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01月09日出版
(電視綜合週刊91期 P76~P81)
專題報導:
算一算這一年跳槽的總帳!
●文/安安
民國六十六年已近尾聲,在歲末感歎時光飛逝不再之餘,我們不妨也在一片「檢討」、「回憶」聲中,替三家電視臺這一年的跳槽與挖角所掀起的種種狂瀾,來個歲末總結賬,並比較一下其中的得失。
昨夜風雨聲
跳槽知多少
首先就臺視這位在三臺中的大哥而言,打從今年年初開始,就一直居於被「挖」的挨打下風。章君穀牽著么女張薇薇、領著多年好搭檔常楓、馮海、「半個」金石〈眾人皆知,金石人雖在臺視演戲,心卻在華視幹戲劇指導,所以姑且僅稱之為「半個」〉跳槽華視,再搭配上張允文、儀銘組成「君石小組」。
緊接著,四月份鳳飛飛「飛」向中視,搞得臺視「星」心惶惶;陳蘭麗想效顰、藍毓莉亦起鬨,弄到最後,崔苔菁和劉文正倒真的在八月間奔向華視去也。爾後白嘉莉遠嫁印尼,暫告退隱,臺視一下子失了四員金字招牌的大將。
倪敏然則是在那一回合跳槽接近尾盤時後,才靜悄悄地溜進中視大門。
挨打居下風。
渾身是窟窿
雖然在春夏秋這三季,臺視是處於下風,「外流」遠超過「內流」,但在末季這三個月,由於節目部的全力反擊,張琍敏和侯麗芳終於分別由中視、華視「挖」了來啦!總也算替臺視爭回了點面子。張琍敏對外宣稱回臺視是回娘家,一時也傳為圈內趣談。
此外,尚有葉明德由華視重返臺視吃回頭草,凌菲也因中視「華燈初上」被停播,有意再回臺視娘家,這也未嘗不算是歲末的一樁小收穫。
鳳飛飛來朝
徐琤琤沒走
再談中視。中視今年度在挖角方面最大的收穫,人人皆知,是頂頂有名氣的鳳飛飛小姐。「祇要握有這麼一張『鳳凰』王牌,中視就夠了!」許多圈內朋友閒談挖角事件時,都會在末尾補上這一句。
在中視,目前除了鳳飛飛外,對蕭孋珠、鄒娟娟〈這位丫頭過完了民國六十六年恐怕也難保不走!〉、楊美蓮、江蕾、尤雅、于櫻櫻等,幾乎都一視同仁,並未另眼看待。
也正因為大夥上節目的機會一樣多,所以進一步,公司肯不肯替他〈她〉開綜藝節目,就成了紅不紅的比較方式了。
尤雅本有過跳槽念頭,結果因為「歡樂今宵」要繼甄妮之後讓她接主持人,才肯續留中視。徐琤琤也在歲末跳槽風波裡,空喊了幾聲,最後還是留在中視沒走。
挖角無高下
得失寸心知
話再扯到中視今年度的得失。於「得」上,除鳳飛飛外,尚有倪敏然、周明惠、劉藍溪;在「失」中,孫嘉林、甄妮去了華視,張琍敏、凌菲去了中視。這麼一來一往,似乎在前半年,中視是佔上風,但在下半年,連走了幾位大牌人物,瞧上去好像有這麼一點點失算啦!
不過總括一句,套上圈內人愛留做結尾的話語:「有個鳳飛飛,中視再怎麼講都算是三臺挖角戰的贏家。」是嘛!翻翻「電視綜合週刊」本屆金像獎,鳳飛飛的票數高達一萬三千以上,真是國內最受歡迎的「星」字號人物。
綜藝節目抬頭
巨星端足架勢
最後來瞧瞧華視,今年,民國六十六年是華視豐收的一年。
年初有「君石小組」的加入,充實了戲劇節目,接著崔苔菁、劉文正的跳槽,使華視多年不振的綜藝節目抬了頭。八月更有孫嘉林加盟,而今甄妮也要到華視開新綜藝節目了。
以開「大型」節目做為挖角之餌,早成了華視的絕招兒,也造成華視如今「大牌」端架子的不平等趨勢,這種大牌與小牌之分,華視比起其他兩臺最為明顯。
老牌紛紛加盟
最佳收容地盤
另外尚有附帶的小收穫,也為華視帶來番新氣象。
那便是對老牌歌星的來者不拒,以前有姚蘇蓉、林松義、陽光,現在新的更有趙曉君、婉曲、孫永鳳、以及高鳴太太于真。
那位影歌星想東山再起,華視是最佳「收容」的地盤。
不過,為了「挖角」,為了讓節目備受觀眾重視,華視今年確實投資了不少金錢與心血。想想「劉文正時間」給予場棚、節目費各方面的最大方便,恐怕是三家電視臺前所未有的吧!
冷眼透視跳槽
三臺各有千秋
而崔苔菁「翠堤春曉」、「合家歡之夜」與即將開播的「歡樂周末」,統統屬外製外包,如果單論金錢方面利潤,華視想來並沒有很理想的收穫。
冷眼旁觀,這一年的歲末總結,三臺各有千秋,也各有收穫。華視應該頒發第一名「爭奪」獎,中視與臺視固然有「交流」意味存在,但若拿鳳飛飛事件來稱斤論兩的話,中視似乎應給該是亞軍,臺視老大哥由於「原則」堅持太多,祇有敬陪末座了。
新的一年即將展開,許多在年底合約到期的演藝人員,面對嶄新的民國六十七年,似乎又要有番「愁煞人」的簽與不簽重大抉擇要考慮。
跳槽與挖角,祇要有電視臺存在,尤其祇要有簽約制度存在,好戲還是有得瞧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