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C156A.jpg

大路C156B.jpg

大路C156C.jpg

大路C156D.jpg

大路C15601.jpg

大路C15602.jpg

①參加「大路」演出的楊帆。(沈鑫南攝)
②反共義士參加「大路」演出。

1972年10月16日出版
(中國電視週刊156期 P24~P27)
專題報導:
「大路」裏的一些特殊人物
●文/洪虎

楊帆來了,甩掉了一身煩惱,走進了中視攝影場,滿臉透著一秋的洒脫。
對「大路」的演員來說,楊帆的參加是欣喜的消息;對觀眾朋友來說,楊帆的出現螢光幕,是可慰的好事。
楊帆就這樣的來了,投身進「大路」的洪爐裏。
在「大路」連續劇中,楊帆演王文棋,這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年齡的背景是年輕的二十六歲,職業的背景是一個誨人不倦的中學教師。
王文棋的內心戲很重,他是一個好的老師,更是一位有為的社會青年,他樂於助人,對鄰居相依為命的李曉萍母女極為照顧,這一對母女感激之餘,母親竟自動的願意把女兒許配給他,然而內情卻並不這麼的簡單,於是一幕感人的文藝倫理戲開始了。
事情是這樣的,李曉萍並不是這位楊老太太的親生女兒,她是她的兒媳婦,大陸陷匪之後,楊老太太的兒子楊鐵生陷身大陸,只有婆媳兩人相依為命的逃到臺灣來。
時間過得很快,鐵生的消息音訊全無,楊母看見王文棋這麼照顧他們,就有意促成兒媳與他婚事,雖然李曉萍一心帖記著自已的丈夫,希望等待著楊鐵生回來團圓,而王文棋也知道了曉萍早已嫁為人婦,但是他仍然願意與曉萍結婚,就在求婚的前夕……
一個消息來了,陷身大陸的楊鐵生,被共匪所逼,前往朝鮮參軍,人海打不過火海的結果,他被俘了,現在刻正關在聯軍的戰俘營中,一心一意希望回到自由祖國。
故事的結果是:有情人終得團聚,帶著一絲惆悵和惘然,王文棋走了,他走到山地獻身教育事業去了。
王文棋就是這麼樣的一個角色,他的愛情作了偉大的自我貢獻,而後默默的走了。
楊帆飾演王文棋,實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最佳人選。
在電視上,楊帆給觀眾朋友的印象是幾許陌生。楊帆,曾是邵氏公司的當家紅小生,曾經主演過「」、「雲泥」、「琴韻心聲」等電影名片,他是最擅演文藝劇情片的小生之一。
楊帆本身也具有濃郁的文藝氣息,他是感情豐富的一型,一對明亮似乎會說話的眸子、挺直的鼻樑、堅毅不屈的雙唇,再加上挺拔的身材,使他成了無數少女夢中的白馬王子,他演的片子,深受觀眾朋友的激賞。
在情感的戰場上,楊帆雖然留下了三數惆悵,但是他現在的人生觀,卻是開朗的,他會樂觀的大笑,認真的演戲,與你握手言歡。人生對他來說,是何等光輝坦蕩,是多麼值得歡暢留戀,是多麼大可進取奮發。
楊帆自己說,現在他的健康已經完全恢復了,參加「大路」一劇的演出,他將盡力演好自己所飾演的王文棋這個角色,並希望愛護他的觀眾朋友們,能繼續給予他鼓勵支持。
高榮張龍),這位閩南語電視劇圈內的紅小生,也參加了國語連續劇「大路」的演出。
在「大路」連續劇中,高榮(張龍)飾演的林金木,他是韓國戰場上義士營中,唯一的一位臺灣省籍的反共義士,他是義士營中的警備隊長,精擅現代武術。
林金木,是義士營裏的一位傳奇人物。大陸陷匪時他不及逃出,韓戰爆發後,他又被驅迫奔上了韓國戰場。對於共匪猙獰的真面目,他早已有深切的認識,所以在義士當中,他成了最堅貞的反共力量之一。
高榮飾演的林金木,和老演員沙麗文有一場好的對手戲,這場戲大概要在「大路」連續劇的末段才會出現,那是「母子會」的精彩鏡頭,在韓國戰場上,在義士營的鐵絲網旁邊,是一場真情流露,感人肺肺的戲,觀眾在收看這段戲,一定會為他們一掬同情之淚。
但是,是誰把他們母子分隔在鐵絲網旁邊呢?是誰把他們圈在自由與奴役兩個不同的圈子裏呢?是誰害得幾近七十高齡的林母,要千里迢迢的跑到韓國戰場上去探望兒子呢?——是共匪是殘民以逞禍國殃民的共匪,這就是「大路」劇中,林金木為什麼那樣的切齒痛恨共產匪徒,為什麼一心一意的要回到自由祖國臺灣的主因。
高榮飾演這個角色內心是熱血澎湃、無比興奮。
他說,我第一次演國語電視劇就能演這麼一個重要的角色,真是使我喜出望外。排了幾天戲,錄了幾次影,高榮說,參加「大路」連續劇的演出,是一種賞心悅目的愉快事,大家對我都很照顧,演起戲來也真是合作愉快。
