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往往希望自己是三頭六臂,能應付各種場面!
▼十年歲月累積的酸甜苦辣,真是點滴在心頭。


▲如何生色節目,就看主持人功夫的深厚了。
▼不能有一分一秒的差誤!
▼充實自己,接受節目挑戰。


1979年10月?日出版
(中國電視週刊523期P48~P54)
封面報導:
上上下下開始
李景光的挑戰
●圖、文/莎莎

‧編者按:十年前,主持開中華民國電視史上風氣之先的第一

個社教綜藝節目「上上下下」,到今天主持國內眾多社教綜藝
節目中,最受青年朋友喜愛,製作水準有口皆碑的「挑戰」。

李景光在漫長的十年中,由篳路藍縷的簡陋設備,而一應俱全

的新穎器材。十年歲月累積的酸甜苦辣,真是點滴在心頭。
想起十年前,主持的第一個節目「上上下下」,就不能不提及

李景光踏入中視之前的經歷。如果沒有往昔工作經驗的累積,

這一個當年頗為轟動的節目,恁是三頭六臂,反應過人,也很

難獨力支撐。因此,沒有踏入中視之前的社會經驗磨練,也許

就造就不了今天的李景光!
    無心插柳柳成陰
在還沒有電視之前,李景光已經是廣播界的明星了,提起李景

光,幾乎無人不知、沒人不曉。
「從步出校門,我就進入廣播界,做過記者、製作人、主持人

……」
李景光主持過各種類型的節目,也採訪過國內許多重大的新聞

。在廣播的全盛時期,李景光同時兼職三家廣播電臺,忙得不

亦樂乎,她所受到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當中視籌備成立時,曾經在中央電臺和李景光共事的中視節目

部組長黃偉舜,曾口頭跟李景光提有沒有意思主持電視節目,

他還立即邀約李景光到中視節目部和某製作人面談。
「世上的事往往就這麼巧,我從芝山岩趕到中視,和我約好的

那位製作人竟然爽了約,當時,另一位製作人陳德利坐在旁邊

,看我在那兒枯等,便過來和我聊天。我約莫等了四十分鐘還

未等到約我的那位製作人,只好先行離去。當時,我還在想,

電視這一行,大概與我無緣吧!」李景光形容自己進入中視是
「無心插柳」。過了幾天,對李景光留下深刻印象的陳德利打

電話給李景光,希望她來主持他構想已久的綜藝社教節目「上

上下下」,自此敲開了李景光通往電視的大門。
提起主持「上上下下」和今天的「挑戰」有什麼顯著的不同?

李景光瞪大了眼睛,聲音也提高了許多。
「那時候主持節目可沒現在這麼簡單容易,就拿所使用的機器

來說,就有很大的不同,那時候做節目,比現在艱苦多了……

。」
    憶當年辛苦備嘗
上上下下」是現場播出的節目,節目主持人必須反應敏捷,

口若懸河,這樣才不致使節目冷場,但是說話卻又必須有技巧

、有分寸,否則真應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句話了,不

像今天,還能享受錄影重來的情形。
「那時,現場出了差錯,就只有同家去備嘗苦果了!」她說。
「說到主持『上上下下』,真是我畢生最難忘的經驗。」李景

光表示,由於這個節目推出之前,國內還沒有任何一個節目嘗

試過這類型態的節目,因此在各方面,尤其是在道具製作上,

就談不上精良了。
當年的「上上下下」節目型態是這樣的:參加的幾位來賓,凡

是答對了一題,座位就會提高一格,答對越多,座位也升得越

高,如果答錯了,位置會毫不留情地降到最低一層,一切又得

從頭來。
由於當時這種電動的道具做得極差,因此常常機器失靈,在節

目進行時,人們往往吊在半空中不上也不下,既尷尬,又心焦

。李景光這時就必須強捺著心中的著急,強顏歡笑,用各種幽

默風趣的言辭與態度,來解釋現場的情形。
現在則一定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因為節目都是錄影播出,不好

