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換角,楊凱琪演出碎心人。
1984年10月22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679期P58~P60)
「台視側訪」─碎心人‧人心碎
●採訪/非非
●「冷月‧孤星‧劍」劇中的「碎心人」一角,播至中途,竟爾換人,製作單位的說法,是因為張詩涵已經開學了,所以由楊凱琪接手。
張詩涵在演出「冷月‧孤星‧劍」之前,即已考上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科,十月上旬學校開課,經她一再請假,學校礙於規定未准,所以張詩涵在學業與事業間,選擇了學生一途。
根據教育部的規定,在校生除了寒暑假外,不得在外從事表演工作,但以戲劇為修習對象的科系不在此限。張詩涵是舞蹈科,所以校方不准假。
接手的楊凱琪,說是新人也不然。因為她是拍廣告被發掘,在加入「冷」劇前已參加過中視「創作劇坊」及台視的「警探出動」演出,不過都是無足輕重的角色罷了。
「冷」劇導演李鵬說,他在二個月前就已經發現了楊凱琪,並且予以調教訓練。言下之意,似乎早就知道會有換角之舉。
據了解,李鵬的確是留了一手。因為當初他雖大膽的啟用新人張詩涵擔任女主角,可是對她卻不敢抱著太大的希望。
張詩涵倒很爭氣,慧根也足,戲越演越好,把個冷峻碎心且充滿仇恨的角色,揣摩得甚為成功,導演也就順水推舟讓她演下去。不料「冷」劇錄影耗時,特技繁多,無法在張詩涵開課以前錄完,所以又順理成章的打出楊凱琪,只是張詩涵卻不免「心碎」了。
前後兩個不同的演員,如何連戲?劇情中早有安排。原來張詩涵在劇中,從小就被仇家追殺,因此她於習得武功之後,乃易容在江湖上行走,誰也不知道她的真面目;直到有一天和別人決鬥,墜入絕情谷而為高人所救,高人告以:人生在世,無法
以真面示人,豈不枉然?因此碎心人出谷後,即以本來面目闖蕩,由楊凱琪接手自是合情合理。
如此毫無罅隙的換角,倒是首次看到,所以很多圈內人都認為看似粗人的李鵬,確有過人之長處。
秀蘭演歌另有一功
●專做特別節目的秀蘭,光復節又軋上一腳,當天下午四時半至五時卅分,推出「歌聲響寶島」的歌唱節目。
基本上,秀蘭能在電視上生存,就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因為她幾乎長年不在國內,而且歌路也不是流行曲調,是百分之百的日本演歌唱腔,年輕人聽不下去;但是卻有一批老式歌迷愛聽得緊。
這批人不乏財力雄厚的企業家,遊說他們投資廣告開個節目是小事,因此秀蘭就是靠商家的支持,每年做些特別節目,不讓本地觀眾忘了她是誰。
由於學的是演歌,所以秀蘭把歌唱重心擺在日本,通常她都到地區性的俱樂部、歌廳唱歌,長得是日本人樣,再加上一副小虎牙,更是全盤日化。國內去的歌者,大都想在異邦揚名立萬,卻往往鍛羽而歸。秀蘭卻不是如此想法,因為演歌是日本特
有的歌唱文化,她想賺日本人的錢,祇有往下紮根,所以她不求聞名,每年的秀約卻多得甚至「年」都必須在當地過,為的是一個利字;看來真正聰明的還是像秀蘭這種人呢!
倚天屠龍不敵鹿鼎
●「倚天屠龍記」於十四日大戰中視的「鹿鼎記」,成果顯示略挫於對方。這是國內電視史上第一次以同一作者的改編作品對陣的情形。
其實「倚天屠龍記」不敵「鹿鼎記」是預料中的事,因為它倉促成軍,匆匆上檔,播出時,連真正男主角張無忌的人選都還未定。
導演陳明華對被要求臨時接檔,也是百般不願意,理由一如前述,一切都太匆匆。雖然過去他有「快手」之稱,那是由於一切必須「炒」的菜和配料都在手上;此次的「倚」劇大不相同。
尤其在角色選擇方面,幾乎讓陳明華沒有考慮的餘地;再加上故事大綱送審時,新聞局有意見,連著改兩次才過關,但播出日期已迫在眉睫。
當然一次的交手,並不能表示最後的結果。據電視界的人士說,「倚天屠龍記」仍有優勢可為,因為它故事性甚強,整齣戲的走勢也是順著原著拍下去,越後面越精彩。
山歌之戀人仰馬翻
●另一齣復古式的歌唱電視劇「山歌戀」,近日也拍得人仰馬翻,導播與編劇更時常為了彼此的意見而怒目相向。
