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老旦1047A.jpg 螢幕老旦1047B.jpg 螢幕老旦1047C.jpg 螢幕老旦1047D.jpg 螢幕老旦104701.jpg 螢幕老旦104702.jpg 螢幕老旦104703.jpg  

 

⑴李偉。

⑵阿匹婆。

⑶陶述。

 

1982年10月31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047期 P116~P119)

明星特寫:

寶刀不老的螢幕老旦㈢

●文/劉百紹

 

半路出家的緊張大師

李偉

 

在目前影劇圈中,上了年紀的演員,幾乎都有三、四十多年的戲齡,早年多半也都有康樂隊、舞台劇的演出經驗,可是對於李偉來說,可就不是那麼回事了,自稱是「半路出家」的李偉,可是全無這些記錄。

從大陸到了台灣,李偉一直都是在台灣鐵路局做事,由於與張冰玉是舊識,而且又是好朋友,所以兩人一直都有聯絡。張冰玉演台視早期國語劇「溫暖人間」時,戲中有個家庭主婦的角色有空缺,她馬上就想到了在鐵路局上班的李偉,就這麼的將李偉拉進了圈子。

「起初嘛,我也只是好玩,客串一下子,沒想到後來真走上這行業了。」一口標準的京片子,是李偉的特色,也可以說是她的招牌,以前每回有年輕點的演員與李偉同台時,都總是想學上幾句,可是多講了幾句話後,才發覺自己原來是如此的不上道,想學都學不來,講多了舌頭都會打結,李偉說,可能是北平話「」字音比較多,一般人講不習慣,所以發出的音比較生澀、僵硬些。

像每位新人初上鏡頭一樣,李偉的第一回上電視,也是心情沉重得很。「我好緊張,那時候也比較怕生,跟人家對戲頭都是低著,不敢看對方。」李偉說起了她第一次上戲,結果台詞是都說對了,表情可就全漏掉了。把一旁打氣的張冰玉弄得是又好笑又好氣。

如今演戲應該是不會緊張了吧?

搖搖頭,李偉說道:「我大概是情緒比較容易緊張的人,只要隔上一兩月沒接戲,再接戲錄影的時候還是會緊張,他們都笑我是緊張大師。」這或許是個性使然吧,難怪李偉直說她這半路出家,恐怕是走錯了行呢!

長年來在電視上看到李偉,不是演好媽媽,就是好婆婆,幾乎沒有看過她演兇狠點、暴躁些的角色,這是為什麼呢?李偉笑著說:「大概是我的演技沒法那樣發揮得淋漓盡緻吧!所以製作人不敢下賭注。」不曉得該說她是會說笑話,還是太謙虛了。製作人盡選「好」角色請她來演,而不選擇「潑辣」型,實在是李偉生就一付「好人相」,左看右瞧她都不像「壞女人」。

對於戲劇,李偉似乎不像其他老演員那般的熱衷。

「不曉得是我半路出家,還是現在的連續劇不對味,總覺得自己興趣缺缺。」演了這些年,李偉她覺得自己對戲劇的興趣愈來愈淡了,尤其是近幾年演連續劇,好像做一個工作似的,做完了也就算了,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觸,倒是前一陣子剛拍完的連續劇「不要說再見」,對她影響比較深,而且有深刻的印象,她表示,「像『不要說再見』這種好劇本太少了,迎合觀眾口味的劇本仍然充斥著。」的確,好劇本不易求,但是也希望好演員不要輕易的折服了。

 

擅演媒人婆的曾祖母

阿匹婆

 

站在排演場的外面,阿匹婆像時裝模特兒似的轉圈子展示她的新衣服,「阿匹婆,喀碎哦!」一旁人的讚美,阿匹婆也樂得直說她的新衣,「我太胖子,就適合穿這種寬寬鬆鬆的比較好啦。」穿了一身白色套裝的阿匹婆,高興地說著是如何看中意新衣的,那一臉幸虧買下的表情,就像小孩家擁有了寶藏一樣的得意。

說到阿匹婆年輕,她笑得嘴都合不攏的直說,自己老了:「都做『阿祖』了,那裏還會年輕嘛!」帶著濃重的閩南腔,阿匹婆不太靈光的說了句國語還兼雜著閩南語,對於她的台灣國語,大夥都習以為常,令人驚訝的是看不出她已是「曾祖」輩的人物,而且有三個曾孫了,六十多歲的年紀,算起來並不大,但是阿匹婆一家可是四代同堂,就真不簡單,大夥都說阿匹婆真是好福氣。

