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江湖險惡,英雄各憑本事生存。
⑵造型堪稱突出,就是有些詭異。
⑶遠來的和尚,功夫真的比較好嗎?
1979年12月31日出版
(電視綜台週刊194期 P32~P34)
台前幕後:
「鐵血壯士」遭受警告
打鬥過多、造型怪異
●文/黃朴
一如「風雲會」,華視這檔連續劇「鐵血壯士」走的路子仍是打鬥、懸疑以及造型賣弄。
被談論最多的,便是劇中各式各樣的人物造型及個性的描寫。有人戲稱此乃「五胡亂華」──關外蠻苗各路人馬齊聚中原大比武。
三個搶眼的男主角衛子雲、陸一龍、龍隆,在劇中的表現,好壞不分,亦正亦邪;這不打緊,「不到最後不見分曉」本來就是戲劇懸疑性的原則,倒是他們的打扮委實「太突出」了,因此遭來議論紛紛,
先看衛子雲,從頭巾到鞋子一身紅;冷漠、高傲的表情,再加上導播刻意給他那種高高而在上的神祕感,帶給觀眾的印象似乎有點超乎人生。
陸一龍,狠、冷,頭套兩邊還加了白色鬢毛,殺人時一定把綸巾一扯,比日本的佐佐木小次郎還威風。
龍隆,一臉風霜與無奈,穿著類似丐幫的斗蓬,比起日本老式的流浪武士毫不遜色。
其他人物,除了正角楊懷民以外,幾乎所有的人均非古代中原傳統的衣著,所以「五胡亂華」的笑話,實在也有它的道理。
請來打手顯身手
打鬥過多受警告
在「鐵血壯士」中,外景部份都是打鬥場面,刀光劍影煞是過癮!而雙雄對決時,也頗有日本導演黑澤明早年所導的電影「大武士」氣氛。
也因為如此,當「鐵血壯士」播出第一天(十二月十日),新聞局的紅色警告單便緊接而至。
而且,據說節目部主任赴新聞局開會時還遭受言詞上的質詢!新聞局再三請林主任「稍微注意一下」,否則勢必每一集都須送審!
這真是一個難題,播出第一天就接紅單子,而且有每集送審的「危機」,那以後怎麼辦?況且為了劇情的需要,一些打打殺殺自是免不了的,所以「鐵血壯士」是否播得完三十集,又成了話題了。
「鐵血壯士」,為了對付臺視「英雄榜」,壯大自己聲勢,特請來跆拳高手楊虎(即楊成五)及小麒麟、巨人蕭錦等,這些人千里迢迢從國外至臺北,為的是什麼?當然是捧場。
而華視當然不能給他們無足輕重的角色(重點當然是放在他們功夫的表演上!),表演功夫要有對象,有了對象勢得安排突衝打鬥鏡頭,如此一來,新聞局可能又要說話了。
作節目一把辛酸
看命運前途未卜
從這兒,觀眾可以知道,一個節目推出的背後,含有多少「辛酸淚」。
為了提高收視率,人人費盡心思,想點子、搞噱頭,同時也得對法令規章的尺度作試探性的「逾越」,從某個角度看來,這其中所花的心血是否得宜,還真是一門學問。
新聞局明文規定,螢光幕上不得有太多的打殺;電視臺卻為了競爭每每超過規定尺度,而與管理當局大玩「捉放曹」遊戲。
「鐵血壯士」未來的命運如何?就看製作單位的本事啦!■