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人:陳義、林西野
導演:張申
【演員表】
李大亮─高鳴
池夢彪─李隆華
吳孝寬─馬如龍
朱叔裕─蘇真平
范承業─石峰
朱宗和─楊長江
池碧娥─丁翠
池新福─武拉運
白蝴蝶─???
何春琪─???
何夫人─陳淑芳
何倫──賴德南
楊廣──張潭義
楊素──歐雲龍
⑴籌劃經年,製作嚴謹的五府千歲,歡迎您按時觀賞。
⑵高鳴飾演李府千歲。
⑶李隆華飾演池府千歲。
⑷馬如龍飾演吳府千歲。
⑸蘇真平飾演朱府千歲。
⑹石峰飾演范府千歲。
⑺忠義千秋的五府千歲,廣為後世所祀奉,上圖為南鯤鯓代天府神像。
1975年03月17日~23日
(華視週刊177期 P60~P61)
移孝作忠的「五府千歲」
●
⑻〈高鳴〉。
⑼石峰與蘇真平分飾范府及朱府千歲。
⑽高鳴飾李府千歲。
⑾馬如龍飾吳府千歲。
⑿李隆華飾池府千歲。
⒀武拉運與丁翠在劇中造型。
⒁賴德南與蘇金龍在劇中造型。
⒂眾兵將捉拿柳述。
⒃張潭義飾煬帝,歐雲龍飾太師。
⒄煬帝接受群臣的朝拜。
⒅外景的跑馬鏡頭。
1975年03月17日~23日
(華視週刊177期 P14~P19)
「五府千歲」
●文/永典
且說文帝病危之時,兵部尚書柳述,侍郎元巖均侍候在文帝之側,他兩人最清楚文帝最後一道聖旨內容。然而,文帝次子楊廣為達到其繼位之目的,偽造詔書逼死長兄楊勇,完全不符文帝之旨意,難怪楊廣露出猙獰面孔,一再暗中唆人追殺尚書柳述與侍郎元巖。
宮廷秘密是禍端
知道這件宮廷秘案的柳述與元巖,雖然先後被追殺而身亡,但是,太師楊素卻另有所顧患,因為兵部尚書柳述曾在逃避追殺之際,曾經一度為英雄豪傑朱叔裕與范承業所救,很可能柳述已將此宮廷秘事向朱叔裕、范承業二人言及。因此,太師楊素一而再的請旨。傳令武將非殺朱、范
二人滅口不可。如此一來,宮城內外,表面上看來相安無事,實際上諸王之中各個虎視耽耽,正在醞釀著無法防範的一場殺伐。
朱叔裕與范承業此際正因朝廷繪形繪影,處處招貼告示,要捉拿他二人而東藏西躲,甚至於范承業不得不棄家園於不願,一路上揹著身患重病的老父朱宗和逃難,翻山越嶺,櫛風沐曲。好不辛苦,最後還是被朝廷兵馬追上,還混戰一場呢。
蘇真平飾演朱叔裕
朱叔裕是由蘇真平飾演,朱叔裕共有五位結拜兄弟,大哥李大亮、二哥池夢彪,三哥吳孝寬,他排行第四,五弟是范承業,五位兄弟雖為異姓,但他們親情勝於手足。
楊長江是演朱叔裕的父親朱宗和,他是個身患疾病的人,在家養病,那知道叔裕為了救尚書柳述之命,招來殺身之禍,惹上不可收拾的殘局,兒子為保護父親,幾乎命喪追兵劍下,又義子范承業因衛護自己安全,加入混戰中,協助叔裕,也差一點一命嗚呼。這可叫朱宗和太難為情了,怪不得楊長江說:「早知要麻煩這麼多人,我寧願不演這個角色了。」
石峰飾演范承業
范承業是由石峰飾演,他在結拜兄弟之中是排行最後,范承業最重情義,也最聽話。
范承業在追兵不斷的追殺之下,身受重傷,眼見義父朱宗和和四哥叔裕就要沒命,他又無能為力,在此千鈞一髮之際,突然出現一位俠女白蝴蝶相助一臂之力,才算擊退追兵,挽回他們三條命。
雖然如此,但朱宗和又因不能靜養,疾病突發,竟然一命歸天。叔裕與承業非常悲慟喪父,他們逃難奔波在外,所隨身攜帶之銀兩早已用罄,如今流落他鄉,人地生疏,告貸無門,竟無錢安葬父親。
正當兩人急得團團轉之時,承業才想起街頭處處有榜示,朝廷正重金招聘各路英雄好漢。承業為了葬義父,偷偷前往應試,以他高深的武藝及其英勇風采,深為主考官宇文成大將軍所激賞,受聘為帳下將軍。
承業獲得銀兩後,厚葬義父盡義盡孝,由此博得白蝴蝶的由衷敬佩,從此種下范承業與白蝴蝶的愛情幼苗。
