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現場G197A.jpg

第一現場G197B.jpg

第一現場G197C.jpg

第一現場G19701.jpg

第一現場G19702.jpg

第一現場G19703.jpg

⑴「第一現場」是華視新聞性節目。
⑵主持人親自到達現場,說明事件經過。
⑶工作人員為拍真實外景而忙碌。
 
1980年01月21日出版
(電視綜台週刊197期 P54~P56)
節目動態:
「第一現場」有嚴謹的一面
●文/黃朴
 
華視「第一現場」的推出,又再度為華視的新聞性節目注入一針強心劑。
長久以來,新聞性(以社會新聞為主)節目即是華視所一貫重視的焦點,從兩年前的「法網」,到「追追追」,再到「三百六十度」,以及「大特寫」、「大標題」等;再加上最近所推出的「面對面」、「舌戰」,真可謂琳琅滿目。
 
老節目的新縮影
 
上述節目,除了「面對面」及「舌戰」外,都由於各種因素結束了播出;但是這些節目所留下的製作方式和型態,卻深深的影響著後來作節目的思潮。
「第一現場」即是這一連串節目的新縮影。
「第一現場」顧名思義,是任何刑事案或重大事件發生的第一所在地,因此該節目的製作方向就是朝這個目標邁進,主持人是曾主持「大特寫」的王明德
在「第一現場」裏,王明德及製作單位踏遍了案件原告或被告人以前所走過的地方,抽絲剝繭的,企望把這些事情一一重現在觀眾的眼前。
每週播出一次,準備工作和錄製是最忙碌的。往往他們跑遍全省出外景三天。回來剪接過帶又需耗上兩天,因此難得有休息的時刻。
 
把題材擴及國外
 
「第一現場」的最初構想是想把「三百六十度」裏的「法網」部份。獨樹一個時間,並且同時把資料來源伸向國外,例如「甘迺迪遇刺的現場」、「原子彈爆炸的現場」等皆是。
但是其製作方式卻有顯著的不同──儘量少用「假演員」。
以往「法網」之受歡迎,那是因為它把一些事實真相重演,相當具震撼性!而「法網」之所以受人詬病,也在此一項報導的逼真,有時候太殘忍的圖片及血淋淋的鏡頭充斥螢光幕,而一些不必要的主觀鏡頭也用得太濫,所以「第一現場」全部做了修正。
主持人在影片裏,佔有很重要的份量,從頭到尾串成一氣,親自到達現場說明事件的經過,因此「第一現場」的畫面達到淨化了。
 
第一集節外生枝
 
「第一現場」從十二月十五日開始播出,第一集介紹了各國武器的發展,然後便選擇了最近比較聳動的社會新聞「生生美容院命案」來揭開序幕。
本來第一集打頭陣的是「谷名倫之死因」內幕追蹤,為了力求公正確實,製作單位還特地遠赴美國訪問劉家昌,而且在國內也請了李欣關毅胡茵夢等人來實際談談谷名倫的性格及嗜好。同時配合廣告宣傳,電視臺及報章雜誌均曾予以刊出。
不想,這個題材在欲播出幾天前竟然遭到某方面的阻礙。
一則事關劉家昌,再則這個題材所牽連的人也太多了,因此也祇好作罷。
不過,雖然「第一現場」未能播出這個現場,但是從他們製作的態度,倒可以看出製作單位工作極其嚴謹的一面。
「第一現場」時段在每週六下午一時卅分至二時十五分播出,希望不久的將來,它能把國內觀眾的視線引向國外的現場。■

arrow
arrow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