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⑵愛慧娜是知名度不高的印尼華裔歌星。
⑶她能順利的在台視推出專輯羨煞多少國內藝人!
⑷以一天時間錄完一專輯其品質可想而知。
1981年01月12日出版
(電視綜合週刊248期 P132~P134)
打破沙鍋:
台視「愛慧娜專輯」是怎麼來的?
●文/小敏
與台視簽約一天,即離開台灣的印尼華裔歌星愛慧娜,竟神不知鬼不覺的錄了專輯,且順利推出。台視此次採用在台灣知名度甚低的歌星,做大膽的嘗試,其中曲折頗耐人尋味!
論知名度不夠高
卻完成專輯節目
一般而言,在國內當前的綜藝節目中,影歌星的專輯是比較特殊的一環,因為夠資格製作專輯的,不是歌藝佳,就是演技精湛,再者就是知名度較高的演藝人員。
以愛慧娜對台灣觀眾而言,無論是歌藝、演技或知名度,都是陌生的。在各種條件均不突出之情形下,台視卻不計後果毅然決然的,花費一天的功夫,為她錄下專輯,她到底有什麼魅力?
若單單僅是錄專輯,對台灣任何一位稍具名氣之演藝人員,是輕而易舉之事;但若能在短時期內推出,除非是擁有雄厚的後台,或是有大批的影〈歌〉迷要求或推波助瀾,從來就沒有專輯能出如許快速者。
唱片公司作後盾
廣告業務受攷慮
因為,專輯經常由於廣告業務或其他因素而遭封殺。前者如旅日歌星「黃清美專輯」就是基於廣告業績而受挫。
後者如國泰親善大使葉麗儀,因長年在外奔波,無法確立在台灣的知名度而作罷。
反觀,愛慧娜既無黃清美之聲譽,亦無葉麗儀之知名,卻幸運的受到台視這般的禮遇,排除廣告及其他因素之困擾,不計血本的呈現在觀眾面前,台視此一反平日猶豫遲緩的作風,頗令人費思解。
追根究底,原來愛慧娜是麗歌唱片公司,新啟用的歌星,且唱片公司業已為她推出新唱片。這次台視會重視愛慧娜,也都是麗歌公司老板蔡燦然,為了唱片銷路,大力推薦所致。
台視方面,也一本初衷的認為「外來的和尚會唸經」,毫無選擇的大量起用外來的藝人做專輯,藉此來刺激,甚至想提高綜藝節目的水準。
如前些時候所錄製的「陳美齡專輯」、「銀霞專輯」,都是在此一原則下做出的,而此次愛慧娜專輯,竟以電視為唱片做宣傳的商業產物,怎不令人嘆息!
節目平凡而無奇
重新確認有必要
觀「愛慧娜專輯」,雖有在國內知名度稍高的歌星王芷蕾、王孟麗,以及陳芬蘭、陳美齡,在節目中助陣。但在毫無準備與計劃下,倉促的以一天時間,錄完內、外景,無論在燈光效果,歌曲的排列,主持人的旁白與導播鏡頭的運用,自然也就無特殊的表現。
總言之,台視此種作法,非但不能提高國內綜藝節目的水準,反將「專輯」的特色給破壞了。且在無計劃粗製濫造的情況下,將其用為「墊檔」〈原『山地風光曲』之時段〉的工具,又怎麼可能會有突出的表現呢?
因此,以台視目前的作風看來,對「專輯」地位重新評估,實屬必要。■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