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難求954A.jpg

主持人難求954B.jpg

①白嘉莉。
②包國良。
③張小燕。
④邱碧治。

1981年01月18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954期 P78~P79)
專題報導:
主持人難求
他是節目的靈魂

●撰文/余軍

台灣三家電視台節目主持人的演變,似乎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男性主持人和女性主持人,平分秋色階段,在這一階段主持人與舞台上報幕人的性質,相去不太多。第二階段是女性主持人獨佔一枝春階段,在這一階段,女性主持人能歌、能舞、能演,搶盡螢光幕的光彩。第三階段是現在所呈現的現象,可以說是女主持人獨立作戰、男性主持人集體創作時期。不過,在個人看來,不管那一個階段,似乎我們的節目主持人制度,始終是在摸索中,試圖走出一條路來。
主持人是一個節目的穿針引線者,是一個節目的筋絡;不應該是道具、不應該是說話機器、也不一定是能歌者或能舞者。主持人除了風采、儀容讓人不討厭而且討喜之外,應該內涵比外在重要;所謂內涵,色括學識、機智、口才、大度量、以及觀念的不斷求新等。

當主持人需要學養

大家都從外國電視中看過蘇利文劇場主持人蘇利文,他縮著個脖子,尊容也不十分出眾;然而,美國許多紅極一時的影視明星,爭相在他的節目出現,引以為榮,為什麼呢?因為三位可以說面貌相當醜的主持人,內蘊才華,他不歌、不舞,卻把節目引介得順暢明快。相反的,我們自己的主持人,吃力的又歌、又舞,結果並不一定擁有開機率,原因常常在於內涵不夠,甚至開口白字連篇,有時說話輕重不分,傷人亦不自知,而歸根結柢多半是素養問題。

有學歷限制的規定

行政院新聞局大概也有這種感慨,所以在廣播電視事業從業人員管理規則的第九條,明文規定:「廣播電視事業之節目製作人、主持人……應具有大專程度或曾任相關之助理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者。」這一條條文,以目前的情形來說,新聞局對社教性質的節目主持人,要求從嚴;對綜藝節目從寬。新聞局所以採取不同的標準,大概是社教節目多數有其知識性、教育性,不容忽視;可是綜藝節目,娛樂成份居多,既是娛樂節目,主持人之面貌、歌技、舞藝與學識,應該一併考慮,結果,在「才難」的情況之下,顧得了東,顧不了西,只好勉為其難,有所謂助理節目主持人出現,援引條文:「曾任相關助理職務……。」也勉強說得過去。
綜藝節目主持人;在電視台或者節目製作公司的立場,理所當然最理想是色藝雙全,如果能再具有大專程度,更為理想;可是這樣十全十美的事可遇不可求,於是以知識程度與色藝衡量,寧取色藝出眾者,而捨知識程度了。因此,在綜藝節目主持人裏,具有大專畢業程度者,就鳳毛麟角了;也就因為如此,才會有一位主持人唱那首小雲雀時:「只要你餵我一粒香粟。」唱成了:「餵我一粒香栗。」幾乎把小雲雀噎死了。
新聞局不是不要求電視公司,可是電視公司為難的是人才太難找了。不過新聞局依然存疑的是每年從新聞科系或戲劇、廣播電視科系畢業的青年,總有兩千人左右,真的就發掘不到人才嗎?

要對節目內容了解

一個出色的節目主持人,其所以出色,常常是自然;所謂自然,除了不忸怩作態之外,主要的還是主持人對整個的節目,有一個全盤的了解,也就是說當節目製作人,在對某一個節目概念初起之時,就應該考慮讓主持人開始同時加入,共同在構思、企劃、撰稿等多方面了解,尤其,要讓他對同台演出的人、受訪問者等等,都有相當的認識,甚至,要了解到參與演出者的個性;那樣,當節目進行,而有什麼突然事故發生時,主持人方能各據所長,利用現場人力、佈景等等,遮蓋及適當處理突生意外。好在,我們絕大部份節目,均屬攝影棚錄影,或者拍攝外景、剪輯完竣者,已經把不適宜部份都過濾了,如果真個現場直接播出,不知有多少笑話紕漏可看呢!
新聞局針對目前節目主持人種種問題,據聞可能以座談、講習等等方式,來強化主持人陣容,溝通大家觀念,使各類節目主持人,至少在主持節目時,基本觀念上要站得作腳;不過,新聞局如果能多獎勵優良主持人,或者效果更佳。目前各台主持人不勝枚舉,其中也不之優良者,如台視五燈獎的邱碧冶,親切自然、落落大方,類此一型的還有,都值得鼓勵。

好主持人應該獎勵

電視台對節目主持人應當要比演藝人員、歌星、更刻意地培養。培養其學識、氣度、機智、口才等等,寧願選一個肯虛心受教的,也不要十個自以為是的人。如果,電視台肯選拔、肯培養,不出三年,必然可以發現人才,不要小看了主持人,成功的主持人,才能帶動節目的成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主持人 新聞局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gbz 的頭像
    kgbz

    烤雞脖子..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