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毓華1015A.jpg 宗毓華1015B.jpg  

1982年03月21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015期 P16~P17)

特載:

知女莫若父

─從一封來信看宗毓璍的成功之路

●文/石永貴

 

最近接到華裔美國傑出電視女記者宗毓璍小姐的尊翁宗凌老先生自洛杉磯的來信,談到一個組織和個人成功的關鍵,勾起了我的一些回憶,也引發了若干感想。由此更觸及了一位電視新聞從業人員置身於競爭激烈、挑戰無窮的客觀環境中,在主觀上應當抱持何種工作態度、處世原則、乃至人生哲學的問題。讀後,極為感動。特把它整理發表出來,有助於青年朋友的修身立業。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去年七月一日我到台視之後,在工作上必須關照的層面儘管頗廣,但是由於自己在國內及國外研習的主科都是新聞;服務於社會以來,也始終未與新聞事業脫節。所以對於新聞工作──尤其是電視新聞──始終特別熱衷。舉凡與電視新聞有關的報導、評論、分析、節目介紹或人物特寫,更是格外有興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以這些資料做為提高台視新聞節目水準的參考,也不失為有意義之舉。

任何一種工作或事業,固然需要法律和制度來立規矩、定方圓,但人的因素依然是成敗的關鍵所在。只有透過主動的人為努力,客觀法制的功效方能充分展現出來。所謂「徒法不足以自行」實為至理名言。

去年八月十七日,「中國時報」刊出一篇該報駐美特約撰述胡為美的人物特寫,主題為「我要做全美最好的記者」,副題是「訪美國電視界最高薪的華裔記者宗毓璍」,深深地吸引了我。這篇介紹全美最成功的華裔女記者ConnieChuung的專訪,內容豐富、文筆優美,把一個成名人物的背景、歷練、言行、及抱負,報導得淋漓盡致。

年薪五十萬美元的宗毓璍回答胡為美的問題時,道出了她作為一名電視新聞工作者,在西方社會中,以少數民族女性的不利條件,堅苦奮鬥、力爭上游的情形;同時在她功成之餘,而又能保存中國人溫柔敦厚的傳統美德,和人生哲學,讀後令人敬佩不已。至少,我個人認為,宗毓璍這種實至名歸的成就,已經樹立了電視記者的典範,足供國內電視新聞同業做為借鏡。

當時,我將這篇特寫剪下勾出要點,影印若干份,送請台視新聞部採訪組同仁參閱研究。台視記者群大都年富力強,平日工作勤奮,專題與訪談做得頗為出色,是一群潛力無限的人才,而在許多方面處境與宗毓璍相仿,由記者同仁去借鏡宗毓璍的成功歷程,當為較有意義之舉。

 

敬業精神與樂群作風

 

去年九月三十日,我到台視滿兩個月。當天下午三時,我以「台視我們的台視。」為題,向台視全體職工及演藝同仁首次發表「心得報告」,說了不少與大家共策共勉的感想和心得。當時我曾引用宗毓璍答覆前述訪問的談話,作為闡述敬業精神的具體例證。譬如,她每天至少工作十二個小時,理由是:「我永遠都帶著一份內疚感工作,因為我總是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又說:「我每年有六個禮拜的休假,但是我從來沒有用完過。新聞工作是如此日日常新,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我真不敢想像如果離開工作崗位幾個禮拜,還能不能立即再進入情況。」敬業之情溢於言表,真是可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宗毓華 石永貴
    全站熱搜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