可以重來,而且,現在所使用的都是電子儀器,誤差的機會幾

乎是零。
李景光又透露了一個小秘密,「當時有很多觀眾都反映『上上

下下』扣分扣得太嚴,如果答錯,最多只降一格,不應一下子

又落到底而使前功盡棄。當時,我們的答覆總是強調這才增加

節目的刺激性,其實我們也是有苦難言,因為如果機器往上升
,可以一格格上,但是向下降,就必須一下子降到底了。」
    主持人三頭六臂
提到當年的節目,人手不足也是困擾之一,節目助理似乎並未

列入節目工作人員之列,在主持「上上下下」時,李景光不但

要出題,要計分,要控制時間,還要應付任何出乎意料之外的

情況。唱獨腳戲的李景光,當年多麼希望自己能變成三頭六臂
,以應付各種情況啊!
說到這裡,李景光深深慶幸自己曾經選擇了四年記者生涯,要

不是這四年的磨練,李景光在應對能力和隨機應變、交代情況

的機智反應上,是決不可能有當時所表現出來的成績的。
愈是艱難困境,愈容易磨練一個人的成長,李景光拿自己當年

的歷經考驗,和現在相比,愈發覺自己是幸運的。
「目前有許多從大學畢業的青年男女,雖然學的是相關科系,

可是卻缺少經驗和磨練,結果不得其門而入,而我呢,卻因為

佔了機先,從開始起步時就跟著走,能隨著節目的茁壯而成長

,這一點,我必須感謝公司給我的機會和栽培。」機會,是成
功的轉捩點,就看你會不會去珍惜、把握,李景光是個惜福的

人,因此,她也有了收穫。
從第一個節目「上上下下」,到今天的「挑戰」,各種類型的

節目,一應俱全,從李景光手邊接過的主持棒,幾乎是包羅萬

象,名稱多得連她自己也數不清。
    壯觀的最高紀錄
在婦女時間方面,她主持過「母子樂園」、「金牌廚師」;在

工業報導方面,有「工業世界」;在社教方面,有「一分一秒

」、「分秒世界」;在綜藝節目方面,有「海天世界」、「

白對抗」、「歡樂假期」、「真善美」、「每日一星」、「
所喜愛的歌」、「美力競賽」;在醫藥衛生方面,有「嬰兒與

母親」、「兒童健康大賽」、「衛生教室」。「我還曾經主持

過兒童節目哩!只是名字記不得了!」
李景光曾擁有的最高紀錄是一個星期七天,她主持七個節目,

那段日子的記憶,只有攝影棚中無邊的工作。
李景光是個具有多項才華的人,她曾是籃球健將,在戲劇方面

也頗有天才,如果你看著中視成長,你一定會記得中視第一齣

連續劇「晶晶」,和後來的「無名客」等,李景光都曾參加演

出。
在眾多的節目中,除了「嬰兒與母親」和「衛生教室」,有劇

本,有一定的格式,主持人隨著劇本的編撰進行節目之外,其

餘各個節目,幾乎都需要靠主持人的隨機應變,來控制節目進

行。
有人打趣李景光是「重大節慶的節目主持人」。事實也是如此

,凡是重要的場合,需要女性主持人時,人們往往第一個想到

她。這個反應敏捷,才智過人,談吐睿智,儀態大方的主持人

,的確能使節目生色不少。
以「挑戰」來說吧!「挑戰」的劇本上,僅明白地寫著題目和

答案,但是,如何串連節目的進行,增加節目生動親切和趣味

性,就看主持人功夫的深厚了。
    靠機智順利過關
記得在「挑戰」推出之初,曾兩次出現了驚險場面,由於與賽

雙方實力不相上下,以致節目終了時還未分出勝負。
「當時,題目已念完,而勝負未分,時間有餘」,一提起來,

李景光還心有餘悸:「我靈機一動,何不拿記憶裡現成的題目

來決一勝負呢?」李景光的機警,終於使節目順利過關,雙方

分出勝負。
犯錯不要緊,怕的是一錯再錯,李景光在每次節目的會後檢討

中,都會剔除一些可能再犯的錯誤,使節目內容精益求精,一

集比一集精彩。
對於自己經手的節目,李景光是相當用心的。她強調「臺詞消

化」,因此每每拿到劇本,立即反覆看幾遍:問題方式對不對

?是不是倒裝句或不夠白話?問題是否得當?詞句是否達意?

