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右:早期布袋戲造型設計圖。
⑵左:初學布袋戲上下操縱圖。
⑶布袋戲西遊記中的人物造型。
⑷在鄉間演出的布袋戲舞台。
⑸新一代布袋戲,在服裝造型上都有新的創造。
⑹自布袋戲上了電視之後,立刻成了民間最受歡迎的娛樂。
1971年11月22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476期 P12~P15)
專題報導:
布袋戲的今與昔
●文/俞允平
三千年的淵源
布袋戲,是木偶戲的另一稱呼。關於它的起源,有以下兩種傳說:①三千多年前,西周穆王時,曾有一個名叫偃師的工人,以自製木偶表演過歌舞。②西漢初年,劉邦被匈奴圍困在平城,部將陳平曾以木偶誘敵退兵。
木偶本來是喪事中孝子安慰和取悅死者的一種祭樂,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後,到了漢末才演變成喜慶宴會中的一項餘興。
六朝時代,木偶戲已進步到可演「故事」了。北齊後主高緯,特別愛好木偶戲,從此木偶戲就進入了王侯府第。唐初時仍然十分風行,許多士大夫都是木偶戲迷。進入宋代,已發展成熟,與雜劇,影戲,形成劇藝三大主流。
木偶戲在各地的稱呼也不一樣,浙江多稱它為「木頭戲」,廣東方面叫做「子托京戲」,在福建地區有的叫「布袋戲」,有叫「掌中戲」。
梁炳麟「功名歸掌上」
布袋戲〈即掌中戲〉的出現,有下面一段非常神奇的傳說─
遠在三百多年以前,福建泉州城裏,有一個名叫梁炳麟的讀書人,他雖然有一肚子的學問,但每次者試都未能得中,心裏非常的鬱悶。正好他有個同學劉生,也是跟他的情形相同,因此彼此由同情而勉勵,決定再試一試,於是一同到附近九鯉湖仙公廟去圓夢。兩人沐浴齋戒,宿在廟裏三夜,有一天晚上梁炳麟夢見一個白髮老翁對自己說:「難得你這麼虔誠,今天送你五個字,後果將來你自然會知道的。」然後用筆在梁炳麟的手掌上,寫了「功名歸掌上」五個字。梁炳麟醒來之後,內心萬分欣喜,便與劉生一同去報名投考,結果劉生考上了,而梁炳麟卻榜上無名,灰心極了,從此就拋棄了功名的念頭,書也不讀了,每天都到附近一家教演木偶戲的劇團裏去參觀,時間一久,終於引發梁炳麟的靈感,別出心裁的弄出一套不是用線操縱的木偶戲來,而且在動作上也比以前的靈活多了,加上他在劇情方面,能夠適合大觀的需要,同時摻和一些自己所作諷刺朝政的詩文,因此很受觀眾的好評與歡迎。到了這個時候,梁炳麟才領悟到「功名歸掌上」五字的奧秘,而「掌中班」也因此名聲遠播。
布袋戲名稱的由來
木偶戲被稱為布袋戲、掌中戲之外,也有叫它「小籠」的,這些稱呼都是有相當理由的──
布袋戲:①使用的木偶,除了頭部、手掌、腳踩是木刻以外,其餘的軀幹、手肢和腿等部份,都是用布縫包而成的,它長方的外形,很像是一隻布袋。②在那時排演完畢之後,木偶都收藏在布袋裏轉運。③演出「下場」時,操演者通常都順手把木偶往掛在戲棚〈舞台〉下的一個布袋裏一丟。
掌中戲:意思是由手掌來操作撥弄。
小籠:過去真人演戲所用的盔靴、服裝、道具等,都是用竹編製的圓形籠子來裝運的。因此把它叫做「大籠」,木偶比真人小的多,所以叫它「小籠」。
早先演出的情形
早先的布袋戲劇團,大都是由兩個操〈縱〉演〈出〉的人,和五個樂師所組成,前者負責舞台〈前場〉木偶的操演,後者通常都隱藏在後場擔任吹奏樂器、敲鑼打鼓,以及其他音響效果配合與道具傳遞等工作。
