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慧倫演出「無敵神童」。
▼「電燈泡」中的陳亞蓮。
▲「台視劇場」中的李虹與麥偉林。
▼馬如風參加「梧桐夜雨」演出。
1986年4月14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756期P68~P71)
台視側訪:
凌峰‧在玫瑰的夜晚
●採訪/非非
久未在電視上做節目的凌峰,終於下海為老歌服務。
凌峰一向被形容為「難剃頭」,對節目的條件及合作對象挑得很,
但這一次卻輕輕鬆鬆的就進棚為新節目「玫瑰的夜晚」效命。
原來「玫瑰的夜晚」的製作班底,是凌峰當年從華視離開「神仙、
老虎、狗」,到台視做「電視街」的原班人馬─江吉雄與游國謙。
「電視街」為電視綜藝節目劃出一條分水嶺,以感性、知性及經過
特殊設計的歌舞見稱。在此之後,台視的綜藝節目便不再受人矚目
了。
江吉雄早先也有意重組「電視街」陣容,另做一個節目「美酒加咖
啡」;正好他製作的「群星飛躍」主持人方芳芳請辭,愁著無繼任
人選;而台視主管也深知「美酒加咖啡」重新做,在凌峰難剃頭的
要求下,也心生怕怕,因此乾脆要江吉雄提早作業,改變「群星飛
躍」的型態為「玫瑰的夜晚」,讓凌蜂、游國謙都回到台視來。
「玫瑰的夜晚」仍以老歌介紹為主,不過採用凌峰一貫強調的「美
女+醜男」方式,每集找一位漂亮的女生擔任凌峰的特別助理,相
互搭配,同時節目也延長為九十分鐘,在週四晚上九點半播出。
●苦心蓮演神童
「苦心蓮」蘇慧倫兩年不見,人也長高許多,她近日為台視閩南語
連續劇「無敵神童」。
蘇慧倫已經上學了,在校的綽號就是苦心蓮,那是因為兩年以前她
演出的「苦心蓮」,曾讓不少家長及小孩痛哭不已,而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無敵神童」是民間傳奇哪托三太子的故事,由沒學過國術的蘇慧
倫扮演,雖然她沒有功夫,不過擺起架勢倒有模有樣。
●電燈泡多拜託
「請多支持『電燈泡』」,這是台視主管見到記者就說的一句話,
也可見台視對「電燈泡」的重視。
當然可想而知,「電燈泡」要把台視失去領土已久的週日八點檔重
新光復,一時之間還不可能,到底中視的武俠劇「金劍鵰翎」、華
視「歡樂外景隊」均各具特色,觀眾也頗為固定。
「電燈泡」的編劇陳家昱,是近日來很受電影、電視界吹捧的新銳
。不過憑心而論,陳家昱的點子是不少,而且表達的觀點與想法,
也與現實生活很接近,怪不得會成為最熱門的「喜劇聖手」。
「電」劇演員之一陳亞蓮,就認為陳家昱掌握「政治與性」的筆鋒
,在剃刀邊緣寫本子,的確有兩把刷子。
陳亞蓮是「電燈泡」中的女佣人,寶裡寶氣,也是她第一次以三八
角色示人,一反過去富家千金或任性的形象,她很高興改變這種幾
乎已固定的模式,嘗試一下新造型。
●麥偉林長大了
麥偉林的家被倒賬已經兩年了,搞得家裡氣氛甚為奇怪,尤其他那
位在電視界服務的老爸,更是無一寧日。
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麥偉林竟然在一夜長大,過去他無憂無慮,
唱歌、演戲全看心情,如今可不是如此了,好歹都要唱,有通告也
接下來演,為的是多掙一分錢,就早日可以擺脫那種不是滋味的「
陰影」。
由於歌唱圈子比較蕭條,所以麥偉林這些日子反而以演戲居多,「
台視劇場」在李虹的支持下,作了不錯的演出,另外參加「邊城刀
聲」是武俠劇,也在趕工之中。
他與光美唱片公司的約已到期,但是念舊的麥偉林願意效命,近日
灌了一張老歌新唱,即將發行。
●馬如風回頭了
馬如風自從六年前為台視演過「舊情綿綿」,得到金鐘獎最具潛力
新人獎後便跳到電影界發展,本屆金馬獎還被提名角逐男主角。
單元劇「梧桐夜雨」找地回去,馬如風想想,久未回巢,所以盛情
難卻的回去報到。
剃了一顆大光頭,是為電影「唐山過台灣」而落的髮,所以「梧桐
夜雨」他就演個鄉下佬,看起來比較匹配。
▲馬之秦參與「五月榴花紅」舞台劇。
▼丁華寵瓜代吳元俊演出「玉牒」。
▼陳明利回娘家演「三十七計」。
1986年4月14日出版
(華視綜合週刊756期P72~P75)
中視消息:
甄秀珍將演「如果有來生」
●採訪/貝貝
繼「心聲淚痕」後,甄秀珍再度和寇世勳搭檔,將演出「如果有來生」,在劇中甄秀珍以舞蹈家的身分現身。