對於自己飾演的林金木,高榮很感覺滿意。他說,雖然我說起國語來,仍然是滿嘴的閩南語腔,與國語演員對起詞來,難免有點不入格,但是,這樣不是更切合實際嗎?我相信,當年的林金木也大概就是我這個樣子。
中視,高榮是小生裏的甘草人物。幾乎每一部閩南語連續劇,都參加了演出,他不選戲,不硬要裝作人攤派主角的翩翩君子風度,使他左右逢源,大家都樂於找他演戲,所以在「大路」國語連續劇演出的目的,他真是分身乏術,因此,除了「大路」之外,另外兩部閩南語連續劇「無名火」和「怪客」,也都有他演出,等著他排戲錄影呢!
這位肩膀寬濶的小生,在加盟中視之前,曾經去了香港一趟。他去香港,是應邵氏兄弟公司邀請前往的,在邵氏的一年八個月期間,他拍了四部片子,隨後,他回到了臺灣,投身最醉人的傳播事業——做一個螢光幕上最忠實努力的戲劇工作者。
說起來,高榮還是個有點兒迷信的年輕小伙子。
他說,老演員陳小皮給我算命,要我一定要把原來的名字張龍改掉,他說,張龍是個不好的藝名。這個藝名在字劃上算起來很不好,註定一輩子要孤軍奮鬥,很少能獲得朋友的支援,其他的壞處還有什麼短命啦,倒霉啦之類。
這些話說得張龍真是胆戰心驚,於是他改了名字,換成了個筆劃「大吉大利」的高榮。改了名字後,高榮認為真有「立竿見影」之效。他說,我改了名字,戲路固然是源源不斷,朋友愈來愈多了,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參加「大路」連續劇的演出,排戲、錄影得都非常順利,這不是改了名字的好處還是什麼?
事實上真是這樣嗎?倒也不盡然。憑著高榮的型和演技,左右逢源那該是自然的事情。
高榮是臺南市人,他說我參加「大路」的演出有個心願,希望閩南語電視劇的觀眾朋友也不妨來捧捧場,因為「大路」實在是一齣很有深度很有內涵的好戲。
義士演義士,真人演真事,劉文傑就這樣的走進了「大路」劇中。
「大路」連續劇中演出人員中,劉文傑是最感興奮的一位。
談起往事,劉文傑跌進了回億中,韓國戰場上的一幕幕,真是歷歷如繪,領袖的召喚又是多麼逼真而彌新。
那是個血肉橫飛的日子,那是個炮火連天的日子,隨著一波一波的人潮,我向前衝去,戰場上四處喊殺,屍體狼藉,人海怎能抵擋現代化自動武器所構成的火海轟擊呢?聯軍的進攻勢如破竹,匪軍根本毫無士氣,真是草木皆兵,真是風聲鶴戾,我被俘了……
恍如一場夢一樣,劉文傑說。我和大夥兒一塊兒被俘後,我們被分編為八十六聯隊七十二聯隊,我們被集中在一塊兒,自然的戰俘營成立了,從一個地方徙置到另一個地力,釜山——巨濟島濟州島到統營里。
營裹被俘的戰士們,全都是唾棄共匪暴政的,當時的我們只有一條心,要生存就要自由,要自由就要回到自由祖國去,那怕是任何犧牲我們都可在所不惜。
就這樣子,我們組成了反共抗俄愛國青年同盟會。
我是被編在第八十六聯隊的,我是聯隊的警備隊長,我們八十六聯隊一共有八千四百多人,反共抗俄愛國青年同盟會在初初創立時,只有兩百多人,當時成員很少的原因,一則是很多戰士們不知道成立了這麼個組織,二則是有些知道的戰士,深恐參加了會遭到營內匪徒毆打報復。
但是,很快的,像滾雪珠一樣,同盟會的會員越來越多了,中國雖然歷經匪徒威脅利誘,與匪徒大毆等挫折,但是同志們的心卻更堅強了,我們一定要回臺灣去!我們一定要回臺灣去!最後,整個八十六聯隊的所有戰士們都成了同盟會的同志,連帶的,七十二聯隊也組成了反共抗俄愛國青年同盟會。
劉文傑說,共匪的手段是陰狠毒辣的,在韓戰和談之後,他還給我們來了個大洗腦,我就是被洗腦的第一批人之一,但是大家嚮往自由,回到自由祖國的心意早已堅如金石,洗腦根本產生不了絲毫的作用。
因此,在一連串的奮鬥之後,當我們獲悉將被遣回自由祖國時,我們真是欣喜欲狂,我們個個相擁喜極而泣。
回到祖國後的這幾年,劉文傑過得非常幸福,他結了婚,已經有四個兒女,妻子在榮民總醫院服務,一家人其樂也融融。他說,看看現在,我真是不敢回想當初。
對於參加「大路」連續劇演出,劉文傑說,我真是榮幸,我更是驕傲,難以忘懷的往事現在重演,我願「大路」能真真實實的展現在大家眼前,因為這不是一個故事,這是一群中華兒女為生存為自由奮鬥的真實史蹟。
製作人饒曉明說,劉文傑先生的參加「大路」演出,「大路」一劇的全體演職員都倍覺光榮,因為有了這位反共義士的現身說法「大路」一劇將更為精采動人。(洪虎)■


arrow
arrow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