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7月9日出版
(中國電視週刊194期 P18~P19)
「幾番風雨」
張復民的心聲與呼喚
●文/毓
在「幾番風雨」裏,張復民飾演劇中的沈覺非,這是貫穿全劇的中心人物。
沈覺非是個為人正直的送貨員,但有時也有人性中的弱點,像怕事、心虛,但是最後理智總能克服感情。
因為騎車不慎把人撞傷,沈覺非由於畏罪,於是開始了一連串的逃亡生涯,因而構成了「幾番風雨」的故事。
人生與馬路
參加了「幾番風雨」的演出後,張復民深深的體驗到,人生大道和馬路街口,有著不可分的關連性。
因為在人生的大道上,人往往是不允許你做錯一件事,走錯一步路的,因為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同頭已是百年身。
而在馬路上,你稍為心不在焉,或是反應不夠靈敏,也可能因此而悔恨不及,造成終身的遺憾。
因此,張復民認為「幾番風雨」是一齣極有意義的好戲,它除了提倡交通安全,也賦予了些許的人生哲理在內,這是個一語雙關不落俗套的好戲。
真假車禍實難辨
談到演出「幾番風雨」的趣聞,張復民認為最妙的,莫過於真假車禍的難辨。
有一次他們出外景到木柵去,在革命子弟教養院的附近,拍攝一場出車禍的戲。
張復民抱著一個血淋淋,混身塗滿血漿的小女孩出現在鏡頭前,加上戲中肇禍的車子,結果附近的居民,以及路上的行人,都好奇的圍攏過來,爭看車禍的慘狀。
這些觀眾不知道這是「幾番風雨」的外景隊,以為是真的出了車禍。其中有人認出了張復民的廬山真面目,於是大叫「張復民,這是怎麼回事?你出了車禍,撞到人啦?」
結果張復民險些笑出來,戲差點都演不下去了。
張復民的世界
目前正在忙著參加各種電視劇演出的張復民,最近抽空為新成立的獨立製片黃氏公司,助一臂之力,在「怒闖龍潭」裏,擔任副導兼演員。
從一個多月前,張復民在中視又多了一項「基本編劇」的頭術。自從他簽了編劇合同後,已經為「你的時間」寫了好幾個劇本。
又能編又能導更能演的張復民,畢業於政工幹校影劇系,可說是正統的科班出生。
牯嶺街的常客
對於看書,逛牯嶺街的書攤找素材,是張復民生平最大的嗜好。此外他還訂有影響電影雜誌,現代文學以及讀者文摘。
張復民認為,一個從事反映人生的戲劇工作者,隨時吸收新知識、刻刻充實自己的內涵學識,這是最起碼的必備條件。因為修養夠,有深度的影劇工作者,唯有如此,才能深刻的表現出他所要傳達的意念或演技。
痛心疾首影劇界
張復民毫不客氣的指出,現今中國電影電視界有一種偏風,女孩子只要憑一張漂亮面孔,男孩子也只需憑幾手拳腳功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太妹或阿飛,可在一夜之間名成利就,飛上枝頭,演戲賺大錢。
談到編劇,張復民認為國內並不缺乏這類的人材,但是編劇者往往不能受到重視,所拿的報酬,和演員與導演比起來,也懸殊太遠。
事實上,一齣戲任你有怎麼好的導演或演員以及工作人員,但是若是少了一個好劇本,無論你有多大的功夫,絕對產生不了好的成品。
公式化的劇本
目前的編劇,通常都為了要吃飯,不得不迎合製作單位,降格以求編寫一些格式化的劇本,內容貧乏,毫無內涵哲理,拳來腳往的打鬥片。
編寫這些粗製濫造,公式化的劇本,的確是為五斗米折腰下的結果,張復民說,這實在是件可悲的事。
說到導演,張復民也絕不相信什麼鬼才導演那類名堂。導演是整個戲的靈魂,要在戲裏建立自己的風格、意念、哲理,必須要努力充實自己的學識;同時張復民認為戲劇理論的研討,對於從事導演工作者,是絕對必要的。
抄襲的指揮官
對於那些在影劇界混了兩三年,懂得一點電影技術,便幹起撐舵工作的「導演」,以專門抄襲外國電影的內容及技巧的電影指揮官,張復民表示,他實在不敢苟同。
最後,張復民很謙虛的表示,在編、導、演各方面了他都還得多磨練、多學習。〈毓〉■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