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佩華、周紹棟都是中視暗盤演員。

▲寇世勳寧願演可拿暗盤的外製單位的戲。
▼施思簽的是部頭約。

▲魏甦是台視的一塊金字招牌。
▼潘迎紫價碼雄霸群星。

▲曹健是老而彌堅的資深演員。
▼衛子雲一度是華視搖錢樹。

▲華視每年春節總會送蔣光超一個大紅包。
▼凌波拿的也非基本酬勞。

▲在中視成長茁壯的馬之秦。
▼湯鎮業是香港無線五虎之一。

▼陳麗麗當然也有暗盤。

▲▼黃日華、梁朝偉是香港無線培養出的傑出人物。

▲鄭少秋、沈殿霞是高酬的香港電視明星。
▼苗僑偉是香港無線五虎將之一。

1986年8月3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243期P22~P29)
三台改革齊步走
演員酬勞問題何其多

●文/楊陸學

最近,大牌藝人抱持不續約態度者愈來愈多,電視台想留住大牌

的困擾也越來越多,追究起來,問題的癥結在於現行三台的合約

制度的不盡理想。
因此,三台已經不約而同地開始認真考慮如何改善現有的基本合

約。三台有關主管一致認為:目前演員車馬費酬勞過低,每月只

有固定的三千元,藝人得不到合理生活保障,而電視台也自知如

此合約難具約束力。
    目前已在研究中
    實際執行有困難
台視管理組組長陳振中表示:這件事情三台仍在研究中,目前想
得到具體的結論十分困難。
據了解,三台這次醞釀改善合約制的背景之一,是為了因應最近
通過的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工每月最低薪資,不得低於六千元的新

修訂案。如果三台對合約演員車馬費比照修訂標準調整,將增加

一筆可觀的人事負擔。對三台中為數可觀的有約但無戲可演的基

本演員來說,區區幾千元的「調薪」也只是杯水車薪。而對電視

台而言,這卻是一筆毫無實質效益的開支。得與失之間,便成為

三台有關單位研究的重點之一。
陳振中指出:改變現有的演員合約制,將牽涉到演員分級的問題
。同時,這麼做之後三台基本演員總數也將會產生變動,所以在

考慮增減人員之際,不能不謹慎從事,對於是否要提高車馬費一

事,目前仍在審慎研究中,由於這件事情影響三台旗下基本藝人

心理很大,陳振中不便進一步表示意見。
    中視暗盤早公開
    擬採行香港模式
中視的有關單位表示:目前三家電視台演員的酬勞,除了固定車
馬費之外,演員是按演出集數論件計酬,表面上三台基本演員每

