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n 02 Tue 2018 13:39
台視側訪、中視消息F665〈1984年〉
- Jan 02 Tue 2018 13:30
台視側訪、中視消息F660〈1984年〉
- Jan 02 Tue 2018 13:21
台視側訪、中視消息F647〈1984年〉
- Jan 01 Mon 2018 04:54
台視側訪、中視消息F646〈1984年〉
- Jan 01 Mon 2018 04:35
台視側訪、中視消息F645〈1984年〉
- Jan 01 Mon 2018 04:15
台視側訪、中視消息F644〈1984年〉
- Jan 01 Mon 2018 04:06
台視側訪、中視消息F643〈1984年〉
- Jan 01 Mon 2018 03:55
台視側訪、中視消息F631〈1983年〉
- Dec 31 Sun 2017 22:21
台視側訪、中視消息F624〈1983年〉
- Dec 31 Sun 2017 22:02
台視側訪、中視消息F621〈1983年〉
- Dec 30 Sat 2017 23:28
王筠‧要走自己的道路〈1983年〉
- Dec 29 Fri 2017 11:18
三月飛鷹〈1984年〉白鷹
- Dec 29 Fri 2017 11:12
曹西平國內國外大作秀〈1984年〉
- Dec 29 Fri 2017 11:04
才女成鳳妙筆生花〈1984年〉
- Dec 28 Thu 2017 11:40
常青、文汾相親相愛〈1984年〉董文汾
- Dec 28 Thu 2017 11:28
令人「突然心跳」的陳秀惠〈1984年〉陳秀慧
- Dec 27 Wed 2017 23:58
富青春氣息的DoReMi〈1984年〉「青春DoReMi」合唱團
- Dec 27 Wed 2017 03:23
華視單元劇「花香滿家園」F646〈1984年〉台灣省政府
⑴華視小生梁復龍在這裡成長。
⑵鄭美順、張繼貴都從助理幹起。
⑶出身華視訓練班的陳麗明越演越好。〈左〉
⑷王慕光、靳東美的演技已沒話說。〈左起〉
⑸臧家玲。
⑹彭定蘭。
⑺鄒琳琳。〈鄒林林〉
⑻董文汾。
1984年03月05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646期 P41~P43)
「花香滿家園」
與台視的「今日寶島」,中視的「迷你劇場」,鼎足而立;
政令在這裡宣揚,
新人在這裡成長!
●採訪/斯柯
也許有些人不太怎麼注意這個節目,但「它」卻已默默存在了三年之久。
「它」─「花香滿家園」,一個長僅半小時的社教單元劇場,看過的人都知道,健康、寫實是其獨有的風格;而既然健康、寫實,自是老少咸宜,適合所有的人觀賞。
其實此等風格的劇場,台視、中視也都各有一個─台視是「今日寶島」,中視是「迷你劇場」,時長也都是半個小時。「花香滿家園」和「今日寶島」、「迷你劇場」所以流露了相似的風格,原因是同屬台灣省政府監製;也就是說,省政府為了宣導政令,委託三家電視台分別製作一個戲劇型態的社教節目,在三台長期播出。
「花香滿家園」與「今日寶島」、「迷你劇場」,劇本均由省政府供應。台灣省政府為了三家電視台這三個節目,特組成了一個二十多人編劇群,因此三個節目內容上都維持了一定的水準。華視頻道播出的「花香滿家園」,由石健擔任製作人,也整整有三年的時間了。
