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李靜美。
⑵江霞。
⑶鷺菁。
⑷張秀蘭。
⑸藍琪。
⑹劉林。
1974年02月11日出版
(中國電視週刊225期 P26~P27)
高潮迭起懸疑百出
靜江月推出新戲
「我無罪」
●
「法律之下,人人平等。」法律除了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之外,對於道德力量無法約束的罪惡行為,法律也能發揮它的繩之以法的束縛力量。
警察,人民的媬姆,他往往也是法律的象徵。
為了闡揚法律的公正,及治安人員克勤職守,勇於負責,鍥而不捨努力求真的精神,中視閩南語連續劇,將推出一部名為「我無罪」的新連續劇。
這個緊接著「真愛」之後播出的閩南語連續劇,將表彰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惡有報,惡人終必俯首,善人終能昭雪的嚴正主題。
「我無罪」的劇情,展開於一個月黑風高的深夜,在淡水河邊十三號水門附近,一家丁姓人家的別墅內,發生了命案。
治安當局對此血案甚為重視,下令全面追緝。當時負責這項刑案的刑事組組長田公民,奉命擒兇,在某位李姓檢察官督導下,經過了百般的困擾,終於逮獲了兇嫌柳金城。
柳金城為一三輪車夫,被捉時辦案人員從他住處搜出了血衣一件,因為現場指紋及主要證人的指認,柳金城因而成了最值得懷疑的殺人兇嫌。
但是奇怪的是,柳金城於被補後,除了不承認殺人之外,辦案人員無法從他身上獲得絲毫口供。
田組長為此傷透了腦筋,經過他再三的好言相勸,以及從旁推敲印證後,始查出柳金城是個孝子,家中有年老的雙親,及一位妹妹由其供養。
由柳金城的眼光,和田組長的豐富辦案經驗,他認為柳金城不是兇手。但是人證物證充足,在在均顯示出柳金城為兇嫌,加上柳金城又無口供,雖經田組長以特殊情形,請求申請延長羈押的期限,但最後終因日子過長,只得將兇嫌移送地檢處。
經法院審判後,柳金城被判連續殺人之罪,應處以死刑。
田組長在聽了判決宣告之後,頗為柳金城感到難過,同時本身似乎有一種推其入鬼門關的感受。
因此,田組長乃決心重新調查一這件血案。
因為柳金城始終並無口供,又不承認殺人,幾經研究結果,柳金城並無殺人之動機,所以田組長認為柳之背後,必然有人操縱,或是柳金城在無知的情況下,受人利用了。
由田組長逮捕歸案的柳金城,在三審之後,俱為死刑,為了昭雪此案,田組長乃與李檢察官商量,準備提出非常上訴。
然而非常上訴與死刑是同時併行的,碍於時間關係,到時候柳金城可能仍得蒙上不白之冤而死。
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之下,田組長乃決定以身擔保,要求李檢察官,上請司法當局,准其破例釋放柳金城,以柳金城做釣餌,巧妙佈置,佈下天羅地網,意圖誘出真兇,逮捕歸案。
從此,辦案人員和真兇之間,展開了一連串緊張且富懸疑的鬥智活動。然而不論兇嫌如何狡黠,一個人的智力或許可以一時瞞住少數人,但是他卻不可能永遠欺騙多數的聰明者。
因此,在蛛絲馬跡,甚至於毫無線索之下,精明幹練的辦案人員,終於認出了真兇,將真正的殺人兇手繩之以法。
至於柳金城為何在辦安人員百般的誘導勸慰之餘,卻堅無口供呢?他被幕後的不良份子操縱了嗎?或另有隱衷呢?這些只有請觀眾朋友們,自己在螢光幕上去找尋答案了。
看多了描寫男女情愛或感情糾紛的文藝戲後,一齣高潮迭起,懸疑百出,處處充滿緊張刺激的推理懸疑劇,或許在改變欣賞角度的情況下,你會極歡迎這次閩南語連續劇的製作路線。
「我無罪」將於二月十二日晚間九時,正式和觀眾見面。
此劇的製作人仍為閩南語電視劇的名製作靜江月,編劇為一青,導播為宋裕民,戲劇指導辛奇,美術指導江義輝。
參加該劇演出的演員,均為一時之選,他們是觀眾所熟悉熱愛的劉林、羅斌、藍琪、張秀蘭、江霞、李靜美、鷺菁、呂文忠、詹阿祿、英英、黃俊、白龍、南俊、吳非宋、素珠、藍白、蘇金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