演出一集的所得,是新台幣兩千元上下。但是在形式上的同工同

酬制度背後,私底下許多知名度高的演員,演出時拿暗盤早已是

公開的秘密。因此,中視的主管認為:何不化暗為明,仿照香港

的不同工不同酬制度,讓演員按月拿薪水,不要再論集計算,讓

演員在所簽訂的應表演時數中,所應得的報酬,平均分配在一年

的十二個月中。當然,這樣的制度下,基本演藝人員的數目必定

減少,對現有的基本演藝人員又該如何給予一個合理的待遇,也

是個大問題。但是,一位中視人員仍然表示:這是基於三台未能

人盡其才而擬出的最合理制度。
中視提出的「香港模式」很快地在華視引起震撼,華視繼中視之
後也開始考慮改善現行的合約制。據外界報導:華視將考慮節目

的需求性,與藝人之間訂立彈性的合約關係。為了防止可能產生

的「副作用」,華視有關單位行事十分審慎。據了解,華視各級

主管對旗下藝人的篩選、淘汰和價碼定位均頗為棘手。而一些得

到風聲的華視資深藝人,也已有不少人表示異議,希望華視能從

長計議。
台視管理組長陳振中對「不同工不同酬」的看法是:目前能經常
有演出機會的演員,轉來轉去總是這些人,在不同工不同酬的情

況下,有些演員在這種制度下能夠滿足,但有些人卻不能。對於

演出機會較少的演員,應該要透過各種協調方式,以增加他們的

演出機會。
    台視專設慰問金
    資深藝人都羨慕
陳振中並認為:電視台提高某些演員的待遇,對演員的條件要求

當然也相對地提高。儘管三台都希望採取精兵制,但對於其他旗

下演員的照顧工作,仍應審慎合理處置。畢竟,在現行的勞動基

準法下,並不能保障演員生活。因此,台視的慰問金制度,一度

深為兩台資深藝人所羨慕。所謂慰問金實際上就是演員退休金,

是為了照顧老演員而設置,但台視也不願坐視老一輩演員愈到退

休年齡演出機會愈少,還是得設法為他們爭取演出機會。
像前不久,中視與旗下某位演員解約,就曾引起過一場風波。這

使得三台企圖在「精簡」演員工作上,益發增加了其敏感性。
一位電視人表示:三台目前都各有兩百位以上的合約藝人,而三

台各類節目外製比例年年增高,外製單位又往往基於收視率的考

慮,在用人方面很難與三台主管演員調配的單位意見一致,使得

三台許多合約基本演員演出機會大減。
    各依號召定價碼
    外製單位表贊同
一家實力雄厚的外製單位製作人表示:「我們並不是完全不考慮

台內的合約演員,做一檔戲首先要想到角色是否合適;有時候我

們會面臨來自電視台的壓力,這時候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與電視

台合理的溝通,通常,最後的結果是我們說服了電視台。」
有些外製單位對三台有意以不同工不同酬的方式,精簡整合旗下

基本演藝人員的做法,認為是合情合理,但他們認為這種「不同

酬」的制度,在價碼上不能太過懸殊,因為一檔戲的製作費有限

,如果大牌的演出酬勞佔了一半以上製作預算,勢必要犧牲戲的

品質。
至於讓超級大牌的暗盤化為明碼,一家傳播公司製作人認為:大
牌藝人可能不會接受這種公開底牌的做法,因為沒有人願意做這

種不討好的事情,暗盤仍然有存在的必要。
香港的兩家電視台與旗下的藝人,彼此間存在著什麼樣的依存關
係,從眾多來台的港星口中,可以獲得第一手資料。
    香港制度可取法
    按月支薪有保障
香港目前有無線亞視兩家電視台,電視台在簽基本演員約時,
通常一簽兩年的合同制,約滿再重新續約。合約內容明確規定演

員在合約期限內必須演足的時數,香港兩家電視台統一規定以每

半小時為一個單位數,每一單位數的酬勞從港幣三百元到三千元

不等。假設電視台在合約內註明某演員一年應演足一百二十個單
位數的戲分,再將戲分平均分配到每個月份中,電視台又採按月
發餉制,這樣一來這位演員每月至少三千元港幣的收入。如此做

法演員可以得到起碼的保障,至少能不靠副業也活得下去。
「香港電視台的演員,在這種制度下,幾乎不可能有簽了約而沒
有戲演的情形發生。」
第一次來台拍戲的某港星認為:在香港的電視環境下,演員生活
上獲得最基本的安定需要,這是它制度上合理的地方,但同樣的

也有著它「不公平」的一面,而這種不公平是良性的,它是來自

商業競爭下的循環淘汰結果。
「三百元與三千元之間的價碼定位,是一種合理的差距,演藝圈
裡是沒有絕對的公平存在的。香港如此,台灣也一樣。」
而這個價碼是演員與電視台在簽約時的一個秘密,絕不能對外公
開。
這位港星表示:目前香港兩家電視台的簽約藝人大約有四百人左
右。
    車馬制度太浪費
    重新修訂有必要
國內現行的合約制度,使每一台每年約支付兩千萬元的基本車馬
費,據一項非正式的調查顯示:每一台的基本演員中,約有三分

之二以上沒有演出機會。
具有高知名度的演員,其實心裡都很明白這個現實的環境,只要
連跨幾檔戲,自己的演藝生命恐怕就要譜上休止符。如果國內的

演藝圈能像香港那樣,讓電視台來做藝人的經紀人,讓電視公司

來安排一切,演員則在演技上全力衝刺,這樣也許才有希望延長

藝人的演藝生命。
「在國內電視圈裡是不可能這樣做的,一方面台灣的影視環境根
本沒有形成這種觀念的驅策力量,在用人上經常是即興式的、情

緒化的,沒有經過嚴格的角色定位及足夠的訓練,就隨便送上螢

幕碰運氣。這種處理方式演員的星運怎麼好得起來?」
三台秘密計畫裁員,旗下藝人在大起恐慌之際。對於電視台「
」的標準何在,自然也就格外關切。
    訂定合約有彈性
    演員努力求表現
香港電視台對演員的選擇標準是這樣的:如果演員甲受歡迎,公
司在他演完合約內規定的時數之後,會主動為他增加時數。而假

設演員乙演出不受歡迎,參加演戲的次數相對減少,在他一年規

定內的一百二十個時數中,只演了二十個時數,而電視公司在這

一年裡仍然遵照合約的規定,付給演員乙一百二十個時數的演出

酬勞。
對電視台來說,演員乙讓公司賠了錢。但是也只僅此一次,因為
電視台的電腦系統,會根據台內演員上年度的表現,為每一位演

員計算出絕不讓電視台賠錢的基本演出時數。
「香港電視台是純屬商業化經營的,演員在這種環境下,只有拚
命求表現,才能為自己爭到更多的演出時數及更好的價碼。至於

表現不佳的演員,即使電視台不趕他走,他在這種激烈的競爭壓

力下,也會自動脫離這個圈子的。」
然而,有太多在台灣演過戲的港星都認為:在國內電視台拍戲就
是感受不到香港電視台那種分秒必爭的氣氛,這也是港星特別喜

歡來台灣拍戲的原因之一。
國內電視台基本演員約制度,目前似乎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了,
電視台的風聲稍一外露,立刻惹來三台旗下藝人,尤其是資深藝

人的嚴重關切。
存在於電視台與演藝人員之間,確實有著諸多棘手的問題亟待解
決,或許藉著這次三台醞釀化暗盤為明碼的革新行動,能有一些

明快的解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gbz 的頭像
    kgbz

    烤雞脖子..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