「山歌戀」原來定十九日播出,可是由於這齣戲除了一般性的準備工作之外,還需要把唱歌的部分先編好、錄好,手續上便繁雜許多,經製作人林柏川一再向台視反映,節目部才答應延至廿六日播出,其空出的一週檔期,由原來的「全國歌唱名人排行榜」做一週回顧的專輯。
台視為什麼堅持要推出型態上老掉牙的「山歌戀」?據悉這是節目部企劃組長李光輝的點子,他認為復古並無不好,至少在目前三台各單元劇時段的型態都雷同的情況下,推出一個山歌節目就是創新,未嘗不可。
製作人林柏川也認為「山歌戀」雖是老型態,但非新瓶舊酒,因為他祇保全山歌的模式,至於音樂、佈景、道具及演員的造型上,都已經隨著時代而改進,所以「山歌戀」是一齣全新的劇集。■
▲「鹿鼎記」中的周紹棟〈右〉、胡錦、李小飛。
▼「牧野鷹揚」中的雲中岳、林南施。
1984年10月22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679期P61~P63)
「中視消息」 ─胡錦搭上周遊
又演名妓又演媽
●文/祝斐
自由身的胡錦,遊走三台間,走上了中視螢光幕,此外,並將為周遊的公司演出錄影帶節目。
前一陣子曾忙著作秀的胡錦,在出現於華視螢光幕以後,中視的「鹿鼎記」開錄當天,突然成了劇中的太后演出者,胡錦的現身,確實引人注目。
因為「鹿鼎記」拍定裝照時,胡錦並未出現,戲裡演康熙皇帝母親的,當時是貝蒂。
但是一夜之間,「鹿鼎記」的太后一角,由貝蒂變成了胡錦。胡錦為「鹿」劇忙碌時,貝蒂正忙於作秀。
胡錦願意接下「鹿鼎記」的太后一角,扮演周紹棟的母親,乃因為這位太后,將是一人飾兩角,太后出現了真假兩位。假太后深沉陰狠,心機重重,但是外表卻圓滑週到,善體人意;真太后卻是宅心仁厚,慈悲嫻淑。
胡錦認為能碰上這麼夠刺激,能發揮演技,可過足戲癮,還可以讓當紅小生喊聲娘的角色,即便是瓜代他人上陣,也不願放棄如此大好演出機會。
此外,胡錦還同時答應了製作人周遊,將為她首度嘗試製作錄影帶助陣演出。
周遊第一齣製作的錄影帶,劇名是「十大名妓」,胡錦在衡量之餘,決定扮演的角色是蘇小小。
雲中岳拍馬戲
摔得鼻青臉腫
雲中岳在苗栗摔得鼻青臉腫。
銀幕上的瀟灑王子雲中岳,繼俠義劇「若水無痕」之後,最近二度為中視演出電視單元劇,那就是每週一晚間九點半播出的「牧野鷹揚」。
「牧野鷹揚」以北大荒為背景,敘述一群獵戶與游俠,基於愛鄉愛土,為保護和爭奪一塊地,而發生的曲折故事。這類演出,難免有拳來腳去的打鬥場面。
拍過無數動作片的雲中岳,對打鬥演出,可說無須皺一下眉頭,但是,這位台中體專出身,對跳馬等墊上運動頗有心得,跌打翻滾難不了他的演員,這回卻真的為了拍躍馬場面,跌得屁股都快開花了。
原來為了表現劇中人的神勇,導演多次安排男主角雲中岳,從樹上或任何高處,一躍即落在馬背上,然後策馬急奔。
任何危險的動作都自己來,從不假手於替身的雲中岳,這會兒不是因為落點有差,就是老馬不合作,在他落背之前,早一秒鐘拔腿跑了。
因此,雲中岳被摔了不下七八趟,其中因為拍攝地點在一處河床上,河邊的鵝卵石四角崢嶸,猛落在上頭,雲中岳的苦處就可想而知了。
崔浩然有疾
與假髮結緣
崔浩然久別再現,要演國父倫敦蒙難記,與中視十一月晚間八點檔連續劇「輕霧」。
自從「大執法」之後,儘管中視的戲劇節目,一齣又一齣的新戲,連開不斷,但是,其間除了一些小單元的演出之外,崔浩然似乎被遣忘了。
在中視演員一片軋戲,軋得製作單位為抓人而頭大萬分之餘,崔浩然默默的為十一月初將上戲的八點檔國語連續劇「輕霧」,忙著赴台東、梨山等偏遠地區出外景,他的專心演出,製作單位自是歡心異常。
這期間,崔浩然還為十一月十二日,慶祝國父誕辰,錄了一集「國父倫敦蒙難記」,戲裡他演國父。崔浩然覺得演藝生涯中,有幸扮演這位一代偉人,算是自己三生有幸。
崔浩然久未在螢光幕上演出,這與他因盲腸炎開刀,事後因服用某種藥物,引起頭髮脫落有關。目前崔浩然的頭髮雖已長出,但是,並非整個頭皮都能勻稱的長出毛髮。
因此,無論是「國父倫敦蒙難記」,或是「輕霧」,戲裡的崔浩然都戴了訂製的假髮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