石建製作「花香滿家園」,我們很明顯地可以看出,他不但適切地為省府做了政令宣傳,在演員運用上,他更配合華視栽培新人的計劃,啟用許多條件優異的新人,使這些新人得以有機會琢磨演技,一探戲劇堂奧。
像長期為他所用,一直擔任「花香滿家園」節目助理的鄭美順,畢業於華視訓練班,頗具演戲細胞,只要有合適的角色,石製作便也讓他去發揮。
又像剛考上華視訓練班的張繼貴,最近也來到了「花香滿家園」,和鄭美順一樣,他也一面擔任助理,一面觀摩別人演技,遇有機會,石健也讓他軋上一角,磨磨演技。
還有華視訓練班的其他許多新人,在還沒有什麼演出機會時,幸有「花香滿家園」時常給予機會,他們才能漸成氣候,衝破新人的那一股生澀。
這天在棚裡看到也是出身華視訓練班的小生梁復龍,他居然黏起鬍髭,演起十歲男孩的爸爸來了,還真像那麼回事。
梁復龍承認演「花香滿家園」讓他受益匪淺,每一次的演出對他來說都是一種很好的磨練。
在將來,您會看到更多的華視新人在「花香滿家園」裡成長,就像梁復龍一樣。
當然啦!「花香滿家園」也不盡用的都是新人,資深演員也常來這裡展演技,像照片裡您看到的王慕光、靳東美、陳麗明都是。
溫馨、芬芳、花香滿家園,有空請收看週日下午四時卅分華視頻道播出,值得一看的「花香滿家園」,看政令在這裡宣揚,新人在這裡成長。■
- Dec 25 Mon 2017 19:17
台視「真假天使」N374〈1984年〉
1984年11月24日出版
(你我他電視周刊374期 P124~P127)
節目特報:
「真假天使」全是新人
●文/蓋子
「真假天使」中的演員幾乎全是新面孔,新人的天下。
男主角──馬景濤+女主角張子君,雖然是新人挑大樑,但卻比老人更有可看性,號召起來也更吸引人。
幾位主要演員包括:馬景濤、張子君、李麗華、夏威、孫凌娟、蔣桂沛、馬萍、呂耀華、王孫等,每個人各有不同的角色性情。
俊男美女攻勢
中午檔的連續劇原則上並不重視演員卡斯和劇本,但由於這一檔戲是省政府的年度大戲,所以在主題意識上比較富有政治教育意味,而觀眾向來對政策性大戲不甚感興趣,為了吸引觀眾,節目部不惜出動俊男美女!
這一批生力軍裏,每個人都有相當的資歷和條件,值得觀眾去好好發掘一番。
新人擔綱較新鮮
馬景濤,因「冷」劇「賽華陀」而出名,主演過電影「怒吼的愛情」,表現相當出色,這一次台視付與重任,他也不敢掉以輕心,希望自己的表現能夠更上一層樓。
張子君,在「威震四海」中客串漂亮溫柔的表妹,雖然第一次演戲,卻有相當出色的表現,難怪台視對她如此器重了。
李麗華,一直是以歌星姿態露面的李麗華,這一回不但過足戲癮,認識了一大堆年輕朋友,還可以將一大票行頭搬來公開亮相,高興極了!
夏威,是戲裡戲外一樣寶貝的人物。算起來他還是位老前輩呢!嗜著運動服是他的特點,人家可是運動明星呢!
老人出面撐場面
孫凌娟,文靜又可愛的山東小姐,自從「漢江風雲」之後,好一陣子不曾露臉,原本已經冷卻的戲癮又被挑起,這一次,她可要大大的發揮了!
蔣桂沛,自稱是以自己的醜陋來襯托別人的英俊,事實上,大家一直沒發覺,原來蔣桂沛也可以演時裝戲,他的身材和面孔可都是上駟之選呢!
馬萍,和台視簽約以來,頭一次參加連續劇的演出,又一名時裝模特兒加入演員行列,相信這一次又可以證明,模特兒並非花瓶的事實!
呂耀華,台視網羅的一員,他在電視劇中的扮相宜古宜今,平常為人又很誠懇,難怪製作人都喜歡找他參加演出!
王孫,是劇中唯一的演技派硬裏子演員,也許很多人還不知道,王叔叔的戲癮可大得很呢!誰也不可以搶他的戲,或刪減他的戲份,否則,他的表演慾不能夠完全發揮,那可是一件很難受有事情。
九人一堂熱鬧多
這九個不同性格的人在同一齣中共事,會是如何的一種場面呢?