那時的布袋戲舞台〈演出部份〉,高約三尺,寬約四尺,深約二尺,一眼看上去,很像一座神龕,一般都有門、窗、柱、桌、椅床等裝設,配上雕刻和繪畫,十分華麗,這種舞台,由於設計週詳,無論搭架、拆卻與裝運,都很輕巧方便。
布袋戲木偶操縱的方法,也很簡單,只要操演的人,把手伸入木偶的衣服〈布袋〉裏,用食指頂住木偶頭部的中空,再用大拇指與中指控制木偶左右手,木偶的上半身,便可「表演」了。如果要全身活動時,操演的人,只要把另一隻手的食指與中指,伸入木偶的靴〈腳〉內就可以運用自如了。
當時演出的「戲」,大都是漢、唐、宋、元、明、清時代的章回小說所改編,有時也夾雜一些神怪奇談和地方俗傳,很能吸引觀眾,加上操演的人,多數都略懂詩文、具有幽默感,並且擅長說學逗唱,因此,布袋戲便成為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娛樂。
鬍鬚泉與貓婆拼命
布袋戲從福建和浙江,隨著移民與經商傳入台灣,初期所演出的,都是些「文戲」。據說,清末時期,台灣所流行的布袋戲,可分為三派:一是泉州人所傳授的「白字」,二是漳州人所傳授的「亂彈」,三是潮州人所傳授的「潮調」,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觀眾。
從泉州來台綽號叫「貓婆」的陳婆,和綽號叫「鬍鬚泉」的康泉,是當時操演布袋戲技術最好的兩個人,從民間所說「鬍鬚泉與貓婆拼命」這句俗語上去體會,就可以想見他們為爭布袋戲演出榮譽所下的功夫。
陳婆的劇團叫「龍鳳閣」,康泉的劇團叫「金泉堂」,這兩個團演出的「文戲」,唱做俱佳,都很使人著迷,他們所採用的音樂,也都是泉州的「南管」。
這時候「龍鳳閣」劇團裏有個習藝的學徒名叫林金水,他覺得「文戲」「太溫」,於是在經過一番研究設計之後,便把「武戲」摻雜了進去,同時放棄「南管」而改用了「北管」,想不到他在初次試演時,就得到了大眾的歡迎和極好的評價。從此,布袋戲中,也有了熱鬧的武打場面。
日據時期,台灣同胞對於「漢字」「漢文」,仍然狂熱喜愛,多不願接受當時的教育。在雲林的虎尾鎮,有一個名叫黃海岱的青年,輟學在家時,偶然讀到了有關梁炳麟掌中戲的一段傳奇文字後,就決心學演布袋戲,黃海岱聰明苦學,又能深入研究,他學成後所創辦的「五洲園」,就是以自己所構想的新方法演出的,技藝出眾,很受各方的重視。黃海岱在建立了信心和聲譽之後,就不斷的在木偶面目的雕刻上、服裝的粧飾上、演出的方式上,以及舞台、道具、劇情上,作革命性的改進,更引起了同業間的模仿、改良和競爭,以至把布袋戲帶進到一個新的境界。
布袋戲的革新,林金木和黃海岱都貢獻了相當的心力。黃海岱就是黃俊雄的父親。
布袋戲成為電視節目
台灣有了電視之後,布袋戲也跳出了有限的戲棚〈舞台〉空間和古老傳統的技巧,進入到設施現代化的攝影場,同時運用了科學器材,來輔助與表達劇情的需要。過去布袋戲中那些無法表演的呼風喚雨,排山倒海、騰雲駕霧、飛簷走壁等特技效果,在今天的電視布袋戲中,不但能夠隨心所欲,同時由於聲光的適當配合,已能給觀眾以「身歷其境」的感受。
布袋戲自從與電視結合之後,在娛樂上達到了聲色俱美的境地,在教育上也貢獻了潛移默化的功效。
為了保存文化遺產和民俗精華,台視公司正在拍攝一部完整的「布袋戲」紀錄片,由廖祥雄導演,陳純貞、謝鵬雄編劇,詳情見本刊四七四期三二頁,本文部份資料係參考該項作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