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景濤N419A.jpg 馬景濤N419B.jpg 馬景濤N419C.jpg 馬景濤N419D.jpg 馬景濤N419E.jpg 馬景濤N419F.jpg 馬景濤N419G.jpg  

1985年10月05日出版

(你我他電視周刊419期 P106~P112)

馬景濤自我期許相當高

他從不認為自己是個新人,就有犯錯或演不好的藉口……。

●文/曾家祥

 

唸小學時,每當老師授課告一段落,距下課還有一些時間,就會被同學拱上台獻唱一曲的馬景濤,一直以為自己會往歌唱方面發展,卻不料成為台視最被看好的新一代小生,他自己都連說:「意外!意外!」

舉止斯文,五官線條鮮明,加上生性謙恭,好學深思,馬景濤確實有很好的發展潛力。

 

演內心戲絲絲入扣

 

第一次給電視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是在八點檔連續劇「冷月孤星劍」中,演出賽華陀一角,造型之內斂俊逸,令人眼睛一亮。後來在「花落春猶在」中,飾演一個一心追求名利的年輕醫生,份量頗重的內心戲演來絲絲入扣,更肯定了他在演藝方面的才華。

社會上有許多人對明星生涯嚮往不已,殊不知一個演員往往皆需經歷艱苦的奮鬥,才能逐漸嶄露頭角。馬景濤猶記得退伍後,初上台北時,以一鍋泡麵度過一天的艱難時日,因此他格外珍惜每一次演出的機會。事實也證明他的努力沒有虛擲,觀眾對他的激賞正與日俱增。

事實上在演出賽華陀之前,馬景濤就和周令飛、應曉薇、應采靈等人合演過電影「怒吼的愛情」,可惜這部電影並未造成轟動。在進入台視後,第一部戲是在連續劇「星星的故鄉」中,飾演吳靜嫻的丈夫,之後又演出「醜小鴨」等二部電影。也就是在拍攝「醜小鴨」時,無意間被正在籌錄「冷月孤星劍」的製作人李鵬發現,終於使他的演藝事業出現了嶄新的轉機。

 

有個早熟的童年

 

但是馬景濤的星運,並不是憑空掉下來的,在軍中服務時,他就以實力考進藝工隊擔任主唱,後來還在陸軍藝工競賽中,拿過最佳男演員獎。

馬景濤回憶說,原一直以為將以歌唱為業的他,也就是因為那座獎,使他對演藝事業產生更深一層的認識及投入,由此走上演員的路。

馬景濤有一個調皮卻早熟的童年。由於父親工作的關係,自懂事到十歲時移居台中,馬景濤有一年遷居三次的紀錄。不斷地適應新環境及新朋友,對當時心靈仍稚嫩的馬景濤來說,確實是很重的負荷。

住在新店七張時,有一回隨著父親及弟弟到碧潭玩,不慎被一位阿兵哥撞斷了左腿,起初由於外表看不出腿傷的嚴重,沒有馬上送醫治療,後來竟在醫院躺了一個多月,固定在左腿的鋼釘,更在四年後,小學三年級時才取出。這個經歷,以及彼時父母對他的照拂,使得自幼心靈敏銳的馬景濤,比一般小孩早熟許多。

 

調皮搗蛋不愛讀書

 

受腿傷的第二年,馬景濤又隨著家人搬到台北東門,搬家的那一天,做爸爸的特別帶著馬景濤姐弟到寶宮戲院看了一場電影。馬景濤已記不起片名是什麼,大概是蕭芳芳、石英主演的武俠片,片中有一條黑色的大蜈蚣,令馬景濤印象十分深刻,馬景濤說,雖然是很微小的,那是他第一次對「演戲」產生憧憬。

剛上小學的馬景濤,不愛讀書、不愛寫字,卻愛搗蛋,捉弄班上的女生,是老師心目中的問題學生。後來有一回和父親逛街,看上一只藍色的削鉛筆機,做父親的以此作為引誘,馬景濤竟考了個第一名。這個「意外」,連老師都不相信,說他作弊,偷看別人的,把馬景濤都氣哭了。

還好留日學過心理的父親相信他,仍帶他上街買回那只削鉛筆機,馬景濤至今仍細心的保有它。第二個月,馬景濤又考了個第一,這回老師也相信了,還派他當班長。

 

敬業沈著不多見

 

但是馬景濤真正成為一個「乖學生」還等到小學三年級時,被父親「千里迢迢」地送到永和唸私立及人小學。那時候馬景濤每天一大早就搭上父親服務單位的交通車到台北車站,再坐當時前面有個大頭,黃色的市公車到永和。雖然是很辛苦,但馬景濤卻在及人第一次見識到兢兢業業的學子生涯。這個經歷對他日後的影响也很大。

雖然一直認為自己有向歌唱界發展的本錢,但馬景濤一點也不心急。他說既然當了演員,就先把這個角色扮演好,他倒是打算在演戲方面得到

一定程度的肯定後,再伺機也向歌唱方面試探。

馬景濤的敬業和沈著,在新人中的確是不多見。台視正在播出的「心劍」,製作人李鵬原有意找他擔綱,但因他正在演出陳明華導演製作的「孤劍恩仇記」,幾經考慮,仍認為不宜軋戲分心,而放棄了一次很好的機會。

 

全靠努力無僥倖

 

說起「孤劍恩仇記」,他在劇中飾演一個深沉狡詐至極的大反派,原來還很耽心會破壞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但沒想到播出以來,收到的許多觀眾來信,竟沒有一封是「」他的,只是對他戲路之寬廣表示意外和欣賞。馬景濤真的很感激這些愛護他的觀眾所給他的鼓勵。

馬景濤自認,他今天擁有的一點成績,都是靠他努力爭取來的,全無一點僥倖。事實上他對自己的期許相當高而且嚴謹,他從不以為自己是個新人,就有犯錯或演不好的特權、藉口。他極勤於觀摩別人的表演,吸取別人的長處。

他要求自己,不只把戲演得「稱職」就好了,而是要演得「」,讓別人信服他的演技。當然這個目標不是一蹴可幾的,馬景濤說他一直努力要把「稱職」和「好」的距離拉到最小。

 

自助而後人助

 

姑不論馬景濤能否迅速的實現這份自我期許,其志氣無疑是值得嘉勉的。至少,他踏入影視圈並不是和一般人一樣,懷著「綺麗星夢」的幻想,而是抱著「來做好一件工作」的態度。這種心態,正是目前國內演藝圈最應提倡、鼓勵的。

演出「孤劍恩仇記」,受到學長劉德凱的教導頗多,馬景濤認為收獲很大。他也很懷念在「花落春猶在」中,受黃以功夏美華的指導,他很坦率的指出,再演他們二位指導的戲,是其一大心願。

父輩中不乏煊赫之流,但自退伍後即執意要自力走出一條路的馬景濤,從三年前的以泡麵度日,到今日以轎車代步,確實付出了,也得到了。但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年輕的馬景濤將如何去點燃演藝生涯的每一盞燈,套他一句話,只有「自助」而後才能「人助」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馬景濤 孤劍恩仇記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gbz 的頭像
    kgbz

    烤雞脖子..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