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3月1日出版
(中國電視週刊19期P30~P32)
影劇人物:
張金鈿收之桑榆
●文/張仲宇
為了參加「明日之星」歌唱比賽,張金鈿犧牲了去年進入大學的機會。但是他並不後悔,他說:歌唱是我最大的興趣,而且是得到父母的鼓勵。
不獨如此,張金鈿臺中的家裡,開了一間工廠,需要人照顧;但他寧願到臺北來,接受中國電視公司所安排的「明日之星」進修的機會。
他認為:一個人應認清自己的興趣所在,人不光是為了吃飯而讀書、而工作。
濃眉大眼,但滿臉清秀氣質的張金鈿,有兩項最大的興趣:一是運動,一是歌唱。
提起運動,就外表看,似乎不大容易被人相信。因他身高只有一百六十八公分,體重五十七公斤,舉止文雅。但他曾代表臺中市參加省運,高中百米的成績為十一秒四;而且是臺中市初中百米〈十一秒八〉,和二百米〈二十四秒六〉紀錄的保持人。
他說:以他的體型,能有這項成績,完全是靠勤加練習,即使是大熱天,他照常在操場上繞圈子。
對於歌唱,張金鈿認為是他生活的一部份,假如他不能聽歌或唱歌,則生活將失去情趣。
張金鈿表示:參加「明日之星」歌唱賽,是他第一次演唱流行歌曲。過去,他一直練唱古典歌曲,在最近的三年中,曾連續獲得臺中市歌唱競賽五十六年高男組,五十七年中學組男女聲合唱,和五十八年成人組的冠軍。
他說:第一次參加流行歌曲競賽,就能獲得名次,這應歸功三年來,他的聲樂老師徐保名先生的培植。
「我特別拜在徐保名〈筆者按:徐係中部最負盛名的聲樂家〉先生門下,三年來,他嚴格的指正,使我打好了聲樂的基礎;發聲、音準、呼吸、樂理、看譜、聽譜〈聽琴〉等方面,已瞭解了一些門徑。而我的父母,看我對音樂如此熱衷,也不斷的鼓勵我。」
張金鈿對「明日之星」的頭銜,感到濃厚的興趣。他表示:對於一位愛好歌唱者來說,他不但應該在「今日」歌唱時,受人愛護讚揚;更重要的是,在「明日」歌壇上,仍舊會被人提到和稱頌。
因此,他決心要以過去所奠定的基礎,加倍努力,以創造他「明日」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十八歲的張金鈿,知道自己還年輕,在處事為人上,仍需不斷磨練。因此,他謙虛的表示:希望朋友和聽眾們能經常給他指導。他說:「只有大家時時提醒我的疏失;我才會進步,才會成功。」
十八歲,是充滿活力和希望的年齡,對一位虛心求進步的青年來說,更是成功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