叔裕不知情由,范承業賣身葬義父的孝心,並未取得朱叔裕的諒解,甚至於辱罵承業貪圖功名,背棄忠義,而承業既不辯解,也不放棄原意,默默地忍受著叔裕百般凌辱,其情其義,真是令人感動。
高鳴飾演李大亮
李大亮在他們五兄弟之中,排行老大,是一位智勇雙全的英勇豪傑由高鳴飾演。他為人忠義,忠貞愛國。交友重信義,故五兄弟之中,最尊敬大哥李大亮。大亮原本在朝廷為官,想不到楊廣假旨逼兄楊勇至死,達成纂位,奸臣猖獗,殺害忠良,如此朝綱凌亂,大亮卻辭官返鄉,其母
訓斥他貪生怕死,對國家不忠不義,要將亮趕出門外。亮侍母至孝,移孝作忠,立即前往南陽關,要投效忠良伍建章遺孤伍雲召麾下,雲召當時擁有十萬大軍,鎮守南陽關。
大亮欲往南陽關,途經渭水,前訪義弟池夢彪,大亮邀夢彪共同投伍雲召,夢彪正巧已與渭水太守何倫之女何春琪訂親,這就使義弟夢彪左右為難,大亮知曉後力加勸阻義弟同往,乃告別池府,單獨前往南陽關。
李隆華飾演池夢彪
池夢彪是排行老二,武藝精通,在五兄弟裏他很敬愛兄弟的,為人耿直忠心,侍父母至孝,是由李隆華飾演。
當池夢彪知道大哥大亮的苦心之後,不顧與何春琪的婚約,決心捨情取義,立刻隨大哥之後投效伍雲召。夢彪這個決定,反而使李大亮有些過意不去。
李大亮與池夢彪投效伍雲召後,軍威大振,使何倫無從下手,一籌莫展。
賴德南飾演何倫
當何倫奉密詔領兵攻打南陽關,兵到關下,第一個晚上就遭到劫營之苦,何倫被伍雲召抓進關裏,這就是李大亮與池夢彪獻策之功,當夢彪發覺被捉進關來的是準岳父之時,他才發覺當初準岳父一再反對他投效伍雲召之原因。現在,他更明白準岳父阻止春琪與他訂親是因為他們兩人將站在敵對的立場。
伍雲召要將何太守斬首示眾,池夢彪趕緊跪下求情,不管怎麼樣,何倫總是他的準岳父,怎能睜著眼見他被斬首。李大亮也前來求情,雲召顧慮到情與義,雖然表面不允,暗地裹卻放何倫逃生。
賴德南是扮演渭水太守,何春琪的父親何倫,他本是身材魁梧,穿起將軍服裝來,配上寶劍,真是精神抖擻,威風八面。
丁翠飾演池碧娥
丁翠是扮演池夢彪之母,池新福之妻池碧娥,她很愛護何春琪,更高興於何太守答應這門親事,那知道正在準備訂親時,夢彪之義兄李大亮來訪,夢彪就跟隨他投效伍雲召,又聞得何太守奉密詔領大軍征伐南陽關,真叫她提心吊膽,準女婿與準岳父刀兵劍相見,不論誰存誰亡,都叫她坐立不安。
武拉運飾演池新福
武拉運也將參加「五」劇演出,他是扮演池夢彪之父池新福,純粹是一位忠貞愛國、愛民族的老百姓,當他知道義子李大亮的一番苦心與情義後,立刻鼓勵兒子夢彪隨後跟他投效伍雲召,為國盡忠,為民盡義。
陳淑芳飾演何夫人
陳淑芳是飾演何太守之妻,何春琪之母,她在戲裏表現出中國固有烈女的美德,當她知道丈夫領兵前去討伐南陽關時,她更關心準女婿夢彪的生死,鼓勵女兒春琪跟隨夢彪去,但被何倫所阻。
某日,朝廷增援兵馬五十萬前來討伐伍雲召時,將南陽關圍困數月,致使南陽關糧絕,兵將無心戀戰,死的死,逃的逃,南陽關一片火海,何寶慧派人到處打聽夢彪生死下落,催女兒前去濟南會晤夢彪。由於她的決心,也挽回丈夫何倫的良知,誓志為國家、為民族,剷除奸患,共扶
忠良。
馬如龍飾演吳孝寬
五兄弟之中,以吳孝寬家境最為富裕,吳孝寬排行第三,在此亂世之中,他大可不必捲入戰端,但是,由於大哥二哥李大亮、池夢彪為救南陽關被圍困的百姓之命,殺開血路逃出來,突然來府相訪,吳孝寬一面顧慮兄弟情義,一面為救國家大難,遂變賣全部家產,與義兄共赴南陽關救危。
吳孝寬是由馬如龍扮演的,當孝寬與大亮、夢彪三人好不容易將糧秣運到南陽關外時,南陽關已經是一片火海了,再也不能挽救,三兄弟只好商議,另投他處,再尋訪四弟、五弟行踪。
張潭義飾演楊廣