光看那位寶貝劇務兼演員謝一德就知道了,每次向美女獻殷勤,總是落了個「白忙」的下場,人家張子君、李麗華和馬萍為了馬景濤搶得頭破血流,戲外三個人可好得很,而且,馬景濤還得看這些小姐的臉色呢!
還是蔣桂沛幸運,小小孫凌娟就會撒嬌,開他玩笑,讓他連吃頓飯都不得安寧,孫凌娟說:「閒著也閒著,鬧鬧『花邊新聞』也不錯呀。」
難得九位演員共處一室,彼此還能和平地過日子,你借西裝給我,我借上衣給你地換來換去,下了戲大家拉大隊去逛街、跳舞,這樣的一群「天使」中,到底誰才是真的?誰才是假的呢?還是請您仔細的去尋找吧!■
- Dec 15 Fri 2017 00:57
「華視劇展」新人新氣象〈1984年〉
⑴趙家蓉在「情何以堪」的的演出令人激賞。
⑵⑶「喜春來」近期將播出。
⑷馮海、斯志耕、陸廣浩是劇展鐵三角。
1984年03月日12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647期 P18~P19)
「華視劇展」新人新氣象
●採訪/雪影
在演出「華視劇展」上下兩集的「情何以堪」之前,很少人知道趙家蓉會演戲,而且演得那麼好;因為她給人的印象,是個頗具條件的主持人材;再頂多,人們還知道她出身華視訓練班的歌星班,再怎麼樣,也沒想到她會突然間挑大樑演起女主角來,表現竟然還那樣的可圈可點。
劇展又發掘了一名出色小旦,今後華視連續劇、單元劇裏,又多了一顆可資運用的旦角了。
談起啟用新人趙家蓉演重頭戲,引起各方那麼多的佳評,製作人陸廣浩透露,他原是聽從公司的推薦,事先並沒有見過這個女孩,但她進棚之後所展露的演戲天賦,倒令他大感驚訝,直嘆「後生可畏」,他說沒想到年輕的一代這麼富演戲細胞,他和策劃馮海及戲劇組長斯志耕,決定今後多多給予新人表現的機會,只要能演的,外貌、氣質又能在戲劇裏表露特色的,劇展將專為她們安排,讓她們盡情發揮。繼趙家蓉之後,劇展將續邀王瑞琳演出。王瑞琳也是這期華視訓練班的新人,不過她考的既不是歌星,也不是演員,而是主持人。
王瑞琳將在劇展裏演什麼戲?請密切注意,目前陸廣浩仍在安排中。
其實劇展啟用出色的新演員,和培養年輕的新編劇道理是一樣的;像目前常為劇展執筆的王蕙玲和廖筱潔,就是劇展大膽採用的編劇新銳呢!在製作部的鼓勵下,她們用心地寫,不斷地求進步,現在兩人所寫的戲都是一齣比一齣更精彩。
趙家蓉主演的「情何以堪」就是廿歲的王蕙玲編劇的,而趙家蓉主唱的那首主題歌「等待」也由王蕙玲作詞,兩位年輕女孩竟能合作出那樣一番佳績,實在難得。
而本文刊登的這幾張有曾亞君、汪威江、唐琪的劇照,則是廖筱潔寫的「喜春來」,將於十八日播出,說的是一位年輕女老師對學生的愛心和她的愛情故事。
最近「華視劇展」真是好戲連連,繼「喜春來」之後,好幾個動人的故事正等著錄製、推出呢!當然,製作單位也不會忘了在戲裏提拔新人。
王蕙玲新寫的一齣戲,竟令斯志耕都感動得流淚呢!那是刻劃陋巷中的溫情,大雜院中一位擺麵攤的母親和一雙兒女在窮困中所受到的溫情鼓舞。
資深編劇徐立功則寫了一齣描述一對兒女成群的夫妻人生中三個不同的過程,劇名叫「人生三態」。當然,這齣戲裏也將見出色新人。
新人帶來新氣象,歡迎收看「華視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