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楊麗花每周都有一堂「生活教育」或角色剖析課程。
②除了電化教學唱腔外,也特請琴師現場伴奏練唱。
③唱腔練習是學員個別練唱。
④唱腔練習情形。
⑤身段基本動作之一「蹬腳」。
⑥小鳳仙老師糾正學員的動作。
⑦楊麗花常在課堂上徵詢教學改進意見。
⑧台步和身段的配合練習,常使學員分不清方向。
⑨學員的學習態度認真確實。
⑩小生的身段練習,吃力又吃苦。
⑪身段基本動作之二「搖水翻身」。
⑫「拉筋」也是身段的基本動作。
1981年10月11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992期 P42~P45)
特別報導:
參加台視歌仔戲劇團訓練班
七十多個流汗和歡笑的日子
●文/郭玉玲●攝影/陳清華
由於對地方戲曲的熱愛,自己參加了歌仔戲劇團招訓新人的選拔,經過了頗刺激的考選後,於七月一日正式成為台視公司招訓的一員,記億裏彷彿就在昨日,不知不覺中卻已經過了兩個多月,雖然訓練非常的艱苦,但也充滿了趣味,畢竟能和志同道和的人相交,是一件樂事。
我們學習的課目很多,而最主要的是唱腔和身段。「唱」是歌仔戲的一大特色,它的調子又以「七字歌」和「都馬調」為主,這也是最難學的曲調。小鳳仙老師非常注重同學們「聽板」的能力和對「韻」的把握,她說:板,就如同流行歌的節拍一般,節拍不對,那麼歌就沒辦法繼續唱下去,而韻的變化則能使歌更加順暢好聽。有位同學,她的「韻」一時轉不過來,老師開玩笑說:你「韻」不好,趕快到廟裏求神解「運」吧!全班哄然大笑,不過努力是能克服一切的,她終於解「韻」了。
通常我們練習唱腔的方法,是利用台視歌仔戲錄製的卡帶,依樣畫葫蘆;但「七字歌」和「都馬調」是屬於活板,為了能夠達到實際活用的目的,因此在課堂裏,還有特別為我們拉胡琴的老師,實地指導,小鳳仙老師則從旁啟發;這種現場伴奏的方式,使同學們都能隨心所欲地發揮,所以大家都說「讚」。
身段,是最「刺激」的課程,基本訓練的頭一招是「蹬腳」,別小看這動作,它可不同於小學時代的半蹲哦,做起來可真累人,連渾身充滿運動細胞的張素敏都說:「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啊!」接著第二招是「拉筋、放腰」,這下子可慘啦,俏皮的紀麗如,骨頭最硬,做沒幾下就苦著臉叫:「老師,我彎不下去。」老師戲言:「回家喝醋吧。」第三招是「搖水翻身」,起先大家都摸不到頭緒,弄得滿頭霧水,於是取了個外號叫「暈頭轉向招」,而後老師一次再一次不厭其煩的示範、指導,我們終於學到要領。
除了以上這幾套「絕招」外,還有不少的「花招」,諸如:捍手拉跚、走台、舉足、踢足、看文武場等……真是不勝枚舉。小鳳仙老師教導我們:在運用上只要適當,不論是「絕招」也好,「花招」也罷,都可以自由的巧妙變通,但千萬使不得無形無狀的「怪招」。
全班的人數不少,卻只有小鳳仙老師一個人擔任身段和唱腔的傳授,且不再多說示範的辛勤,光是一一糾正就把老師累得瘦掉一圈(其實我們也瘦了,師生同心嘛。)您知道螢幕上的三花,比劃小旦的動作是何模樣嗎?只有八個字:「女子本色,嬌柔萬千。」
在一年漫長的訓練裏,今日象徵一個起步,我們堅定的邁出,迎接另一連串新的挑戰。有人說:沒有巨石的阻擋,激不起美麗的浪花。同樣的,沒有經驗艱難奮鬥,也無法嚐到成功的果實;如今我們順利的跨出第一步,希望日後在老師盡心的教導和同學們盡力的學習下,早日結出豐碩耀目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