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慧勉為其難主持完第二季。
▼王景平不願冒然當主持。
▲崔愛蓮毅然接手任主持。
▼製作人楊佩佩急煞了!
1981年7月27日出版
(電視綜合週刊276期P100~P102)
更換主持導播‧改變節目型態
「第一棚」險開天窗
●文/諸葛
「第一棚」的第三季在驚險萬狀的情況下推出,差一點兒就開了
天窗。
丁曉慧在獲悉「第一棚」要換主持人的消息後,就先發制人的向
節目部辭職,幾經慰留,才勉強的答應將第二季作完。
王景平出爾反爾
急煞了節目製作
製作人楊佩佩屬意王景平主持第三季,王景平原本也答應試試看
,但是到了「第一棚」播出前四天晚上,王景平卻否決了楊佩佩
的決定,表示不能接「第一棚」。
為什麼王景平對老早以前就答應的事情反悔了呢?
據王景平表示是因為「寧為女人」延長為六十集。每天光是錄「
寧為女人」就忙不完了,實在抽不出空來主持「第一棚」,而且
她從來沒主持過綜藝節目,沒有把握可以將「第一棚」作好,在
雙重的心理負擔下,她向製作單位辭去了這項邀請。
但是據側面的了解:首先王景平不願得罪丁曉慧,因為兩人本來
就不熟,犯不著為了一個節目使彼此的印象都不好,再者,製作
單位始終沒有把劇本給王景平看過,王景平不願冒冒失失的就接
下節目,萬一型態不合適,豈不是砸了自己的招牌?
製作單位這廂卻一直認為王景平既已答應了要接「第一棚」,就
沒有問題了,所以一直很篤定的把王景平當作主持人。
崔愛蓮接受挑戰
添內容增加橋劇
直到禮拜二,製作人才聽說王景平並沒有確定要接這節目,當天
晚上請了企劃組副組長去探詢消息,才確定傳聞屬實,王景平的
確是不主持「第一棚」了。
楊佩佩聽到王景平不主持「第一棚」的消息,差點昏倒,因為節
目週六就要播出,主持人卻臨時不幹了,這該如何是好?接替的
人往那兒找?
到了週四的凌晨,終於有一位不計前嫌,願意收拾這個爛攤子的
人──崔愛蓮。
崔愛蓮一直想主持一個合適的綜藝節目,但是苦於沒有機會,這
次「第一棚」對她來說,是個大好機會,因此就毅然接手來作,
楊佩佩才算稍稍鬆了一口氣。
但是「第一棚」的危機並未全部解除,因為短劇人選除了一位金
士傑是肯定的之外,其他的人到了週四還沒確定,而這時離播出
時間只剩一天了。
劇本呢?也是一再修改,到了演出前一天才出來,在這樣匆忙的
情況下,「第一棚」還能夠播出,每個人都為它捏了一把冷汗。
第三季型態大變
換導播成了定局
「第一棚」第三季改變型態,將純歌唱改成有短劇的綜藝節目,
並將純現場播出改成短劇以錄影播出,台視內部部份人員也認為
不妥,因為如此一來,「第一棚」就從有特色變成無特色了。
而且改變型態,竟鬧出這樣大的風波,也不是大家樂於見到的。
「第一棚」經過這一番變動,可以說是脫胎換骨整個變了樣子,
除了名稱未變外,節目原有的風格也蕩然無存。
原始構想創立「第一棚」的導播孫家明,因自覺辛苦了半年,卻
未能得到台視的重視,遂毅然請辭。
於是第三季「第一棚」的導播工作換成了顧英哲來作,由於導播
更換,工程班亦整個換了一組,原來的攝影師及音效等都換了人
。
然而這一切的變動,都導源於主持人的更換。
重振聲威須努力
事前作業應充足
製作人楊佩佩其實是很有心想將「第一棚」作好的,由於第二季
時,「第一棚」的評語並不怎麼好,因此她想在第三季時大肆改
革一番。
可惜限於製作經驗不夠,待人接物又非十分得體,所以得罪了不
少人。
最不能為大家接受的一點就是事前的準備倉促,而此點是現場節
目絕不能存在的現象。
「第一棚」原本請司馬襄編劇,由於內容不合適,臨時換了一位
年輕人執筆,因此時間上拖延了很久,使得其他的工作也無法進
行。
也許論製作效率楊佩佩差了一些,而且由於換主持人的風波鬧成
差點開天窗。
可見得電視台的製作人實在不好當,除了要熟悉電視台內作業情
形,人情世故,交際手腕及本身的知識素養都很重要,否則作起
節目來,必然一團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