隋文帝次子楊廣,由他遭受罪魁禍首的太師楊素挑撥是非所擺佈,當時,楊廣年僅二十歲左右,是一位尚不知世故的人,難怪他要受楊素〈歐雲龍飾演〉、張衡等這一班奸臣花言巧語所迷惑。
張潭義初嘗皇帝滋味,接受滿朝文武百官的朝拜,他坐在太師椅上大叫:「過癮!過癮!」
穿上皇帝龍袍的張潭義〈別號小張〉,頭上戴著皇冠,走起路來龍行虎步,一搖一擺的,他就是隋煬帝,再也不是小張了。
北投林區拍外景
製作人林西野,領著一支「五府千歲」的外景隊,帶著各種器材、攝影機、道具、演員,以及十數匹「馬」演員,適逢藍天白雲,風和日麗溫暖的初春陽光下,浩浩蕩蕩的前往新北投山區拍外景。
第一個攝影區是森林山區裏的馬路上──跑馬。由於戲裏的需要,拍攝了不少難得一見的驚險奇觀鏡頭,像緊急跑馬,飛奔而來,騎馬追殺逃犯,飛馬躍過深谷,還有……。
春風得意馬蹄疾
十數匹馬兒跑起來,一蹓眼就不見了馬影,只見一片塵土灰揚,遠遠看來,十數匹馬齊奔,其場面之壯觀,實不遜於西部騎兵團之戰爭大場面。
第二個攝影區是靠頂北投的硫磺坑山區馬路邊,噢!這個地力風景很幽美,馬路邊上,處處野花爭春風,還有半山腰間的杜鵑花,都含苞待放,顯然春天已來到人間了。
演員們剛在公司攝影棚裏錄完「府城八條龍」,難得有此良機到郊外活動,忙裏偷閒,躺在軟軟的山坡草地上,不覺身心舒暢快活,雖然此地硫磺味很濃,但他們仍吸了不少這種少有的新鮮空氣。
如此一來,可就忙壞了小江和古錐,到處在找不到演員,直到導演張申一聲令下:「OK!回公司!」演員們,個個才從草叢裏爬出來。
高鳴、蘇真平騎馬真是高手,石峰、馬如龍、李隆華騎馬也不賴,他們五位以往在同一部戲裏演出是常有的,然都是站在敵對的立場,此次他們將以五位結拜兄弟站在同一立場姿態演出,讓我們來拭目以待他們之各顯身手。■
⒆台北新店蔡傳馨家中供奉的五府千歲。
⒇南鯤鯓「代天府」供奉五府千歲,信男善女不絕於途。
(21)地方名流多為五府千歲寺廟題扁。
(22)新店七張「青南宮」供奉的朱府千歲。
1975年03月17日~23日
(華視週刊177期 P20~P23)
民間心目中的五府千歲
●文/陳彥
中國悠久的歷史上,出現過無數的英雄豪傑,他們敢於犧牲和英勇奮鬥的精神,曾為當代人們所敬仰,他們無私無我的高貴品質,永遠為後世人們所崇拜。
在隋朝,那久遠的年代裡,有五位英雄人物,至今仍活在人們心裡。在臺灣每一個角落,都有屬於他們的廟宇,還流傳著他們顯聖的事蹟……。
民間提供資料
當「五府千歲」的節目預告出來之後,五股鄉慈法宮的陳茂松、許雨傳特致函給該劇的製作人,內容如下:
聞貴公司欲演出「五府千歲」閩南語連續劇,敝宮同仁甚感讚同,我現在奉上一點資料,望祈參考:
五府王爺寶誥皈命禮讚詞:成神由道,義通玄元,立德立功,著不朽之偉業,曰忠曰孝,表勸善之仁風。鞭策騏驎。仗驅狒?,威風足資鎮懾,邪氣賴以清除。代天施恩,為民降福。弭禍患於已兆,泯災荒于未萌。開府受封,顯靈拜爵,立身行道,布化宣猷。李、朱、吳、池、范府王爺洪仁濟世真君。
以上讚詞,建議在片頭上,以唸經之聲調配合字幕播出。
據歷代之傳聞在初唐時代,被封為開國功臣的三百六十位進士之中,有金蘭之交之李、池、吳、朱、范五位千歲,在清代之漳、泉先民隨民族英雄鄭成功來台時移住今之代天府廟址。
另有傳說,「五府千歲」受玉帝敕命南巡閩浙,鄙人在兒童時,閩南一帶尊信觀世音及關帝,次之就是王爺公。
在鷺江〈又名廈門〉常放王爺船,每隻王爺船〈有的紙製,有的薄板製之〉內必定放小火柴、鹽〈一小包〉、米菜,在放船前,必由宮或廟之主持人或董事求王爺指示日期,而後下水,船行到任何所在皆風調雨順,因此,閩民皆尊敬「五府千歲」。