斯曼菲─一個洋化與文藝化兼具的名字,為甄秀珍在「如果有來生」劇中的扮演角色。
這是個外表堅強美麗,實則為不成功的婚姻,而始終缺乏自信與安全感的現代女性。
近年來,甄秀珍在演唱之餘,只要有適宜的劇本,多數欣然參加演出,這次她接下「如果有來生」的通告,主因是斯曼菲乃一充滿衝突性的角色。
「她在事業上,看來風光得意;但是,在做人和感情上,卻活像拉緊的弦,處處以攻擊性的方式自衛或待人處事。」甄秀珍深感這類角色演來極富刺激性。
甄秀珍表示,她和寇世勳在「心聲淚痕」裡有過合作經驗,因此彼此間的默契頗佳,這次再度攜手,演出很快即進入狀況。
●重溫舊事演舞台劇
馬之秦在金鐘獎大會上馬前失蹄,轉過頭去過舞台劇的癮,然後她宣稱:明年還想再玩一次金鐘遊戲。
「五月榴花紅」是馬之秦六、七年來第一次參與的舞台劇演出,事實上她堪稱出身舞台,當她還在國立藝專就讀時,即以影劇科學生的身分,從新南洋、新光演到紅樓戲院,乃至巡迴全省,在各地戲院演出話劇。
此番重溫舊夢,過足了話劇癮,馬之秦頗感激「五月榴花紅」的製作演出單位,會想到找她上台,她說過去兩三年台北的舞台劇,有著活絡復甦的現象;但是,幾次資深舞台演出者共襄盛舉的演出,都沒有人想到她,她當然不好毛遂自薦,這會兒有了開頭,她希望日後能有源源不絕的舞台亮相機會。
談到她今年在金鐘獎大賽中的馬前失蹄,她說不難過是自欺欺人,可能事前太多朋友臆測她蟬聯電視影后的機會極大,她也自信本身在單元劇「家」裡的演出,是她去年最滿意的作品,因此,衷心期望能再搬一座金鐘獎回家,結果,事與願違。
「這次的失利,也讓我學到了不少寶貴的經驗,同時更能重新檢討珍視平日自己疏忽的親情和友誼。」馬之秦表示,跌一次跤,讓她成長一尺,這一尺激勵她:這一年更該好好努力,明年金鐘獎大會上再一次台上見。
●玉牒開錄人事全非
早在去年即拍過定裝照的清裝單元劇集「玉牒」,在停工一年後,重新開麥拉,演員也變了一大半。
曾製作過「大執法」的大鑼,原本有意用他的老班底崔浩然、邱于庭和吳元俊主演「玉牒」──這是個類似「大執法」的演出,每週播映一次,全長十七集。上述三位演員為劇集的固定扮演者,在每次播映一個故事中,其餘演出者次次變更。
在大鑼次第製播「她是我媽媽」,和已完工,但尚未推出的國語連續劇「長相思」,無暇顧及「玉牒」,加上中視暫時缺乏劇場播映時段之餘,「玉牒」的製作,乃告暫停。
如今「玉牒」己重新動工,在三義火焰山等處出過外景,棚內戲也已連日錄製,只是如今的「玉牒」已「人事全非」,主要的演員吳元俊,因為拍電影和其他個人因素,無法參加「玉牒」演出,他的角色,由丁華寵瓜代。至於女主角邱于庭,已先接下了「創作劇坊」新劇「雙姝怨」的通告,在檔期軋不過來之下,也只好忍痛放棄「玉牒」,她的角色由新人曹依雯取代。曹依雯即曾在台視演過「傲笑江湖」的曹蘭,她日前還在某個夜校唸高三。
「玉牒」劇中的崔浩然,是清朝皇帝派往民間巡訪疾苦的清官師爺,類似包公的角色。丁華寵是他身旁的家丁助手,曹依雯則是師爺的愛女,劇中他們三人都是擁有俐落身手者。
●陳明利演三十七計
一通長途電話,陳明利被老東家由新加坡召回台北,領銜演出「三十七計」,此劇將在晚間閩南語時段推出,播出日期未定。
「我向我先生請了一個月的長假,不過這期間他會到台北來看我。」陳明利嫁至新加坡,一轉眼已經六年了。
六年來,陳明利曾回國參加過八點檔的國語連續劇「花好春常在」演出,也曾為「天涯女兒心」定過裝;但是,「天」劇在遲遲未曾開鏡,她無法久候之餘,事後她的角色由甄秀珍上陣主演;「三十七計」是陳明利專程回國主演的第一檔閩南語劇作。
話說這些年來,陳明利嫁至海外,幾乎每年均回娘家,其間她也曾為新加坡電視台主演過原本要在中視播出的「怒海萍踪」國語連續劇,她在新加坡也灌了三張國語專輯唱片,並主持了一個綜藝節目。
「日子過得並不單調,但是,在海外到底結了婚,對事業的要求,倒也不像婚前那般,總想爭強好勝。」陳明利的另一半,與她同姓,原來在新加坡的美國銀行任職,目前已經自行創業,陳明利在物質生活上不虞匱乏,過的是十足的少奶奶日子。
至今陳明利仍未做媽媽,因此,她仍擁有相當充裕的時間自行運用,這次她重溫閩南語劇的演出,和劉林、陳勇志、唐若堯搭檔,合作「三十七計」,戲裡她演個縣太爺千金,她說希望自己的返國主演,能使中視久已不曾上戲的閩南語連續劇,能再度推出即一炮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