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黃海星已接下「星河」。
⑵黃導播很兇呢!怕怕!
1978年01月09日出版
(電視綜合週刊91期 P116~P117)
螢光幕後:
黃海星東山再起
重掌「翠笛銀箏」接手「星河」
●文/雷峰
黃海星要重執「翠笛銀箏」導筒?這也算是個新聞,因為「翠笛銀箏」當初由黃海星和崔苔菁一手做起,後來因為某些原因在幾個月前臺視導播大調動時,他被調為只負責行政工作的導播。此番又重做「翠笛銀箏」,其中的原因並不簡單。
在一個月前,「翠笛銀箏」就突然傳出顧英哲因為「大螢幕」分身乏術,由黃海星暫代導播,那時就有人料想可能從此「翠笛銀箏」就重回黃海星之手,但此事未經證實,直到前幾天臺視為「翠笛銀箏」開會後,決定了「放棄」顧英哲,這事才比較明朗化起來。
放棄顧英哲也不只是單純地為了要他好好做「大螢幕」,因為一個導播同時兼顧好幾個節目根本就是很尋常的事。據說顧英哲自從接了「大螢幕」後,對「翠笛銀箏」的確分心許多,而且顯得敷衍馬虎。
再者,臺視原先一心希望能用新購電子攝影機來攝製較精心構想的「翠笛銀箏」,但利用電子攝影機雖可省了外景轉播車的人力物力,卻要花費一倍以上的時間,而且做出來的效果並不如理想中的好。
顧英哲為兄效力,「大螢幕」接手後無法抽出充裕時間用電子攝影機錄「翠笛銀箏」,所以臺視決定讓他自「翠笛銀箏」解脫。
雖然黃海星一直在暫代「翠笛銀箏」,但正式開會決定的第二天就要錄影,導播組組長示意晏光前找人,以晏光前和黃海星多年的合作情誼來說,他當然還是請黃海星幫這個忙。
最近「翠笛銀箏」又要遠征南部,由黃海星任導播,但並不表示他就一口答應從此「接任」,他也有滿心的矛盾。
他交出「翠笛銀箏」時,正是崔苔菁在臺視大發餘威之時,當時可說是外景節目收視第一的風光,如今早已不復當年景況,他當然也耽心是不是能撐得住這個顏面。
他提出的條件是,要做可以,但堅決拒絕全部利用電子攝影機拍攝「以景配歌」的方式,頂多是轉播車為主,以電子攝影機為副配合。
接爛攤子是誰都不願做的事,除黃海星外,臺視也希望由黃國冶接「翠笛銀箏」,他馬上拒絕了,因為這種事他做得最多,到頭來都沒落好下場,如「我愛周末」、「凹凸鏡」、「彩虹屏」等。黃海星的心理大概和黃國治沒有兩樣。
黃海星有半年多沒有做節目,最近除了「翠笛銀箏」,公司又希望他做「星河」,臺視將楊燕主持,由光啟社製作的「星河」收回自製,授意黃海星導播。
黃海星已決定接手「星河」,「翠笛銀箏」雖也在做,但仍未十分確定,如果黃海星和公司協調有了結果,主持人王孟麗則是憂喜參半。
王孟麗和黃海星也有多年的合作,默契很夠,但黃海星比較「權威」,不太給人商量的餘地,和顧英哲比起來是嚴厲多了,不過王孟麗也不耽心,因為本來就該聽導播的。
「翠笛銀箏」在六十六年真是經過了不少波折和改變,它有點像曾經輝煌過的巨星,仍發著光,卻不再燦爛,不知新的一年會有怎麼樣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