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黃俊雄和他改良過的木偶。
⑵布袋戲的後台情形。
1982年12月26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055期 P78~P80)
電視文摘:
布袋戲裡玩魔術的人
●文/何佩芬
那是個秋天的早晨,空氣微涼,我們車子開到了虎尾鎮,見到了那位曾經叱咤風雲的布袋戲大王──黃俊雄。
話在茶香中聊開了,黃俊雄用那中氣十足的聲音緩緩說道:
「我爸是一個布袋戲師傅,阿公也是,我從小就耳濡目染,隔壁有人學北管,我就跟人家哼北管〈泛指北方傳來的音樂,不是用閩南語演唱,而是用類似『北京話』的北方語系唱奏。〉;我爸教別人南胡,我也跟著學南胡,十三歲,我就會打鼓、拉南胡。有天一大早,我在掃庭院,口裏邊哼北管,我爸聽到,衝出來看是誰唱的,看到我時,他驚訝地說,「這個不成材的囝子,竟唱得那麼好!」
「大概是在十七歲那年,我爸的戲班子在新竹的城隍廟口要演一齣戲,很不巧,他得了重感冒,爬都爬不起來,那些文武場的老前輩就鼓勵我出場代替我爸,其實我根本沒正式學過戲,但是演出的時間一直逼近,當時演的是『七俠五義』,我只好把七俠五義背得滾瓜爛熟,然後硬著頭皮上場,演完之後,很多長輩說,雖然對白口氣生硬了些,但都沒有錯誤,認為我挺有天份的。」
「當時,我大哥也獨掌一門,哥哥脾氣大,常把手下氣走,因為缺『頭手鼓』,所以叫我去打鼓,在布袋戲中,打鼓是很重要的,學過北管的人就知道,『馬能頭』也是非常重要的,『馬能頭』是一種暗號,暗示文武場下面是什麼場戲,我的『頭手鼓』和大哥的『馬能頭』老是配不上,大哥罵我笨,後來我就離開了!在十九歲那年,我自己創了一班布袋戲。」
「但是我爸卻反對我創班,說我在找死,因為我從小身子就不好,發育較慢,可是我已經收了人家的訂錢,不得不幹下去!當時,沒有錢只好向別人借了五十一個木偶,然後再去訂做了九個,湊足了六十個,但是沒有背景怎麼演呢?我就把我爸的雞籠子拿來,把雞屎刷得乾乾淨淨,破的地方補一補,披上了一些舊布,就把佈景搭設起來,在高雄轟轟烈烈的演起來!」
十九歲有人還在作未成年的夢,而黃俊雄的十九歲已經去打天下,用最簡陋的道具佈置他自己的人生舞台。
黃俊雄的布袋戲是一種改良式的布袋戲,早期布袋戲的配樂為「鑼、鼓、吹、弦」等樂器;而黃俊雄布袋戲的音樂,則以「唱片」為主,包括了交響樂、古曲音樂、現代音樂。真是熱鬧非凡!
「因為我實在怕觀眾看布袋戲時睡著了,所以修改了傳統布袋戲中,冗長沉悶的情節,使節奏加快,當然傳統布袋戲音樂有它保存的價值,但是如果要把布袋戲通俗化,冗長沉悶的音樂,可能就是一種阻礙。」
「那你又怎麼會把傳統像手掌大小的木偶,改成大型的木偶呢?」
「哦!是這樣的,小型的木偶操作起來,非常輕便,但離舞台遠一點的觀眾,就看不清到底是「生」還是「旦」,而且佈景也過於死板,所以我就把木偶改成三尺三寸大,在佈景方面也講求立體層次感,然後再配上燈光效果。」
經過這一番改良,花盡了黃俊雄所有的資金,可說是一貧如洗,但他仍爭取在大劇院的演出,結果觀眾非常喜歡他的演出,之後就拍電影,作電視節目。
黃俊雄在台視演出了三載,但他覺得不能夠突破,因此叫停。
「對一個藝人來說,若不能求新、求變,到後來還不是變成一個老戲子。」
其實在生命的舞台上也是一樣,肯花心思去創造、突破才會成功。
「後來,我又到華視去演國語布袋戲,但效果不好,於是乾脆就回到虎尾,專門演民間戲,也就是野台戲。」
記得小時候,飛快的吃過晚飯之後,拿著小兔子,就跑到戲台子上,等著布袋戲的開鑼。舞台前,刀光劍影,輕功與吐劍光好不熱鬧,而舞台後面,則亂成一團,師傅們個個滿身大汗,各展身手。
「我喜歡野台戲的演出,因為那樣較接近觀眾,而且看戲的人就像我的鄉親父老,你可以看到觀眾直率的表情,和聽到觀眾親切的笑聲。」
「上次金鐘獎大會,新聞局局長宋楚瑜就對我說,布袋戲蠻好的,現在的小孩子看多了卡通,只知道外國的超人,而不知道中國有個諸葛亮。」
有一個布袋戲迷曾說,他最先聽到孔、孟言論,不是在學校,而是在布袋戲中,由此可見地方戲曲影響之深遠,尤其是教育不普及的時代,它們肩負了教化人民的功用。
「除了布袋戲之外,你還有什麼嗜好?」
「我很喜歡跳舞。想當年我的身手並不會比高凌風差!」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原來黃俊雄那麼外向活潑,所以他木偶的造型對白,才那麼鮮活、可愛。
任何一個布袋戲師傅,對曾在他戲裏挑大樑的木偶,都會產生感情,黃俊雄說他有時夜深人靜,都會把玩一下他喜歡的木偶,然後才上床睡覺。
「一個人曾出價二十萬,買我五個木偶,那些木偶都是我最喜歡的,所以你說什麼都不肯賣!」
「史艷文〈雲州大儒俠的男主角〉有一次跳輕功時,碰歪了鼻子,我們只好重刻一個,但手刻的不可能每個都一樣,結果新刻出來的史艷文比原來瘦了一點,於是我們接到了一些熱情觀眾的來信,指責說:『最近史艷文怎麼瘦了呢?黃俊雄啊!你不要只顧著自己賺錢,都不讓他吃飯!』」
哈!哈!大家都笑得東倒西歪,我們還聽說黃俊雄的祖父時代,演出「岳飛傳」,因為太感人,使得觀眾對岳飛的遭遇唏噓不已,而對奸臣秦檜痛恨萬分,不料有一天剛下戲,只見一個殺豬的屠夫衝過來,把木偶秦檜拿了就跑,跑到樹下拿起屠刀,三兩下就把這無辜的木偶給剌了!
民間戲曲從老阿公的那個年代,就有著不可抗拒的魅力。以至於現在,我們仍然深深地著迷。
「布袋戲要演的像你那麼出色,是不是要有天份?」
「不!我認為興趣、耐心、努力,才是最重要的,還有一點,絕不要半途而廢!」。
黃俊雄這位在布袋裏玩魔術的藝人,雖然他曾失敗過、貧窮過,但他為古老的民間技藝開創了新的局面,使得「史艷文」和「六合善師」好像是歷史上的英雄典型,也使得布袋戲成為一場不會落幕的戲。〈摘自「龍龍月刊」創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