前後是否矛盾,都是李景光注意的目標。
「在這裡,我特別感謝王為洵編審,他豐富的學養,替我解答

了許多疑難,我也特別要推崇製作人黃義雄,他實在是個極明

理,肯為節目精良而全力以赴,不可多得的優秀製作人。」李

景光表示,製作人黃義雄對於能使節目改進的建議,總是虛心
採納,不計成本,像「挑戰」節目的電子道具,就值十六萬,

一個外製節目,肯在道具方面下如此大的本錢,魄力可想而知


「挑戰」節目的成功,幕後製作小組的功勞亦不可沒,這個由

曾獲西德論文學術獎金李秀燃小姐所領導的六人小組,日夜都

為找資料查證文獻,發掘題材而絞盡腦汁,他們為節目所投注

的心血,深受李景光敬服。
    常識豐富萬事通
十年來,李景光隨著公司而成長,得到許多難得的經驗,也因

為所主持的節目內容寬廣,無形中吸取了豐富的常識,成為一

個萬事通。
那麼觀眾呢?觀眾在李景光的眼中又如何?
「觀眾水準的顯著提高,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李景光說,十

年前,黑白電視中,千篇一律的歌唱、笑劇,而現在,色彩豔

麗的豪華佈景,花招百出的特殊效果,益智性、知識性、學術

性、娛樂性的主題,真正地達到寓教於樂的意義。
「電視節目是越來越難做了!」李景光為觀眾水準提高而歡喜

,也了解惟有繼續努力,才能迎合觀眾的要求。
主持了眾多的社教、綜藝節目,李景光特別偏愛「衛生教室

。這個節目使李景光成了觀眾的醫藥顧問,節目中一再反覆叮

嚀的保健衛生急救常識,往往就這麼湊巧地救了許多寶貴的生

命。
一位母親寫信來說,要不是聽多了李景光強調:「孩子發燒不

要亂服成藥退燒,以免延誤病情。」她的孩子可能就因為感冒

支氣炎轉成肺炎而送命。還有許多感謝的來信,誇讚李景光在

他們家裡所造成的重大影響,使一家人平安無事。
有什麼獎勵,比得到觀眾的共鳴,更令人興奮鼓舞?李景光以

擔任「衛生教室」主持人而自豪,為自己服務社會大眾而驕傲


    以服務社會為榮
有許多熱心的觀眾,都把這個螢光幕上的主持人,當做自己的

親人,提供她許多有關衣著打扮的寶貴意見。
提到這點,李景光忍不住笑開了:「觀眾的好意,我心領了。

可是,他們替我設計的型態,我恐難照辦。」李景光形容自己

是「不年輕、不性感、不時髦、不漂亮、不女性化」,如果要

跟別的女節目主持人一般打扮,豈不東施效顰、不倫不類?
「在衣著打扮上,求整齊樸實大方,合乎禮儀,不是很好嗎?

與其要在裝飾門面上費時費神,不如拿這些時間來充實自己,

在節目上多用點心。」
細數這漫長的十年,有太多太多魂縈舊夢,私人方面,李景光

曾在婚姻投資事業上栽了個大跟斗,但是,「跌倒了,站起

來,破了皮,擦點藥」。李景光看多了,聽多了,也就愈來愈

豁達,愈來愈注重心靈的充實,而把名利看淡。不應酬、不交
際,和父母兄弟女兒敘敘天倫,交兩個心靈契合的朋友,李景

光已心滿意足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