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04日出版
(電視綜合週刊25期 P43~P45)
專題報導:
易釵而弁、翩翩佳公子
假鳳虛凰、昂昂賽鬚眉
談螢光幕上的反串戲
●文/畢琪
反串戲是古裝戲裏獨門無二的法寶與絕活。古典是陌生、神祕而飄渺的。那時候的人物,透過幕前與幕後的處理,總是趨近於理想主義。觀眾醉心在古典的神韻中,對人物背景的刻劃及扮相的真實面,往往並不執意的去追究。
所以,反串戲應運而生。似假還真,迷濛淒清,古典浪漫愛情故事──「小姐贈金後花園,殺盡奸臣大團圓」中的小生,往往就用女性個性上的細膩與做工上的纖柔來表現了。
七世夫妻首開紀錄
影后凌波駕輕就熟
女扮男裝或男扮女裝,在國劇或一般地方戲曲中,屢見不鮮。女扮男裝尤其是中國劇不同於西洋劇的特色之一,臺上的翩翩公子與俏美佳人,往往是臺下最相熟的姊妹淘,有一份默契在,所以臺上表演得份外傳神。但男扮女裝,觀眾的接受感就沒有前者那般的普遍了──它給人一種不倫不類、四不像的低俗感覺,除了京戲中梅蘭芳外,似乎還找不到第二個讓觀眾滿意的男扮女裝人物。
出現於螢光幕上的反串戲,以京戲與歌仔戲最常見,臺視國劇社的程燕齡與歌仔戲團團長楊麗花的男裝扮相,是最典型的例子。
而連續劇是目前三臺的競爭重點,相互競爭下,製作水準及題材選擇勢不敢稍或大意,所以女扮男裝的誇張式手法,並不被多用。華視的「七世夫妻」首開紀錄,用因黃梅調電影而聲名大噪的凌波來演了七個不同典型的多情男子──金童、萬杞梁、梁山伯、郭華郎、王十朋、商琳、眾燕春及李奎元。
十美圖三人大會串
論扮相孫璐數第一
反串戲中的女扮男裝,女主角〈抑或稱之為男主角──「梁祝」中凌波領金馬獎時,就曾引起這項質疑〉要有長相上的先天條件:五官分明,臉型尖俏與體型修長。而且,拋袖、耍扇的功夫也得會玩兩下子。
以名製作人章君穀的近作──「十美圖」為例,四位才子中,除了祝枝山的粗獷型不可能中女性擬模得外,其他三位要角──唐伯虎、文徵明及周文賓都用女性來扮演。
姚蘇蓉第一次嚐試電視劇就給她派上了這麼一個反串角色,螢幕下的她,雖然歲月已在她臉上刻下了痕跡。但,她的面容仍是秀氣而煥發光彩的。上了鏡頭,硬被戴上了帽冠,穿起了長衫,飄逸勁是有,但「衣架子」的單薄,那女扮男裝的架勢就減弱了三分。
鄧美芳反串唐伯虎。她的摺扇耍得不錯,就可惜是她稍嫌圓胖的臉型,嗓音也稚嫩了些。不是章君穀力邀,數部片約在身的她,不可能做如此「吃力不討好」的事。
再談孫璐。她是新人,沒有過去的表現來依憑,觀眾對她的要求,也不會太尖苛。劇中詞不多,演技的發揮尚可。以扮相言,她的瓜子臉倒還差強人意。
金玉盟紅了香格格
演寶玉二度顯身手
以女兒身來串演男性,製作人群中,以章君穀最常耍此類的噱頭──他選用演員有自己的一套,看著型,對著路來挑。「金玉盟」中的夏玲玲不是硬給捧成了家喻戶曉的「香格格」嗎?
從「金玉盟」到「荔鏡緣」的高潮,硬被「大地春回」給沖垮了。而後,章君穀傾力作了「周三劇場──紅樓夢」。
國語劇的反串戲,因此劇似乎又往前邁了一步──「紅樓夢」一書人人爭睹,而曹雪芹筆下的賈寶玉更在讀者心目中有一份引人遐思的古典戀情。
夏玲玲扮演了這位風流倜儻、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花花公子,她說:「我自認是對得起曹雪芹了。」
章君穀也認為這個角色非由女性來扮演不可。「紅樓夢」第二回合「怡紅院」中,有一場寶玉與黛玉斜倚床頭談心的戲,章君穀說:
「有那個男演員能把那細膩的兒女之情表現得恰到好處?」所以,他用了個夏玲玲。可惜的是「紅樓夢」忽忽下檔,要評價夏玲玲反串戲的演技,似乎難下標準。
馬之秦博得滿堂彩
陳麗麗後來趕上前
也許這就是章君穀所堅持的作戲風格。「十三郎」中,其女張薇薇也是以反串身份來演「十三郎」的。戲好,演員好,其造成的聲勢和「反串」這絕活是否有很大的關連?難下論斷。
女扮男裝可是個討好的差事?這個答案是見仁見智,且也與劇情有關。
鄧美芳之所以不願意演反串戲,是「唐伯虎」這個人物的造型問題。華視劇展「唐伯虎」中,她追求一富家千金──昭蓉,為獲芳心,故以男性的身份化妝成一貧女,入府為婢,改名慕昭。如此「負負得正」,她又還得女兒身來,這一折騰,真讓她叫苦不迭。
陳麗麗與馬之秦對反串戲倒頗偏愛,尤其馬之秦,一部「孝女心」獲得了滿堂彩,在舞台上,與凌波互別苗頭,分庭抗禮。這份讚譽,幾人能有?
夏玲玲對自己頗有信心,她連曹雪芹都自認對得起,題外話就不用多說了。
罷!罷!古諺有云:「做戲空,看戲愚。」反串戲是一道似甜又酸的佐料,全看觀眾的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