在五王爺中,大王李府千歲及三王吳府千歲性情比較急燥……。
「慈法宮」在六年前由蘆洲溪墘福新村移靈到宮,第一任主持人王文孝由朋友處請來五尊王爺公暫屈身蘆洲一民屋,當時委員只有李忠順、林俊清、王徐色、許雨傳,後來各委員本身的事務煩忙,不能兼顧此事,才在五府千歲尊神之前請示以金杯多者辦理此事,結果,許雨傳委員求的金杯最多,許雨傳為第二任主持,他獻地建廟,從六十二年策畫籌建到六十三年。現在,委員擴展到六十餘位,主任委員為王股。
敝宮受五股全鄉人民之助力,才會在短短的幾個月內。順利完成,信徒遍佈全省,五府千歲的「靈」源於麻豆及南鯤鯓。
祝福演員健康
另有鳳山的陳鰲先生亦致函製作人,提供了許多意見,並祝「演員們健康」,因為,演員表彰五王爺聖蹟,五府王爺會保佑的。
※ ※
許多既陌生又親切的信函,在製作人陳義和林西野的心目中產生了力量,堅強的卡斯脫〈高鳴飾李府千歲、馬如龍飾吳府千歲、李隆華飾池府千歲、石峰飾范府千歲、蘇真平飾朱府千歲及劉秀雯、陳秋燕、王滿嬌……等〉,逼真動人的情節,民俗色彩的外景,於是應運而生。
訪問道教殿堂
走過春耕的田邊小徑,夾道的清風,閒散的老牛,堆土機的隆隆聲……這裏是新店七張的「清南宮」。
「清南宮」看來祇是間民宅,實際上,七年前,「清南宮」的成立就是民宅性質,宅主為楊先生。
他相信「五府千歲」中的「朱府千歲」,許多人也都相信,雖然,祇是一間民宅,從星期日到星期六,每天香客絡繹不絕。
在清南宮,虔誠的香客們焚香祈禱幾件事情:身體健康,搬家的黃道吉日,做生意是否恰當等等……。
「心誠則靈」,「信則有,不信則無,」這就是宗教。
「五府千歲」是個傳說的故事,現在,人們相信它,成為道教的一種。
這間神殿祇是臨時性的。在山後,堆土機的聲音伴和著楊先生的語音。
原來,堆土機的聲音在訴說宗教的故事,有一座真正的「五府千歲」的廟將在山後造成。
──那是「五府千歲」委員會們拿錢出來辦的,信徒越來越多,尤其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因此,我們覺得應該興建真正的廟宇。
南部的王爺廟在布袋、台南、麻豆等地,北部大半信奉媽祖,也許,「五府千歲」的信徒才會絡繹不絕來到此地吧!……楊先生說。
在科學尚未發達的時代,漁船們出海捕魚,也都要先拜祭一下「五府千歲」。
有關「五府千歲」的流傳,楊先生說得津津樂道──
隋煬帝楊廣弒父篡位,為掩飾罪行,令老臣伍連章捏造文帝遺詔,伍建章為人耿直,不但不從,反揭穿其陰謀,楊廣怒將伍之全家斬首,獨其子伍雲召因鎮守南陽關免於難,煬帝為絕後患,派何倫、韓擒虎等圍攻南陽關,伍建章麾下武將李大亮,經此變亂,辭官回歸故里,寡母曉以
大義,遂連絡結拜之五兄弟,移孝作忠,先與二弟池夢彪投效南陽關,南陽關被破後又會合三弟吳孝寬、四弟朱叔裕、五弟范承業等,五人雖歷盡重重挫折,卻各為忠義,爭相自我犧牲,事蹟感人,唐高祖入關,五兄弟投效,帶領三千兵馬勇戰十萬大軍,五人相繼殉難,唐室興後,高祖追封五兄弟為「五府千歲」。
而關於信徒求教五王爺,終於獲得王爺解答的事情,他說,他也能舉出許多例子。
宗教的迷,直至今天,沒人能詳細地解釋。
但,無可否認,宗教是人們極其需要的。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在這七張的山坡上,雖然,真正的廟宇尚未建立,看來卻著實有一股靈氣。
你也許不相信「五府千歲」,但,必需佩服為「五府千歲」貢獻力量的人,包括在華視製作「五府千歲」連續劇的一群,因為,宗教的意義是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