大特色──三與四的畫面比例,要運用得當,使人在視覺感受上,無論是色彩、線條、結構和大小等,都要考慮是否和諧?是否看了

覺得舒適?甚至,能否為觀眾帶來歡笑或感傷?這一切,電視的美術人員,都負無形的責任。

究竟,美術組在整個節目製作上,扮演何等重要的角色呢?

電視的畫面上,除了「人」就是「景」,要想把畫面處理得好,這和美術組的設備,有相當關係。

電視在我國,已有十餘年的歷史,它不斷地進步──由黑白進到彩色時代,其間歷經許多「過渡期」的技術困擾。電視美術人員與節目攝製其他部門如工程、導播之密切配合,為完成節目的最基本條件。因此,我們可將美術人員、導播與工程,比喻作一座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就拿目前中視的兩個節目作例子,就可以看出電視戲劇節目與綜藝歌唱節目在美術設計上的不同點。

 

為求符合史實

設計不能離譜

 

首先,就「一代霸王」來說,負責美術指導的賴鎮遠認為:戲劇節目,最主要的是「寫實逼真」──無論是服裝、大小道具、佈景樣樣均要經過「考證」。他說:「電視歷史劇的推出,除了表現戲劇,更有教育意義在其中。」因此,如何配合劇情,使節目與「史實」相符,使一切佈

景簡潔有力,包容美與真,十分重要。

「一代霸王」講的是「定理」,譬如「仁者無敵」、「暴政必亡」,而人物的個性走兩極端,在佈景的策劃上,就因此而分割成兩個對比。

項羽是悲劇性的英雄人物,個性粗暴,在造型上,一切以「」為主。再就服裝、道具、佈景,都以直線、尖角來配合劇情。顏色方面,以紅黑為主,利用色彩的變異,表現人物的個性,使之突出,將人物的心理狀況、環境,以襯托的佈景一一顯現。

劉邦則以「」的造型來表現他的仁和,利用多變化的線條取巧。在色彩方面以黃、藍為主,表現光明深遠的一面。

綜合歷史劇節目的佈景,「考據」的工作固然重要,但進一步研究當代「圖案」的變他,建立佈景的基本結構,再將戲劇節目中,「主戲」的部分,特別強調,精心設計。

就歌唱綜藝節目來說,設計「新潮」的美術指導郭吉雄,他認為以「創新」來表現「立體」、「抽象」觀念,是節目構想上的主流。

多變化的佈景,能創立節目風格;充份利用「空間」,不妨將綜藝節目安排得熱鬧、豪華,而該有「氣氛」的歌唱節目,就應烘托出。總之,不能違背「美」的大前題。

 

利用各類材料

雖假但須亂真

 

一般說來,電視佈景的材料以木材為主,其他加保力龍、玻璃纖維、塑膠、鐵皮、壓克力等,經常被利用做成各種「幾可亂真」的佈景、道具。譬如大型的石獅子,就以保力龍做為材料,雕琢一番,再漆上顏色,就算過得去了。

電視不同於電影和舞臺劇,它介乎電影與舞臺劇之間,電視有時因「時空」的限制,必須犧牲許多很好的構想,但它也因有個攝影棚,而比舞臺劇較易表現。

 

拆搭必須快速

省錢還得耐用

 

因此,以目前電視臺的情況來說,短時間內「拆搭」佈景,配合節目的「錄影」工作,不延誤節目的進行,為當急之務。

通常,景片的規格有三呎、六呎、九呎、十二呎等,以「」的單位做基數,好比積木一般,各種花樣,建築結構,一一能方便而迅速地搭出。

佈景的「耐用」、「省錢」,亦可稱是電視的特色之一。電影的佈景,大可用過一次就棄置一旁,不必為後日著想、頭痛。

反觀電視美術在國外,以日本來說,有一個「道具公司」,專門供應電視、電影公司所需的各種器材,以道具的「精細」為考慮的先決條件。

美國電視節目,則多半以「影片」播放為主,他們的電視幾乎電影化了。通常,電視公司的辦公室在城內,而攝影棚則設於郊區,有廣大的面積可供利用。

總之,電視的佈景學問很大,它控制了電視「影部」的效果,直接影響到「電視」這個媒體的發展與前途。

就「電視美術人員」應具備何種條件為題,中視美術組長連錦源、副組長邱則明及美術指導們,大家綜合的意見是這樣的:

興趣為最先決的條件,健康的身體,不眠不休的精神,藝術的狂熱,上進的心,不斷學習,把握美術設計的原理原則,運用自己的才華,發揮聯想力,頭腦靈活的支配……等等。

當我們對於「電視美術」有了些許概念後,再看電視時,或許它給你的感受,又將不同於過去──不再是「表面的」,而是「更深入」的對它有所認識,有所批評,有所建議。■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美術人員 一代霸王 新潮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gbz 的頭像
    kgbz

    烤雞脖子..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