演了大半輩子的戲,阿匹婆從早年的小旦到現在的老旦,實在是已數不清演過多少戲了,問她比較喜歡演那一類的角色時,她表示差不多,「演媒人婆比較得心應手,那其他隨便也都可以啦。」平常演戲,阿匹婆擔任的多半是帶有喜感的角色,比較討好,所以前陣子「媒人婆」連續劇找她,就連綜藝節目也請過她,像「三百六十行」介紹媒人婆這行業時,阿匹婆就曾在沒有劇本的情況下,演了一段自說自唱的短劇,唸了好長一串機關槍似的「媒人婆經」,那種為人作媒的話脫口而出,好像自然得很,一點也不做作,現場錄影的工作人員都為她的絕活,捧腹大笑。而阿匹婆還說:「沒什麼啦,很簡單的事。」對於自己的演技,阿匹婆覺得很尋常。

演戲不難,這是阿匹婆的經驗之談,但是阿匹婆卻怕演一種連績劇,那就是國語連績劇,一聽到製作人找她演,她的舌頭都會馬上打結。「我最怕演要我說國語的,上一回演『不要說再見』,都是講國語,把我給緊張死了。」

阿匹婆透露自己演「不要說再見」時,就好像新人出道一樣的心情,惶恐加上緊張,所以NG的比例也就隨之增加。現在又回來演閩南語本行,她猛說:「真好!」看樣子,她演閩南語是順暢得多,演國語的確是負擔重些。

由於從小在劇團裏生活,阿匹婆早年沒有讀過書,本來並不識字,進入台視後,剛開始演戲時,對白都得經過人家口述,她背起來才演,不過她的記性很好,通常人家說一遍,她就能記住而表演自如了。現在,經由她先生也是演員的林一菁耐心的教導,阿匹婆已能閱讀劇本了,雖然有時並不能完全看懂意思,但比起從前的目不識丁,阿匹婆已經很滿足了;她說:「人要知足,才會快樂。」就因為阿匹婆的爽朗、樂觀,所以在圈內,她的人緣好得很呢!

 

與少女戲無緣的陶姑媽

陶述

 

提起陶述,就讓人想到台視多年前轟動一時的電視劇集「陶姑媽」,那位急公好義、熱心服務的老人家,就是陶述傳神地刻劃出的人物。

說到「陶姑媽」的演技生動自然,陶述謙虛的說是大家配合得好,才會有好口碑。「只是現在的電視劇可都是年輕人的世界了,老演員不過是陪襯,很少有好好發揮的機會。」陶述有很深的感慨。

長江後浪推前浪,陶述雖感嘆萬分,卻也想到一代新人換舊人的道理,總是要慢慢的培養、磨練下一代的演藝人員,才不至於銜接不上。

從年輕時就開始演戲,陶姑媽回想三十年前在大陸的學生時代,那種對舞台藝術的狂熱,從業餘到職業,只要有戲演人就活潑起來,開心得不得了,整個人都充滿著朝氣,好像演戲就是自己的第二生命。想到這些,陶姑媽真的相信青春就是活力的泉源,年輕時可以無盡的活力和衝勁,去完成那時所有的心願。

十幾二十歲的年紀,正是愛漂亮、愛打扮的時候,每到新劇本下來,大夥都搶著要演年輕的角色,老旦都沒人願意接,一齣戲又不可能全是小旦小生的戲,到最後總是要有人「犧牲色相」扮相老些,陶述就是這犧牲打下的老旦,從一開始就接老旦的戲,陶述表示演戲以來,直到現在,她都沒有演過年輕少女的戲,年輕時還曾想要換換角色,過過同年齡角色的癮,卻是越演老旦越欲罷不能,到如今五、六十歲也真的只能演老人家了。

什麼角色都曾軋上一腳,唯獨「少女戲」無緣,陶述對於這點頗覺遺憾。

舞台劇起家,陶述到現在還對舞台劇很有興趣,她覺得演舞台劇有觀眾,氣氛就與電視電影不一樣,顯得熱鬧多了,演得好就能馬上得到鼓勵反應,情緒也比較連貫,演來就更加賣力。

像其他的老演員一樣,陶述也偏愛悲劇,她認為悲劇發揮內心戲的機會比較多,演來比較能融入。喜劇也不錯,只是內容如果僅是為了胡鬧,就沒什麼味了。陶述表示喜劇要能像以前演「陶姑媽」、「韓老爹」這種劇本一樣,就很不錯了,輕鬆、歡樂又不失寓教於樂的意味,給人溫馨和樂是最好了。

陶述她懷念著從前「陶姑媽」的日子,忙碌中帶著恬適。這些年來,她幾乎演盡了各種型態的老太太,她精湛的演技,也深獲觀眾的喜愛和讚賞。而「陶姑媽」的形象,仍是蓋過一切的角色,鮮活在觀眾的心裏。■

 


arrow
arrow

    kg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